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阳初起处万物未生时(冬至昼最短夜最长)

古人说:冬至大如年在殷周时期,冬至日是新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冬至一阳初起处万物未生时?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冬至一阳初起处万物未生时(冬至昼最短夜最长)

冬至一阳初起处万物未生时

古人说:冬至大如年。

在殷周时期,冬至日是新年。

和现在的春节不同,古人看到漫长的长夜终于到了尽头,白昼一天天变长,他们看到了希望,所以选择把这一天作为新年庆贺。

这样的习俗流传至今,时至今日,很多地方依然把冬至当成春节一样郑重。

《礼记》里讲:“土事毋作,慎勿发盖,毋室屋及起大众,以固而闭”。

冬至日,家家户户都要休息,衙门、店铺也都要休息。

人们在这一天,和家人一起团聚聊天,和朋友一起喝茶闲聊。

冬至蚯蚓结,冬至的物候之一就是蚯蚓蛰伏过冬。

虽然阴极阳复,但是此时地面温度依然很低,阴气也很重,所以要安身静心,不要瞎折腾。

忙碌了一年,不要再熬夜工作拼搏不休了,陪陪家人,吃顿团圆饭,聊聊家常,安心的休息放松,抚平心中的焦躁,这样才能更好的出发。

冬至有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

古人认为麋鹿的角属阴,此时感受到阳气生发出来所以开始脱落。

岩层深处的泉水,感受到阳气复归,也开始涌动,并有温热的感觉。

所以古人说:“冬至一阳始”。

《周易》里讲“剥极必复,复则见天地心”,剥极必复,意思是剥尽阳能的时候,阳气一定复归;所谓见天地心,就是见太阳,重新感受到新生和希望。

在古代农业社会里,太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入冬之后,白天时间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漫长,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

粮食、取暖、健康都受到很大的考验。

而一过冬至,白昼的时间又开始延长,寒冬即将过去,人们看到了春天的希望。

当然,此时只是刚看到希望。

北半球的气温依然偏低,距离春回大地还有一段时间,所以此时此刻,君子戒骄戒躁,来年才能厚积薄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