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产业园同时开工(工业级无人机产业中心扎根成都推动新经济全面腾飞)

“在成都,我们团队研制出了一款可以说是改变世界的无人机。"无人机是战略新兴产业,也是成都新经济的优势赛道之一,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任斌表示,成都无人机产业环境,无人机细分赛道已然具备绝对优势。新经济企业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在于赛道,赛道越垂直,越细分越是有竞争力,越有比较优势。

2017年,成都率先将新经济定位城市发展战略,独具特色的细分赛道,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动能增量培育的蓝海空间,依托雄厚的航天军工产业研制基础,成都工业无人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成为了工业级无人机的产业中心。

无人机产业园同时开工(工业级无人机产业中心扎根成都推动新经济全面腾飞)(1)

Is it China Wing? 创业梦想从成都飞向世界

成都纵横办公区内展示着公司研发的各类无人机系列产品。任斌给大家描绘了这样一幅未来场景:无人机现在热度很高,可以给女朋友送戒指,可以给上班族送快递,可以在战场上克敌制胜,将来还可以作为我们的交通工具。

“做无人机以来的五年里,我们最大的心得就是打破常规。”任斌说,作为一家以技术创新驱动的无人机企业,要让创新成为一场全生命周期的马拉松。在成都,纵横一点一滴地积累,不断思考、研发、打磨产品。也是在成都,纵横研制出了可以说是改变世界的CW大鹏无人机。

CW大鹏无人机全称为Change World(改变世界)。“曾经有海外客户问我,CW是什么意思?Is it China Wing(是不是中国之翼)?”任斌说,“我当时非常感动又非常自豪,因为他们能将我们的无人机与祖国联系到一起,说明我们的创业梦想从成都飞向了世界。”

纵横从成立之初就扎根成都,在成都的怀抱中,茁壮成长。纵横研发出的第一款垂直起降固定翼工业无人机,首次将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这一新类别纳入了工业无人机的范畴。在创业的十年间,纵横不断深入挖掘无人机行业的应用场景,在测绘、电力、监控、环保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很多行业的基础工具,促进了成都在工业无人机领域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无人机产业园同时开工(工业级无人机产业中心扎根成都推动新经济全面腾飞)(2)

成都的创新环境 满足企业发展 “胃口”

为什么选择扎根成都?其实,在纵横成立之初投资人并不看好成都建议去深圳,但任斌坚持认为成都有良好的航空产业基础,它的开放性、包容性,以及它适宜的节奏非常适合工业无人机企业的发展。

在任斌看来纵横的发展与成都的创新环境密不可分,扎根成都、创新创业的10年时间,享受到了源源不断的产业扶持政策和城市发展红利。

“成长过程中,我们享受到政府的一站式精准扶持。“任斌介绍到,成都在产业链方面,无人机上下游企业超过100家,在复合材料、零部件加工、传感器等方面,可以实现快速对接;在场地方面,从入驻菁蓉汇,在新兴工业园建设制造基地,在彭州、北川建设测试示范基地,都得到了快速响应,纵横也因此迅速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在人才方面,川大、电子科大等高校及众多尖端的科研院所云集,加上成都优厚的人才政策,纵横迅速从初期几个人发展到近600人的团队。

任斌说:”成都的创新环境,完全满足了我们这类科创型企业的发展 "胃口"。

无人机产业园同时开工(工业级无人机产业中心扎根成都推动新经济全面腾飞)(3)

优势赛道持续发力 成都无人机翱翔天际

得益于"航空 电子信息"的产业基础,成都在电子信息领域具备完整的产业体系,成都的工业级无人机产业具备高点起步、快速发展的条件。

截至2019年成都无人机产业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2.1%,仅次于北京和深圳位居居全国第三,无人机赛道已然形成北京、深圳、成都“三足鼎立”产业格局。

依托雄厚的航天军工产业研制基础,成都工业级无人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是工业级无人机的产业中心,培育了腾盾、纵横、傲势、携恩等无人机相关企业超过500家。其中纵横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占全国70%的市场,腾盾大型工业级无人机研发实力全国领先。

除此之外还涌现出赫尔墨斯、傲势科技模拟仿真训练企业,纵横自动化、翼比特等系统软件开发企业,爱乐达为代表的零部件供应企业和携恩科技、珠峰通航、三足乌、中飞赛维等一大批应用服务企业,无人机系统的产品供应链自给率达80%。无人机已然成为成都新经济发展中的优势赛道。

无人机产业园同时开工(工业级无人机产业中心扎根成都推动新经济全面腾飞)(4)

6大垂直赛道精准发力 成都新经济产业持续加速

去年以来,成都在新经济发展领域诞生了诸多的“大事件”:“成都先导”“苑东生物”相继登陆科创板;总投资约25亿元的成都超级计算中心正式亮相;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建成并首次实现放电……2020年,成都市新经济企业净增7.1万户,8家新经济企业科创板成功上市及过会,新经济总量指数排名全国第二。

同时,成都新经济企业也在未来赛道抢占先机、在优势赛道持续发力:全球首颗双核AI 卫星划破苍穹、国内首架轻量级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翱翔天际;我国首个新冠病毒芯片检测系统构筑抗疫防线、内地首台纳米孔基因测序仪破解遗传奥秘……

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化,传统经济在存量博弈的泥淖中不堪重负, 具有先导性、颠覆性、带动性的硬核科技,成为赋能传统产业轻装上阵、加速新兴产业变道超车的不二法门。以新技术应用优化供给结构,以新场景生成激发需求潜力,推动产业分工重构、动能更新再造,成为后疫情时代实现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的重要支撑。

未来的成都将加快前瞻布局卫星通信、量子计算等引领技术前沿的未来赛道,重点培育工业无人机、精准医疗等抢占战略至高点的优势赛道,大力支持区块链、清洁能源等面向共性需求的基础赛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构建未来城市场景示范区,完善机会清单、创新应用实验室、未来场景实验室供给机制,实现从城市场景向场景城市的全方位跃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