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五年级下语文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

一、起源与演变

“数”字始见于战国时中山王鼎,它产生的时代可能更早,只是尚未发掘出实物。

五年级下语文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2)

秦统一后的小篆发生变化,从婁、从攴,字形也不统一。

五年级下语文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3)

隶书字形继承小篆,字形也不统一。

五年级下语文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4)

楷书字形承袭隶书。左边基本从婁;右边由“攴”逐步演变成反文旁“攵 ”。字形不统一,写法较多,简化后统一为“数”。

五年级下语文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5)

二、含义

“数”是形声字,从战国文字到楷书均为從攴、婁聲。形旁“攴(pū)”为手持工具的象形。本义是计算,从攴,表示其本义与治事有关。“娄”字作声旁指示这个字的读音。在造字的当初,“娄”字和“数”字的读音是相同或相近的。但在漫长的语音演变过程中,“娄”字和“数”字的读音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所以,现代“数”字的读音和“娄”字的读音,已经大相径庭了。也有人认为“数”的字形表示用手在绳子上打结记数,本义为计数的动作。《说文解字》:“數,计也。”

“数”本义为动词,读音:shǔ,表示计数、数数。《老子》:“善数不用筹策。”魏学洢《核舟记》:“珠可历历数也。”《三国志·诸葛亮传》:“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引申出表示数字、数目的名词,读音:shù。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又引申指计算、量化的符号,如几个、若干,读音:shù。陶渊明《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又引申指不确定的约数,读音:shuò,表示频繁的意思,用作副词。如数次、数年、数见不鲜。

五年级下语文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