大禹治水真正存在吗(大禹治水到底在哪)

大禹治水真正存在吗(大禹治水到底在哪)(1)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继续咱们昨天的话题,再来深入聊一聊夏朝。

说实话,上古史研究真的需要悟性。面对浩如烟海的材料,如果不是特别有兴趣的人,一篇论文也啃不下来。更不要说这些论文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然而,真知堂确实找到了历史的真相。

夏朝不仅存在,而且其疆域范围辽阔,远不是商朝可以相比的。从已经发现的考古资料来看,夏朝全盛期的疆域,北到了内蒙古赤峰,南到了湖南永州,西到了甘肃兰州,东到了山东沿海。

而商朝全盛时期,商王武丁时期大商国最大的疆域:“东不过江黄,西不过氐羌,南不过荆蛮,北不过朔方。”相比夏朝而言,已经大幅度缩水了。

或许有朋友要说,你真是脑洞大开,敢想敢说呀。

还真不是,得出这个让人大跌眼镜的结论的前提,是搞清楚尧舜禹文化的内涵和地理位置。在此之前,还有不少疑惑一直困扰着真知堂,但就是一句话,一个遗址,一件文物,或许就能解开上古历史的真相。

《唐人街探案2》里有一句台词,“所谓的推理,不过就是把重要的细节放大。”真相一直都在我们面前,只不过还没有被发现。夏朝的真相亦然。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要解开夏朝是否存在的谜,目光不应该放在二里头遗址上。因为,夏朝最重要的是大禹。大禹,才是夏朝的建立者。

绕开大禹的存在去研究和讨论夏朝,开个玩笑说,就是耍流氓。目前史学界学者都没有论证出大禹何在,仅仅站在一个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少得可怜的文物和遗迹基础上,就论证夏朝的存在,站在证据学的角度上来看,确实是不太有说服力的。

还好,真知堂以前也是个侦探,大学里学的《逻辑学》、《证据学》、《法医学》,专业里的《痕迹学》等,虽然丢了很多年,还一直没有忘。

可能有的朋友已经不耐烦了,不要跟我啰嗦这些,你就直接讲,大禹到底在哪里?你为什么说大夏国有那么辽阔的疆域?

还真不能直接讲,为什么呢?不妨请你去看看《唐人街探案》系列。一件案子的真相,真不是那么容易讲明白的。必须环环相扣,才能抽丝剥茧,逐步显露出来。建议你关注真知堂接下来的文章,和真知堂一起去发现真相。只有思考,才有可能发现真相不是?

大禹治水真正存在吗(大禹治水到底在哪)(2)

方向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要寻找大禹的踪迹,首先就要搞明白大禹治水到底是怎么回事。前天的文章,真知堂指出,依据战国时期人写的《禹贡》篇来研究大禹治水,极有可能会掉进大禹是神不是人的坑里。

这个坑,真知堂自己也曾经掉进去了,还好经过不断折腾爬出来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触。

刘莉,陈星灿两位教授写的《中国考古学 -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一书,给了真知堂不少珍贵的证据和启发。

这部书的扉页有一行字,“本书献给张光直先生,如果我们能够看得更远,那仅仅是因为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

张光直先生的著作,真知堂基本上也已经读完了。引用这句话的目的,在于这句话说出了真知堂的心声。真知堂能够看得更远,也是因为他站在了那么多前辈学者的巨人肩膀上。

研究大禹治水,这部书给了我正确的方向。

“在冰后期的距今12800年,8200年,5200年和4200年,出现了四次全球范围的气候突变。每次这种干冷时期都会持续好几百年或更久,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各种社会变化。”刘莉、陈星灿著《中国考古学》第38页

真知堂依据这部书推论:伏羲,女娲部落就是5200年前大洪水的劫余,而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都在这一次全球性灾难中毁灭,因此黄帝不可能诞生于这三类新石器时代文化中。

而4200年前开始的气候突变,恰好对应得上中国史学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大禹治水和这一全球性的灾难性气候变化有直接联系是无疑的。所以我们探索和寻找大禹治水以及尧舜禹的文化,应该从这一时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去寻找。

大禹治水真正存在吗(大禹治水到底在哪)(3)

依照这个推论,尧舜禹只可能存在于海岱龙山文化,中原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中。而良渚文化,据考古资料显示,就毁灭于大约公元前2300年前后。恰好和第四次全球性的气候突变可以联系得上。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良渚文化极为发达,但它在4300年前就毁灭了。良渚文化靠近大海,太湖流域在4-5000年前曾经是海侵发生地,这或许就是良渚文明突然毁灭的根本原因。

良渚文明后来没有延续下来,发展成夏商周古国,和我们谈论夏朝的缘起关系不大,因此就不多赘述。

所以,站在这个角度上来说,龙山时代对应的就是传说中的五帝时代。海岱龙山文化(即山东龙山文化),河南北部安阳地区的后冈二期文化,山西汾河平原陶寺文化,陕西渭河平原客省庄二期文化,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交界地区的三里桥类型文化,河南洛阳,郑州地区的王湾三期文化,河南商丘,山东交界地区的王油坊类型(造律台)文化,还有湖北,湖南的石家河文化,就成了五帝时代的主要选手。我们的尧舜禹只能出自它们中间。

但还有特例,就是陕西神木石峁文化。它到底属于龙山文化体系还是北方戎狄文化?目前存在极大争议。

从这些文化遗址中去寻找尧舜禹,目前似乎只找到了尧帝的遗址。帝尧遗址极有可能就是山西临汾的陶寺遗址。

大禹治水真正存在吗(大禹治水到底在哪)(4)

困惑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陶寺为什么最符合古史传说中的帝尧都城,笔者和其他学者都有文章论证,在此也不多说。只聊聊和大禹治水有关的困惑。

如果,我是说如果,大禹确实是帝舜的臣子,根据《尚书-尧典》,大禹治理的应该是黄河或者汾河。最大的可能是汾河。但是目前史学界多数认为,河南洛阳盆地,嵩山南北的王城岗,瓦店遗址极有可能是大禹和大禹之父鲧的祖城。

如果这个推论可靠的话,那么大禹治水治理的应该是黄河中的南河和淮河,而不是黄河的西河和汾河。

真知堂注:南河是战国时期魏国人的说法,指的是黄河三门峡到郑州一段。西河是黄河山西,陕西的界河。

而大禹治水传说中的禹娶妻于涂山,禹会诸侯于涂山的传说,无疑把大禹治水指向了淮河流域。因为考古发掘表明,这个涂山,极有可能是安徽涂山,禹会村遗址极有可能就是大禹会诸侯的地点。

好!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了!

如果大禹真的是来自王湾三期文化(嵩山南北)的部落首领,他为什么要听山西临汾地区帝尧和帝舜的指挥?

要知道隔着太行山,翻山越岭从洛阳去一趟山西陶寺可不容易。去年十一期间,真知堂就专门开车五千公里实地考察了这些遗址。得出的结论是,不可能!

大禹治水真正存在吗(大禹治水到底在哪)(5)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从洛阳偃师二里头开车到山西临汾陶寺,走的是上古时代的枳关陉这条古道(这也是夏桀逃亡山东的路)。从河南济源翻过太行山到山西侯马。这条路一共250公里,却要渡过黄河,翻越太行山。在远古时代,没有个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走完全程的。特别是这条路,隐藏在茫茫大山深处,如果不是有地图指引,旅行者根本不知道翻过这座大山还有一片大的天地。

这样看来,帝尧古国在临汾,那么大禹也应该是山西人。大舜的古国也应该是山西。而中国历史上对于大禹的出生,多数人认为大禹是西羌人。

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禹兴于西羌。”

南朝·宋裴《集解》引皇甫谧《帝王世纪》:“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传曰‘禹生西羌’是也。”

还有大禹生于四川汶川的说法。

唐 张守节《正义》:“禹生于茂州汶川县,本冄駹国,皆西羌。

大禹治水真正存在吗(大禹治水到底在哪)(6)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大禹的父亲鲧,则被认为是崇人,

《竹书纪年·卷上》:"(帝尧)六十一年,命崇伯鲧治河。"

《国语·周语下》:"其在有虞,有崇伯鲧。"韦昭注:"崇,鲧国。伯,爵也。"

这个崇地,《史记》上又有“放欢兜于崇山”的记载。多数文献指出,崇极有可能是西安户县一带,也不是后人所说的嵩山。也有祥文,在此略过。

《史记·周本纪》"崇侯虎"下《正义》引皇甫谧说:虞、夏、商、周皆有崇国,崇国盖在丰、镐之间。

《诗》云'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是国之地也。"

小结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文章到底就暂时告一段落,我也得吃午饭了。鲧不管是河南嵩山人还是陕西西安人,都解释不了大禹是西羌人或四川人的说法。大禹治水肯定不是在四川汶川,但淮河还是汾河,南河还是西河,则各有道理,各有证据。

尧舜在山西,鲧在陕西,大禹在四川,夏朝在河南。这一堆乱麻,如何才能解得开?

寻找夏朝,跟随真知堂的探索,去发现真相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