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为何用白墙黑瓦(如果古建筑会说话)

古时候是个富庶之地徽商盛行,在外地经商赚了钱回家乡盖一栋徽派大寨子,也是当时徽商的毕生所愿于是才留下了一座座堪称经典的徽派白墙灰瓦马头墙建筑,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徽派建筑为何用白墙黑瓦?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徽派建筑为何用白墙黑瓦(如果古建筑会说话)

徽派建筑为何用白墙黑瓦

古时候是个富庶之地。徽商盛行,在外地经商赚了钱回家乡盖一栋徽派大寨子,也是当时徽商的毕生所愿。于是才留下了一座座堪称经典的徽派白墙灰瓦马头墙建筑!

如果你不来黄山,大概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画里乡村,如果你不来黄山大概也看不到真正的白墙灰瓦,黄山古称徽州,诗人汤显祖的一首:欲识金银器,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荡气回肠,初识徽州印象。

认识了徽派建筑也就了解了徽州文化,几个每个徽州房屋的墙都是如下图设计,包括现代的高层建筑在顶层也不忘加上这个特色的房顶。那么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徽州建筑马头墙

特色一:马头墙的作用和象征

此墙头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马头墙又称风火墙、防火墙、封火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因为古徽州人们大多聚族而居,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延。

而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则可以应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风之需,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特殊风格了。在古代,徽州男子十二三岁便背井离乡踏上商路,马头墙是家人们望远盼归的物化象征。

马头墙的“马头”,通常是“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出主人对“读书作官”这一理想的追求。马,在众多的动物中,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吉祥物,中国古代“一马当先、马到成功、汗马功劳”,等等成语,显现出人们对马的崇拜与喜爱。这也许是江南建筑设计师们为什么要将这种封火墙,称之为“马头墙”的动机。

特色二:白墙灰瓦,如诗如画!

白墙灰瓦是徽派建筑的代表,白墙黑瓦马头墙,院落厅堂两厢房。徽州的文化基本上都离不开徽商发展的因素。徽商在明清六百年的经济发展才造就了徽州灿烂繁荣的文化气息。徽派建筑也一样。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徽商的元素。

白墙黑瓦,阐述了徽商做人经商的道理,清清白白,黑白分明,一清二白的意思。高墙封闭,不开窗户,代表了徽商长年在外经商,家中没有男主人,只有老弱妇孺,防火防盗防坏人。

另一说法是受当时封建制度的约束。明清时期的封建制度对于颜色也是有这严谨的等级制度的。比如北京故宫看到得皇宫颜色就是红墙黄瓦的,这两种颜色这有皇室血统的皇亲国戚才可以用的。这样就会想的建筑更加的气势恢宏。像王爷一二品的大臣家中可以用青蓝色的瓦 和绿色的梁柱的。

而最低等的平民百姓中只可以用一些颜色暗淡的。这样徽州人再有钱也造不出那样气派的家来,所以徽州人就像干脆就用来两种颜色吧。所以从此徽州建筑就统一起来这样的颜色了。结果建造起来的家不但不粗俗,反而更有些文化底蕴,有些典雅了。而且在群山之中更加的显眼起来了。

并且当时的建筑条件没现在好,受这个原因的限制徽派房子的白墙是因为没有其他的饰面材料,而白色的石灰,这种材料方便取材,也能起到保护墙体的作用,所以才形成了徽派建筑白墙灰瓦的原因。

不管是哪种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到如今,形成了一种徽派建筑文化的象征,成为众多画家笔下的点睛之作!每年也吸引众多的游人参观。

徽派建筑大多朝北居

中国百姓大多习惯将房屋选择坐北朝南而居,但徽州明清时期所建民居,却大多是大门朝北。原来古徽人的居住习惯有许多禁忌。汉代就流行着“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的说法。

究其原因,据五行说法:商属金,南方属火,火克金,不吉利;征属火,北方属水,水克火,也不吉利。徽州明清时期,徽商鼎盛,他们一旦发了财,就回乡做屋,为图吉利,大门自不朝南,皆形成朝北居。至今徽州仍保留有数以万计的朝北古民居。

本篇介绍了徽派建筑的三大特点,关于徽派建筑还有很多特点以及文化沉淀,近期推出,近期敬请关注!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点击右上角红色字体关注【徽渊文化】,为您带来更多文化大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