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官网什么时候放货(iPhone14下月开售苹果)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云山

每年的9月份,苹果都会召开新品发布会,新款iPhone都会站在发布会C位。有消息称,苹果已开始录制9月份的秋季新品发布会,届时有望发布新款iPhone14系列、第八代Apple Watch和新的“耐用版”Apple Watch。连今年秋季发布会的日期都被剧透至9月13日举办,iPhone14系列则将在9月23日上市。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就此咨询苹果,得到的答复是:目前没有这方面消息,等官宣。

iphone官网什么时候放货(iPhone14下月开售苹果)(1)

网友流传的iPhone 14钢化膜图片

根据提前剧透的消息,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届时将有iPhone 14、iPhone 14 Max、iPhone 14 Pro、 iPhone 14 Pro Max四款机型亮相。整体价格方面,有升有降。其中iPhone 14标准版此次不会涨价,依然维持前代的5999元起步价,以此来拉动销量。而iPhone 14 Pro系列两款机型,这次将大概率迎来涨价,其中iPhone 14 Pro预计售价8999起步,iPhone 14 Pro Max预计9999起步。

其他方面,根据此前曝光的消息,全新的iPhone 14系列可能依然会延续iPhone 13的设计,继续采用直角边框方案。据称四款机型均会配备6GB内存,不同的是,iPhone 14和iPhone 14 Max使用的是LPDDR4X内存和A15X Bionic,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使用的是LPDDR5内存和A16 Bionic。存储方面则与iPhone 13系列一致,从128GB起步,最高提供1TB存储空间。除此之外,新机必然还将在性能、影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升级,不过仅有Pro版才会使用A16芯片,标准版的iPhone 14依然将使用A15芯片。同时iPhone 14 Pro的主摄将有望升级到4800万像素,据称是为了8K视频铺垫。

对于iPhone14的备货量,据媒体援引供应链方面消息称,尽管智能手机市场低迷,但苹果近期将iPhone 14系列新机初期备货总量扩大至9500万部,较此前预期增加约5%。此外,苹果公司向供应商追加新款iPhone的零部件订单。而随着苹果新品发布临近,富士康、和硕、蓝思科技等多家果链代工厂和供应商正在大规模高薪招工,其中富士康郑州厂高峰期日招近万,多家果链上市公司表示,大客户订单稳定,与往年相比没有大的波动。此前有报道称,三星将向苹果提供8000万块OLED面板用于即将到来的新一代iPhone机型,随着苹果提高备货量,三星不一定有足够产能来满足苹果的订单,LG和京东方可能有机会争取更多的OLED面板订单。

在运输服务方面,苹果中国地区官网近期正式上线Apple Store零售店“闪送”服务,收费45元,可在三个半小时内送达。“闪送”服务目前仅在上海市提供,但后续还会陆续开通,涵盖iPhone、iPad、Mac等多个产品品类。杭州有望下个月上线苹果“闪送”服务,果粉下单后待在家中,等待3个小时就可拿到新款iPhone。

值得一提的是,据Canalys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减少至2.87亿台,是疫情爆发以来,2020年第二季度后的季度最低点。尽管并非苹果的季节性旺季,但苹果智能手机出货量仍然达到4950万台,市场份额占比17%,稳居第二。国信证券表示,二季度苹果品牌出货量体现出了较强的消费韧性,三季度在传统“果链”备货旺季叠加疫情后的追单需求影响下,消费电子产业链正在迎来基本面拐点,苹果产业链配置价值突出。

招商证券表示,展望下半年到明年,苹果各项新品创新力度好于去年,手机、手表、耳机等产品均处于增长趋势,新品备货预期仍然较佳,且供应链库存健康,下游需求明显好于安卓链,相信下半年持续成长或提速值得期待。

另外,据报道,苹果iOS 16系统的第五beta版将会提供一项许多iPhone用户期待已久的功能:在屏幕顶部显示电池百分比。

据了解,2017年,苹果发布了iPhone X,采用了“刘海屏”,几乎没有给电池状态指示器留下什么空间。因此,苹果将其隐藏在了通知阴影区,向下滑动即可访问。从那以后,电量百分比一直隐藏在那里,只有配备了Home主键的iPhone机型能够在主屏上看到。

但在最新测试版的iOS 16系统中,电量百分比以数字形式被写入电池图标内,从而留出足够的空间显示手机信号信息和Wi-Fi状态。这意味着,用户不需要向下滑动屏幕就可以看到精确的电量百分比。不过,外媒指出,此次更新目前只出现在开发者版和公测版,苹果尚未对此回应。但按照苹果常年的更新发布节奏来看,新iOS系统将于今年秋天发布。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