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点雨山前听取蛙声一片(听取蛙声一片)

两三点雨山前听取蛙声一片(听取蛙声一片)(1)

昨日雷电交加,暴雨如注,楼前工地忽的成“海”,兼着片片绿野,我家一下便高大上起来,成了“海景房”。晚上,那“海边”竟是蛙声阵阵,像极了宋代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而我的思绪也随着蛙声飘渺。


两三点雨山前听取蛙声一片(听取蛙声一片)(2)

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小时候,最爱聆听大自然的声音,风声,雨声,鸟鸣声,声声入耳。而到了夏季,独爱那稻田里的阵阵蛙鸣。

听爸爸讲,下雨前,青蛙叫得最欢。于是,就眼巴巴地盼着下雨。当天上乌云滚滚,地上闷热难当时,大人们着急衣物未收,粮食未捡,我却独自享受着那此起彼伏的蛙鸣声声,犹如欣赏着绝美的大合唱。

入夜,青蛙的鸣唱特别欢实,尤其是雨后,“蛙声经雨壮,荧点避风稀”。夜色是它们的灯光,稻田是它们的舞台,清风是它们的琴弦,而我是它们最忠实的听众。

有时,听了周家奶奶青蛙王子的故事,也会跟着邻居家的大哥哥,到稻田里一睹青蛙王子的风采。尤其是老师讲了有些雄蛙口角的两边还有能鼓起来振动的外声囊,声囊产生共鸣,使蛙的歌声雄伟、洪亮。跟屁虫的代价是惨重的,除了帮着提笼拿棍,就是亦步亦趋。有时紧赶慢赶也赶不上长腿欧巴的步伐,一不小心,青蛙王子没见到,已举身赴田里。

待回家后,只能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回味着辛弃疾的《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两三点雨山前听取蛙声一片(听取蛙声一片)(3)

二、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告别了儿时,告别了老家,入驻了火柴盒似的钢筋水泥,也就几乎宣告了作别声声蛙鸣。

就在自己落寞不已时,小侄儿豢养的小牛蛙无处安放,便寄养在我家园子里。于是,失传多年的蛙声重又奏响,尽管它与青蛙有一字之别,但声势更加豪迈,几可叫做声震云天。

为了养好它,我们专程从湖里寻得几丝水草,让它的小世界里绿意盎然。可惜,它成功地“越狱”,成了楼下水洼里自由的牛蛙王子。每到春夏时节,楼下蛙声阵阵,我们便开始怀念声振四野的它: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两三点雨山前听取蛙声一片(听取蛙声一片)(4)

三、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盛夏时节,水草丰茂,每日楼下,有“一行白鹭上青天”,有“黄昏烟雨乱蛙声”。听着这蛙声,熟悉而亲切,仿佛置身在儿时的稻田边、池塘畔,仿佛那个跟在邻家大哥哥身后的我仍在搜寻青蛙王子的身影。

这两天连日大雨,楼前的空地已积水成渊。在“湖光山色”里,除了蟋蟀声声,便是蛙声阵阵。在这初秋的夜色里,那蛙声此起彼落,相互应和,好似一场盛大的音乐会。

夜已深沉,屋内的我,仍静静聆听着大合唱,毫无睡意。我的眼前似乎已出现不久之后那秋收的景象:

薄暮蛙声连晓闹,

今年田稻十分秋。

两三点雨山前听取蛙声一片(听取蛙声一片)(5)

(注: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