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菏泽赏牡丹(这里是山东曹州印象)

去菏泽赏牡丹(这里是山东曹州印象)(1)

文:东方雨

早就闻得“曹州牡丹甲天下”的传法,至于何因何故,始于何年何月,余未曾求证。碰巧有旅行社举办活动,便有了奔赴曹州看牡丹的欲望了。

是晚,浏览网页,查阅资料,便对曹州牡丹的历史有了些粗枝大叶的了解:南宋始有记载,到明嘉靖,栽培已盛,至清达到兴盛。兴盛之时建牡丹园数处,栽培面积达千亩,尤以“桑篱园”“凝香园”“绮园”最为著名,可以说曹州牡丹在中国牡丹发展史上独领风骚500余年。

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古称曹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为府,赐名菏泽,“菏泽”之名沿用至今。

旅游大巴在春雨中快速行进。此刻正是黎明前的黑暗时段,窗外黑黢黢的,看不到任何景物,而车内的游客却座无虚席。昏黄灯光下,大家有说有笑,笑声朗朗,快乐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叫人暂时忘却了先前的烦恼。

连续五个小时的行驶,满载游客的大巴终于在十点半到达了菏泽市的牡丹园。下得车来,微风拂面,春雨依然淅淅沥沥,大家不得不撑起雨伞。

牡丹园的大门很是气派。远远望去,宏伟而壮观;门楣上方书写着“国色天香”四个隽秀大字。门前广场上,虽然是春雨绵绵,但却游客如织,来自天南地北的旅游大巴排满了整个停车场。

进得门来,迎面的是座花圃镶嵌的横向屏风。上面修剪着“和平鸽”的美丽图案,让人感觉祥和而又亲切。屏风的右上角书写着“第25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

大家在导游的引导下鱼贯而入。牡丹园的设计十分巧妙和独特,为了便于游客游玩和观赏,管理者特意修建了曲曲折折的环形甬道。入得园来,是一段宽阔的漫步甬道。甬道顶端悬挂着一块竖牌:“中国牡丹园”,是由当代书法家刘大为所书。

从牡丹园简介中得知,中国牡丹园于2014年开工,占地1600亩,栽植芍药牡丹品种900多种,200余万株。总体布局是一核、两轴、三廊、四居、五园。

穿过凤门,抬眼望去,一片片,一簇簇满眼是五颜六色盛开着的牡丹花。蜿蜒的甬道上,游客们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蒙蒙细雨中,快乐的人群不知疲倦地奔跑、赏花、谈花、论花、摄影、留念……他们似乎忘记了天气的不合作。

牡丹园里最多的是红色牡丹、粉色牡丹、紫色牡丹和白色牡丹……成千上万株牡丹花在绿叶衬托下愈发显得娇艳妩媚,在数不清的品种中我们饱览了最名贵的“姚黄”“魏紫”和“赵粉”。

牡丹花不像梅花一枝独秀,亦不像野花默默无闻,她努力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世人。她花朵硕大,花瓣肥厚,花蕊众多,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粉的似霞,白的似玉……她是那样的亭亭玉立,雍容华贵,无愧于“花中之王”的桂冠。

大家擎着相机,围着牡丹花儿团团转圈,不停变换位置、选择最佳角度拍摄,想把牡丹最雍容、最华贵的丽姿和神态留存下来;那缕缕花香清香无比,沁人心脾,让游客们欲罢不能,不忍离去。

园中绿水环抱中有座三仙岛。岛上坐落着三座庙宇,分别是释迦牟尼庙、碧霞

以前曾听人说过:牡丹园里最稀罕的牡丹品种是绿色牡丹与黑色牡丹,但我们细细搜寻,却没能欣赏到这两种稀罕之物,心中不免觉得甚是可惜。

虽然天空依然飘落雨丝,但大家似乎忘记了它的存在,为了方便观赏和拍照,大家都收起雨伞,放下矜持,沐风栉雨,踏近花畦,全身心地去亲近百花中的花魁——牡丹花。

牡丹亭下留个影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牡丹亭”三个字仿佛能让人勾起一段遥远而美好的回忆……

在赏花楼,我们望眼远眺:牡丹园里姹紫嫣红、五光十色,到处是一片花的海洋,到处更是一片人的海洋。

此时记起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虽然偶逢细雨,仿佛伤了心境,但步入牡丹园,先前的阴霾会一扫而空。虽然牡丹花有些湿皱,但仍不妨碍她的精神与容姿。似如此众多、繁盛的牡丹只能在这个地方和这个时节才能欣赏得到,细细想来却也不虚此行。

绕行一周,出了龙门,我们信步迈入奇石馆。奇石馆里展示的瓷石牡丹更是让人大开眼界,若不是导游讲解,我们还误以为那就是盛开着的真牡丹呢?

牡丹园里设计很有人性化。许多草丛中散落着各种小动物的身影,有猪、羊、牛、鹿、蝴蝶、鸟雀……这给牡丹园里增加了另外一种快乐的情趣。

两个多小时的游览让人觉得时间颇为短暂。匆匆脚步下,大家忘记了疲劳和饥渴,抹一把脸上的汗水和雨水,每个人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快乐的微笑。时针已悄悄越过午时,而大家兴致却依然不减。

等旅游大巴风驰电掣般驶出了菏泽城,大家才有了饥饿的感觉,打开背包,拿出事先预备的午餐,狼吞虎咽般地大吃起来。

回首望望这座美丽的城市,心底暗想:虽然我们把汗水与足迹留在了此地,却把快乐和美丽带回了家乡。“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确名不虚传,我们期待着下一次的造访!

再见了,美丽菏泽;再见了,美丽牡丹!

去菏泽赏牡丹(这里是山东曹州印象)(2)

牡丹花开

去菏泽赏牡丹(这里是山东曹州印象)(3)

牡丹亭

去菏泽赏牡丹(这里是山东曹州印象)(4)

牡丹园

去菏泽赏牡丹(这里是山东曹州印象)(5)

牡丹仙子

去菏泽赏牡丹(这里是山东曹州印象)(6)

书法家题字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