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使用授权协议及隐私声明(保护用户浏览隐私需要统一的规则)

□张海英最近,网传“本次更新:将新增朋友圈来访功能,告诉你他来过;同时新增朋友圈停留时长功能,告诉你他来了多久”,引发网友大量讨论微信辟谣,新版本未显示朋友圈访问记录但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多个用户量达到千万级的网络平台,都存在用户浏览记录被平台主动公开的情况(2月27日央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用户使用授权协议及隐私声明?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用户使用授权协议及隐私声明(保护用户浏览隐私需要统一的规则)

用户使用授权协议及隐私声明

□张海英

最近,网传“本次更新:将新增朋友圈来访功能,告诉你他来过;同时新增朋友圈停留时长功能,告诉你他来了多久”,引发网友大量讨论。微信辟谣,新版本未显示朋友圈访问记录。但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多个用户量达到千万级的网络平台,都存在用户浏览记录被平台主动公开的情况。(2月27日央视)

微信辟谣无疑打消了用户的顾虑,因为很多用户不希望自己的浏览轨迹被暴露,比如有网友表示,“很喜欢没有访客记录的朋友圈”。记者也从腾讯公司获悉,微信会保护用户隐私,这说明腾讯公司已经把访客记录视为一种隐私,并保护用户隐私权,值得肯定。

不过,同属腾讯公司旗下的QQ,却具有“QQ空间的访客记录功能”,除非用户付费,否则就会有浏览记录。也就是说,腾讯公司内部的社交工具,在访客记录管理方面并不统一,而且QQ还利用这一用户隐私来赚钱,即只有付费用户的浏览隐私权有保障。

记者调查社交平台“钉钉”也发现用户的浏览记录处于暴露状态。微博平台去年11月通过发布公告,称下线“微博私信的已读功能”。可见,目前呈现混乱局面,有的平台尊重用户隐私权,有的却不尊重。笔者以为,有必要用统一规则来保护用户浏览隐私。

尽管我国《宪法》《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中均保护公民隐私权,但法律只是原则性规定,对于伴随着互联网出现的公民隐私问题,规定得还不够详细,所以,一些网络平台为了迎合部分用户喜好,为显示平台信息浏览量,没有顾及到用户隐私权。

今年1月,有关部门发布的《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明确App运营者“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与用户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这实际上给App运营者发出了警告,但有的平台依然我行我素。

因此,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应当与时俱进,应根据网络平台暴露出新的隐私权问题制定相关规则,以促使所有平台在保护用户浏览隐私方面形成共识。因为实践证明,仅靠平台自觉保护这一隐私明显还做不到,只能用统一的规则倒逼所有平台提高法律意识。

制定这样的制度规则并不是要彻底消灭用户浏览隐私,而是要把选择权交给用户。如果某些用户愿意让他人看到自己的网络浏览轨迹,那是他个人的事。但如果很多用户不愿意自己的浏览轨迹被他人看到,那么网络平台应尊重用户选择权、保护用户隐私权。

尤需指出的是,网络平台利用用户隐私信息牟利的做法应早停止。再以QQ为例,用户想要使用无痕浏览需要开通QQ的黄钻会员即要交费,这就等于逼着那些不想暴露浏览隐私的用户付费,而平台利用公民隐私去牟利,就会迷失方向,这需要用规则来叫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