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毕竟东流去(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在唐诗宋词里,也许只是因为个人的因素,我偏爱宋词。而宋词里,我最喜爱辛弃疾的词。在初中时,当时的语文老师姓周,每天的早读,喜欢向我们介绍一些词句让我们理解记忆。其中,很有印象的一句,就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由此,翻阅唐诗宋词选集,就单单喜欢上了辛弃疾的词来。

一江春水毕竟东流去(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1)

一江春水毕竟东流去(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2)

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其实他是一个武将,同时更是一个爱国的词人。当然,他的出名,却不是武功或者所立下的战场功劳,而是因为他的词作。

主要词作有:《水龙吟》 (渡江天马南来)、《水调歌头》(千里渥洼种)、《满江红》(鹏翼垂空)等,表现了恢复祖国统一的豪情壮志;《驾新郎》(细把君诗说)、《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表现对北方地区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贺新郎》(老大那堪说)、《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永遇乐》(千古江山)等,表现对南宋朝廷屈辱苟安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忧愤。这些作品大都基调昂扬,热情奔放。

一江春水毕竟东流去(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3)

一江春水毕竟东流去(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4)

另外,描写农村景物和反映农家生活的作品,如《清平乐》(茅檐低小)、《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玉楼春(三三两两谁家女)》等,都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清新之感。其抒情小词,如〈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等,写得含蓄蕴藉,言短意长。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题材,几乎达到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又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学形式的优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辛词的独特风格。

纵观其一生主张抗金,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压,多次遭受贬谪,晚年长期未得任用,隐居于江西带湖。在隐居期间,他关注农村生活,填写田园词,笔调朴素宁静,清新悦目。对于已经无力改变的定局,不必浪费太多的心力,唯有释怀,这样也算是对自己有一个交代。

一江春水毕竟东流去(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5)

一江春水毕竟东流去(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