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冬至习俗(山西人冬至节里的传统习俗)

冬 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讲法,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

冬至是一年里黑夜最长的一天

此后,白天慢慢变长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冬至节气

“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山西冬至习俗(山西人冬至节里的传统习俗)(1)

“坐着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

对山西人来说

这一天桌上的美食非饺子莫属!!

山西冬至习俗(山西人冬至节里的传统习俗)(2)

说起山西人做饺子那可是一绝

可以叫“花式饺子节”

山西冬至习俗(山西人冬至节里的传统习俗)(3)

NO.1

永济饺子

山西冬至习俗(山西人冬至节里的传统习俗)(4)

永济牛肉饺子有四怪之称

1

1、撖面轱辘一猛通

意思就是说,小撖面杖从这头那头一样粗。

2、饺子皮儿对对出

撖皮,他们是同时撖两个的,包饺子时是用一只手完成的,另一只手大部分工作是在盛馅儿。那速度,用“飞”实不为过。

3、大碗不用手来端

用了一个用铁丝做的两个圆弧相对的卡子把大碗卡住呈给你的,可以在离饭桌较远的地方把碗稳稳地放好,避免在桌上人多的时候客人还得起身相让。同时,因为服务人员不需要接触碗,也可避嫌,也不需烫手。

4、永济饺子泡着吃

永济的饺子是用汤泡着吃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水饺。

NO.2

大同-玻璃饺子

山西冬至习俗(山西人冬至节里的传统习俗)(5)

玻璃饺子堪称大同女人的绝活,做出来的饺子皮如玻璃、水晶一样玲珑剔透,口感极佳。饺子皮的用料很特别,是用土豆煮熟去皮碾压成泥,同等重量的白面用开水烫成熟面团,再把土豆泥、白面和同等重量的土豆淀粉揉合在一起形成光滑的面团

NO.3

忻州—宁武扁食

山西冬至习俗(山西人冬至节里的传统习俗)(6)

宁武人称饺子为“扁食”,其特点是:皮薄、馅大、肚儿圆。做饺子时,提之揉轻,揪之有弹性,照之如玉似晶,可见日光影象。馅儿以青山羊、肥绵羊、上等羯羊肉,取其肉满膘肥,红白相间处,剔尽脂膜,去尽骨质,洗过刀砧,精切细剁。

NO.4

朔州—莜面饺子

山西冬至习俗(山西人冬至节里的传统习俗)(7)

莜面饺子又名山药饺子,将莜面小剂子用两个手掌捣成有波纹的椭圆小皮子,内包山药丝(此处的山药其实是土豆,在山西方言中将土豆叫做山药蛋)或萝卜"英子"(叶子)等的馅子,捏成饺子。

你以为冬至就是个“饺子节”?

那你就错了

山西人的餐桌上还会出现

山西冬至习俗(山西人冬至节里的传统习俗)(8)

===馄 炖===

山西冬至习俗(山西人冬至节里的传统习俗)(9)

“馄饨拜冬”是有些地方的冬至食俗。《帝京岁时纪胜》说:“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馄饨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之所以选用馄饨拜冬,是因为“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

===糕===

山西冬至习俗(山西人冬至节里的传统习俗)(10)

比如和顺“迎冬就年”吃油糕

灵石吃黍米糕

===炖 肉===

山西冬至习俗(山西人冬至节里的传统习俗)(11)

在大同,有“冬至不吃肉,冻烂脚指头”的说法

河曲有"拜冬"之俗

饮食娱乐,佐以羊羹,枣酿羔羊

系"明酒遗风"之意

===喝羊汤===

山西冬至习俗(山西人冬至节里的传统习俗)(12)

平鲁有"闹冬"风俗

鸡肉蘸素糕配羊汤吃

===喝 粥===

山西冬至习俗(山西人冬至节里的传统习俗)(13)

晋东南阳城一带

则将老北瓜和小米焖成瓜粥

甚至有摔瓜的习俗

除了美食以外,冬至

咱山西人可还有很多传统习俗呢

古代放假三天

君民同乐

冬至,在山西民间俗称“冬”节。晋北一带俗称“新冬”“贺冬”“拜冬”,晋中一带俗称“过冬”。

殷周的时候,把冬至的前一天定为岁终之日,那么冬至显然是一年的岁首。这一天,天子要亲率三公九卿举行盛大的迎岁庆典,就像现在我们过春节,政府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社交媒体给群众拜年,祝愿大家新年快乐,工作顺利,生活幸福!就连国际上都有很多国家发来贺电,对我国春节表示庆祝。当然,现在是一切从简,不像过去那样劳民伤财地举办庆典。冬至,连天子都要出面的节日,确实在众多节日里不多见,那排场要多讲究有多讲究,祭祀规模宏大,天子要穿专门的祭服,所用粮食粒粒饱满,屠宰的羔羊只只肥硕,人们弹奏的乐器样样俱全……冬至,家家都要过。于是,《周礼》中定下“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的祭祀仪式——冬至为年。

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冬至也一直排在二十四节气之首,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称为“亚岁”,再次印证了冬至在古人生活中的地位。作为法定节日,汉朝每逢冬至都要举行庆贺仪式,并放假3天,君王安身静体,百官绝事,店铺歇市,商旅停业,学生放假,大家共同欢度节日。要是群众在节日里有个什么急事需要解决,比如交通拥堵、遇到价格欺诈等,你要投诉找不见门,当天没有公职人员给你分忧解难,不像现在我们有些职能部门还能为民服务。《晋书》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官僚称贺。唐宋时,冬至更加热闹,据南宋周密写的《武林旧事》说,都人最重以年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谓之像过年。

“尊师节”

在山西民间,个别地方这天用于感恩亲情、友情,向老师表示谢意,表达方式非常细腻,“冬至,晨起拜贺,一如元旦礼”,《广灵县志》如是说。“冬至,谓之亚岁。隆师,送节。绅士、乡人祀献祖先。里党、亲友交相登拜”,《左云县志稿》记载,所以,过去,这天还被称为“尊师节”,晋西北讲究炖羊肉招待先生,晋中一带向老师馈赠馒食,晋南要设酒席宴请老师。

上坟祭祖 结算工钱

山西冬至习俗(山西人冬至节里的传统习俗)(14)

▲冬至祭祖

谚语“冬至大如年,先生不放(假)不给钱。冬至大似节,东家不放(工)不肯歇。”就是说,冬至像过年一样重要,学生、长短工都给享受假期。

过去扛活的佃户,习惯在冬至节与东家结算工钱,准备回家。东家按传统要设宴招待伙计,并且相互商议下一年的事宜。现在,一些农村个体户企业,还保留此俗,在冬至节设宴共饮。

冬至大如年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祭祖。“冬至,祀先,拜尊长,如元旦仪。”意思是说,冬至祭祖、拜谒尊长,要像过元旦一样举行隆重的仪式。

养生:防寒保暖 动中求静

从中医阴阳理论说,冬至是阴气盛极而转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阴阳转化,在运动中构成了自然界与人体的平衡与和谐,养生也要顺应此规律。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人们应当加强对身体的保健,可以延年益寿。

山西冬至习俗(山西人冬至节里的传统习俗)(15)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规律。我国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冬至到小寒、大寒的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在此期间应注意养生“冬藏”。

冬至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此时阴寒之气最重,要多着衣、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如果外出,应特别注意头部和足部的保暖,最好戴上帽子、口罩、手套避免寒气入侵,以防发生冻疮。

山西冬至习俗(山西人冬至节里的传统习俗)(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