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汽车的前沿技术有哪些(汽车技术新趋势)

作者 金超 网上车市

从工信部公布的2021汽车产销数据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同时搭载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新车市场占比20%,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则进一步显示: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已达到20.6%。

金二代近期和许多汽车行业朋友不止一次聊到:当一个产品市场渗透率达到20%左右(也有25%一说),就迎来了拐点。去年全年电动车表现意味着市场端从政策驱动型过渡到了市场驱动型的爆发型增长阶段。毫无疑问,电动化 智能化的汽车新赛道已经形成,技术背景下的汽车品牌淘汰赛已经开始。

未来汽车的前沿技术有哪些(汽车技术新趋势)(1)

延续网上车市《超车道》年度话题“从2021社会热词看中国汽车”,接下来的第五期话题我们要聊一聊:2022汽车技术新趋势与2021年最受关注10大技术品牌——“YYDS”,谁才是永远的神。

未来汽车的前沿技术有哪些(汽车技术新趋势)(2)

结合多家行业权威机构、行业协会所公布的调研数据,金二代认为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如下5大不可逆技术趋势。以下我会用约1500字详细描述,您可以直接翻看下列红色标题(但可能忽略我的一些论据);您还可以跳过这一段,直接翻看本文第二部分,那里是我对2021“最受关注10大技术品牌”的点评,可能会给想买车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不可逆趋势一:小排量发动机不可逆,进一步优化传统内燃机发动机 变速器热效率和传动效率。无增压、无多档位没有未来。

未来汽车的前沿技术有哪些(汽车技术新趋势)(3)

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节油与低碳排放特点进一步淘汰了传统自然吸气内燃机;横置发动机 高效双离合变速器、8档位以上AT变速器的组合已经是普遍现象,挤占了舒适性极佳但动力损失明显的CVT变速器市场。2022年初全球知名高档车制造商BMW宣布12缸发动机将被雪藏,并推出了全球限量12台的V12引擎BMW 7系。如果我们翻看各大汽车厂商的产品序列,在中国市场售卖的发动机排气量在3.0L以上的产品凤毛菱角,当下主流内燃机汽车的排气量集中在1,000ml-2999ml的产品占据了95%以上,且头部车企的发动机热效率普遍提升至37.5%以上。

不可逆趋势二:高密度高电压不可逆,单位公斤300Wh的动力电池 800V高压电动车技术平台。未来出行工具应该叫“电汽车”。

随着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容量的迅速扩张,消费者使用痛点引发了媒体的关注和主机厂对电池单位重量能量密度的军备竞赛。一个有趣的现象和大家分享:传统内燃机汽车电器系统电压从6伏提升到现在的48伏用了100多年,而当下主流电动车平台电压多在200-500伏特之间,新能源车一出现就将车型平台的电压提升了50-100倍以上。也正因为新能源车主对续航的焦虑充电时间的焦虑,促生了下一代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化”。2022年被行业称之为“800V高压快充元年”,可以说新能源车与传统内燃机车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包括北汽极狐、比亚迪、小鹏、广汽埃安、理想、极氪等车企都已布局800V快充技术。同时每公斤蓄电池达到300Wh的动力电池技术在攻克了恒温与安全问题后也会在2022年开始得到普及。

不可逆趋势三:内燃机 电动机不可逆,DHT混合动力系统大规模出现在传统内燃机车型上。各家车企台上争锋纯电动,台下对DHT混合动力技术寸土必争。

回顾2021年金二代在行业内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前有合资洋品牌的丰田双擎,本田·锐混动,后有咱中国车企比亚迪DM-i、吉利雷神、长城柠檬DHT、奇瑞鲲鹏DHT,再加上日产新入局的e-Power。说好的大家都要搞电动车,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混合动力的天下”呢?金二代认为这里面最关键的原因是:在满足碳减排的大环境下,一时间全部车企不可能形成纯电汽车的一刀切,传统高效内燃机 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既可以满足低油耗和低碳课题,当纯电政策鼓励进一步退坡直至零混合动力比纯电汽车拥有的成本优势将会凸显,不止于伤及企业的产销规模和盈利预期。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这“番台上争锋纯电动,台下寸土必争混合动力DHT”的局面。

不可逆趋势四:智能汽车趋势不可逆,车辆中枢神经拥有100TOPS以上的车规级芯片。高算例强大芯片必一货难求,汽车变成摩尔定律新载体。

未来汽车的前沿技术有哪些(汽车技术新趋势)(4)

来到2022年暂且不谈缺芯问题,讨论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当下汽车已经高度智能化,诸多高算例芯片的搭载让汽车这个传统产物早就成为“摩尔定律”的新载体。你可以试想自己拥有过的一部手机,屏幕是好的、外观是好的,打电话更没问题,但芯片运算能力跟不上导致使用体验极差,是不是瞬间有了拿着一部电子垃圾的感受?所以在这里金二代想说,2022年第四个趋势特征就是智能汽车趋势不可逆,车辆中枢神经会拥有100TOPS以上的车规级芯片,那时候车企到底选择一货难求的高算例车规级芯片,还是选择一两年内相对“够用”,三五年必然落伍的芯片?这也许才是车企真正需要考虑的。

不可逆趋势五:主动安全趋势不可逆,预测性ADAS主动防护技术从百米几向“公里级”延伸。具备更强纵深探测能力和更广域的主动信息收集的整合型ADAS系统将会普及。

回顾2021年,L2 级智能驾驶辅助几乎成了15万元以内中国品牌汽车标配,而合资产品可以用全面溃败来形容,不是说合资品牌做不到,而是合资品牌在覆盖速度上太慢了。另外,前有特斯拉的星链计划、后有吉利的GEESTAR低轨星网,过去依靠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实现的ADAS功能如果放在太空这个维度去看,充其量叫做横向纵向的“二维空间”,但加上头顶上的卫星网络之后就很容易实现V2V、C2V的信息互联。因此,金二代认为2022年的第五个不可逆趋势就是预测性ADAS主动防护技术“从百米”几向“公里级”延伸,这将让L3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和L4-L5级的“自动驾驶”成为现实。

未来汽车的前沿技术有哪些(汽车技术新趋势)(5)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汽车行业资深专家,柳燕女士曾在网上车市举办的技术品牌营销论坛上提出:“面对新一轮技术品牌竞争局面,车企应尽快促进技术品牌市场化,开辟跨越技术与营销的新阵地、新机会”。金二代也欣喜的看到,近两年中国头部车企开始拿起技术品牌的利剑,用“品价比”实现了倒逼。结合2022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在2021年做到了新技术品牌化的10大技术品牌已经更多的出现了中国品牌:

技术品牌1:“丰田双擎混动” 技术品牌的爆发势能

未来汽车的前沿技术有哪些(汽车技术新趋势)(6)

丰田汽车过去30年来积累的混合动力技术口碑在过去的一年释放了极大的势能。以丰田汽车公布的数据2021全年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增长8.2%至194万辆,一汽丰田、广汽丰田,雷克萨斯混动车型的高占比证明“丰田双擎混动技术”品牌的成功,其中广汽丰田双擎混合动力车型销量更是同比大涨98%。

技术品牌2: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 消费者用购买力投票

未来汽车的前沿技术有哪些(汽车技术新趋势)(7)

2021全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全年销量593,745辆,同比大涨231.6%。DM-i超级混动等核心技术加持下比亚迪DM车型同比爆长467.6%达272,935,DM车型的销量已接近比亚迪新能源车总体销量的一半。这足以证明消费者用购买力来投票,肯定了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技术。

技术品牌3:长城柠檬混动DHT 魏牌战略转型

未来汽车的前沿技术有哪些(汽车技术新趋势)(8)

2021年魏牌旗下三款中国品牌高档SUV,摩卡、拿铁、玛奇朵已全面搭载长城汽车独立自主设计研发的“柠檬混动DHT”系统,这一技术品牌拥有包括80项核心专利专利在内的总计199项专利。全面“混动”化的魏牌显然是在经历转型期,但随着技术品牌“柠檬混动DHT”的赋能。该品牌12月销量再次突破万辆大关全年累计销量58,363辆,上市时间较晚的玛奇朵DHT、拿铁DHT分别贡献了5,145台和2,707台销量销量,占整体品牌销量近15%。

技术品牌4:吉利汽车CMA架构下的中国“星”家族

未来汽车的前沿技术有哪些(汽车技术新趋势)(9)

2021年基于吉利汽车CMA架构技术品牌的“中国星”高端系列车型,全年总销量超21万辆,占吉利品牌销量20%且产品平均价格15万,其中国星旗舰SUV星越L上市5个多月总销量53,473辆,全系平均成交价格高达17.05万。吉利还未CMA技术品牌打造了专属的CMA Day、CMA Hour、CMA Summer、CMA Life等多个品牌活动。进一步让消费者体会到了与一线合资品牌不相上下的CMA架构核心优势。

技术品牌5:红旗FME平台 销量突破30万豪华纯电平台

未来汽车的前沿技术有哪些(汽车技术新趋势)(10)

2021年12月红旗品牌以超过39,100台的单月销量再次刷新纪录,同时2021全年红旗品牌销量突破30万台,同比增长超过50%,基于全新FME平台的EHS-9也创造了60-80万元豪华中国品牌新能源车5,400台的出色成绩。2022年,红旗仍将基于FME平台推出两款全新电动车。

技术品牌6:奇瑞M3X火星架构 瑞虎与星途“牛”了

未来汽车的前沿技术有哪些(汽车技术新趋势)(11)

2021年12月奇瑞集团以112,015台单月销量和全年累积961,926台的销量创历史新高,全年销量同比增长31.7%。高端品牌星途、主品牌奇瑞瑞虎8家族,这些基于M3X火星架构下的产品,在2021牛年的表现最为耀眼。

技术品牌7:大众MEB平台 传统车企的电动转型

未来汽车的前沿技术有哪些(汽车技术新趋势)(12)

相信大家对大众的平台化技术品牌也是最为熟悉的,大众品牌也是通过打造技术品牌收益最大的汽车品牌之一。MEB平台可以实现多品牌多款纯电动车型的模块化生产,在芯片短缺的因素下,过去的一年大众汽车集团基于MEB平台实现7万台以上的ID.家族纯电动车的交付,尤其是当下我们几乎在各个城市都可以看到ID.系列车型的身影。而直到2023年大众MEB平台也会推出至少10款国产化车型,2021年也可以说是大众MEB平台技术品牌实现落地元年了。

技术品牌8:奔驰MBUX系统 豪华品牌拥抱中国用户操作习惯

未来汽车的前沿技术有哪些(汽车技术新趋势)(13)

豪华品牌老大哥梅赛德斯奔驰在数字化智能座舱和人机交互领域的创新,体现在其技术品牌“MBUX系统”上。对于消费者而言能够看到电动是1.41米的超大联屏、裸眼3D仪表;针对于中国客户奔驰推出了灵感源自中国“五行”的“畅心醒神”功能。还有能听懂粤语、川普等语言的智能车机。为此戴姆勒投入11亿元建立了中国研发技术中心,持续不断的拥抱中国用户习惯,优化驾驶者和乘坐者的一整套数字化用车体验。

技术品牌9:特斯拉FSD(Full Self Driving)不接受反驳

未来汽车的前沿技术有哪些(汽车技术新趋势)(14)

特斯拉2022年在北美对FSD用户开放了V10.9 Beta版路试,在激光雷达派和传感器雷达派盛行的年代,特斯拉靠着自己的纯视觉方案走出了一条不寻常道路,全新的V10.9版新增了红绿灯识别,交通道路标识识别等功能,从国外网友的测试视频来看车辆可以在城市道路中很好的完成车道居中,匀速驾驶,并且可以预判对向及横向来车的驾驶动机,车辆主动完成行人礼让等动作。自动驾驶技术除了硬件,还需要大量数据训练,想一想今天也只有特斯拉有实力依仗数百万车主,去不断训练DOJO超级神经元计算机。当然,目前国内市场做的较好的也有小鹏的NGP和蔚来的NOP,但是在实际体验中NGP和NOP更多局限于高速公路驾驶使用,针对侧方加塞和复杂天气车道线识别,两套技术还都表现出了技术的欠缺。

技术品牌10:广汽埃安弹匣电池技术

未来汽车的前沿技术有哪些(汽车技术新趋势)(15)

随着消费者对续航能力和充电效率的期待,广汽埃安基于同一款车型的续航从650公里跃升至1008公里就是靠着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来实现,一套更为安全的电池管理系统也就显得更为重要。广汽埃安在2021年大力推广的“弹匣电池”技术品牌,已经批量出现在AION SPuls、AION VPlus、AION Y车型上。在这里还不得不提的是埃安LX plus最新的弹匣电池,采用了新的负极海绵硅技术,有效的提升了电池能量密度,减轻了重量——虽然还未上市,但却是“弹匣电池”技术品牌的又一个技术体现。广汽埃安以全年终端累计123,660台同比大涨119%的销量数字,用事实证明了技术品牌为技术背书的意义。

写在最后:

前二十几年头部品牌压着二线品牌打、二线品牌压着中国车企打,中国品牌只能靠“性价比”去拼。我们要看到海外车企早就参透了前瞻(成熟)技术品牌化的巨大收益!比如我们熟悉的奥迪Quattro技术品牌,这几乎就是在消费者当中话题性最强、口碑最好的四驱技术;还有买发动机送车的本田地球梦技术品牌;马自达也凭借创驰蓝天技术品牌赢得了一众拥趸。

因此我也希望与车企交流这样一个观点:中国汽车市场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卖方市场。前有2021年新能源车、智能汽车市场渗透率迅速扩张,后有2022年“5大不可逆技术趋势”,车企应当尽快打通从技术研发到创立技术品牌的通路,就像上面我所列举的。拥有了自己的头部技术品牌,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波涛里一帆风顺。

-------------------------------------------------

网上车市副总裁 原网上车市总编辑/网新社总编辑2021-2022年度选题《从2021社会热词聊汽车》,往期回顾:

从2021社会热词聊汽车(5) ——“YYDS!” 2021年最受关注技术品牌牌http://a.cheshi.com/news/3367411.html

从2021社会热词聊汽车(4) ——“破防了!”这个国民品牌 12载深耕IP http://a.cheshi.com/news/3367334.html

从2021社会热词聊汽车(3) ——“车企的快乐星球?”吉利汽车“星”与“海”http://v.cheshi.com/block_38867.html

从2021社会热词聊汽车(2) ——“告别躺平!”北京现代蜕变进行时http://v.cheshi.com/block_38793.html

从2021社会热词聊汽车(1) ——“反内卷?”长城汽车的墙内开花墙外香http://v.cheshi.com/block_38764.html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