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罪爱中的艾滋病是晚期吗(罪爱:23岁小伙因冻饿而亡)

一个身体与智力皆正常的男孩子,在一场暴风雪后,竟然在自己家里因冻饿而逝!

这是电影《罪爱》中的故事,也是生活的真实。电影《最爱》的主人公原型,就是现实世界中的杨锁。

电影罪爱中的艾滋病是晚期吗(罪爱:23岁小伙因冻饿而亡)(1)

《罪爱》剧照

在大别山区一个叫保安村的普通村寨里,住着杨继春和其他几户杨姓人家。

杨继春家境不好,三十多岁才娶妻生子。老杨夫妇非常珍视上天赐给的儿子,给其取名杨锁。

杨锁一降生,就得到了父母全部的爱,想吃啥买啥,出门抱着、挑着、自行车驮着。

杨锁上学后,尽管家与学校几步路,但老杨从不让儿子单独上下学,每天都要亲自接送,生怕有什么闪失。

杨锁上学也没个上学的样,书包里装的是零食,上课不听讲,课下不做作业。老师教训一次,父母马上赶来问罪。

小学毕业考不上初中,老杨出钱找人让杨锁上了中学。只可惜,半年后杨锁就再也不愿跨进校门半步。

从此,他百无聊赖、无所事事,跟在父母屁股后面寸步不离,父母种田种菜忙前忙后,他只是袖手旁观。

杨锁有时也想干点活,可父母不允许,害怕儿子弄脏了自己,更怕儿子累坏了。

转眼间,杨锁成了十几岁的少年,老杨对儿子依然有求必应。杨锁想玩老鹰,老杨立马去老鹰沟抓鹰,却不幸摔下悬崖……

老杨走了,可生活还要继续。妈妈一人忙不过来,就叫杨锁下地帮忙。可他习惯了饭来张口的日子,根本不想去下力气。

无奈之下,妈妈就不再指望他帮忙,而且依然宠着他,惯着他,满足他的一切要求。

人不是铁打的,杨锁妈妈终于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但她还必须自己熬药做饭、给儿子洗衣。

那次在水塘洗衣服时,突然一阵晕眩,一头栽进了水塘——这时的杨锁已经一十八岁。

老杨夫妇先后离世,一个三口之家,就剩下的那个四体不勤、只知索取的宝贝疙瘩杨锁。

电影罪爱中的艾滋病是晚期吗(罪爱:23岁小伙因冻饿而亡)(2)

《罪爱》剧照

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子,也是从小娇生惯养,十指不沾阳春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就在她上大四的那一年,父亲因车祸意外去世,母亲因伤心过度而一病不起。

女孩面对家庭的变故,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她一边陪伴母亲,一边努力学习,不让母亲再为自己的学业操心。

结果她考取了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后来硕博连读,毕业后留在了北京,还把母亲接过去同住。

从这个女孩身上,我相信“一夜长大”不是童话,有许多孩子因为意外的磨难,的确迅速成长起来。

如果我们的主人公杨锁,也能像这个女孩子一样,在失去双亲后奋然觉醒,日子起码能够过得下去。

他有谋生的条件,一米七多的身材,健全的体魄和心智,和父母留下的房屋、田地、菜园、竹林、树木、水塘。

可杨锁没有干活的习惯,也没有干活的经验。他宁可四处乞讨,也不肯拿起锄头。

起初大家同情他,愿意周济他一点养生的衣食,可时间一长,都像躲避瘟神一样躲开他。

杨锁没有想改变自己,而且越变越懒,没有人施舍,他就去垃圾堆里找衣服、食物和生活用品。

后来连寻找食物都成了他的负担,不到饿得实在受不了他就不动弹,冷了就在向阳的山坡上晒太阳。

冬天他更懒得出门,连上厕所都嫌费事,着急了就在堂屋地下刨个坑,用完了土一埋了事。

不久,他的屋里就变成了垃圾场。糟蹋完自己的房子,杨锁又住进了堂哥的空房子,然后又把人家的房子又变成了垃圾场。

而除了垃圾,屋子里啥也没有了,什么桌子、橱子、凳子,都被杨锁劈了当柴烧了。

他的堂哥怕他被饿死,常常给他送碗饭吃,可把饭菜送到他的门口,他都懒得上屋里端!

我们见过懒人,还真没见过这么赖的!

2009年春节,堂哥又一次去给杨锁送饭,竟发现他蜷缩在墙角的破床上,没有了动静。

一个23岁的小伙子,四肢健全,精神正常,有房有地,却生生地把自己冻死、饿死。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电影罪爱中的艾滋病是晚期吗(罪爱:23岁小伙因冻饿而亡)(3)

《罪爱》剧照

还有一个与杨锁的事情相似的故事。

1953年的一天,李鸿章的孙子李嘉诚投河自尽。而悲剧发生的原因,却是他贫困潦倒没有勇气活下去。

其实,43年前李鸿章去世时,给子孙留下了巨额的遗产,李嘉诚的父亲曾被称为“中国首富”。

父亲去世后,留给李子嘉1.3万亩良田,一栋小洋楼,还有母亲保管的部分财产,以及每月500块大洋的零花钱。

可他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就是不会营生。到抗战胜利时,他几乎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

比杨锁幸运的是,李子嘉还有心疼他的母亲。母亲曾给他找过一份翻译工作,可懒惰成性的他,只做了三个月就不干了。

后来靠求亲告友维持了一段时间,可靠谁也不是长久之计,最后贫病交加,只能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

李子嘉悲剧的原因,是长辈只给了他不菲的财产,却没有给他一点谋生方面的能力。

刘向说过:“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一味的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而不培养他们独立谋生的能力,不为其未来打算,这是溺爱。

而溺爱是无知的爱,愚蠢的爱,罪过的爱,最终会扼杀孩子的潜能,甚至断送他们的生命。

这些被溺爱的孩子,就像被百般呵护的温室花朵,是难以经受住风雨的考验的。

反之,孩子多吃点苦,多经受一些艰苦的磨难,他们往往会变得强大无摧。

赖东进的名字不知大家是否熟悉,他曾经是T湾第37届十大杰出青年,而他小时候就是典型的苦孩子。

父亲失明,母亲重度智障,还有11个兄弟姐妹,一家14口人,靠赖东进乞讨为生。

20年间,他住过墓地,睡过猪圈,遭受过无数人的白眼。但这些苦难的经历,都成了他不断成长的精神营养。

最终凭着不懈的努力,他进入一家防火公司工作,从底层做起,后来当上了厂长。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然,我们不能人为地为孩子们制造“贫穷”,但我们可以让孩子懂得:

父母只能陪伴你走一段路,自己的生活还是靠自己打理,自己的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

电影罪爱中的艾滋病是晚期吗(罪爱:23岁小伙因冻饿而亡)(4)

《罪爱》剧照

赖东进说过:“我对生活充满感激。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感谢苦难给了我磨练,给了我一份与众不同的人生。”

功成名就的赖东进,无论工作多么忙,从来没有怠慢父母,每次都是跪着给他们喂饭。

这就是赖东进与杨锁的区别,受过苦的孩子,更懂得父母的不易,更懂得感恩!

按说,杨锁家境贫寒,完全能够懂得父母养他的辛苦。可父母的溺爱,让他失去了品味苦难的机会。

因得到的爱太多,杨锁便养成了自私冷漠的性格,母亲病重时他已十八岁,不但没照顾母亲,还让母亲给自己做饭洗衣,以致酿成悲剧。

有句话说得好:“习惯了被人围爱的孩子,自己内心往往是无爱的,甚至是冰冷的。”

两年前,河北保定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大学生王某某亲手害了自己的母亲。

王某某从小受到母亲的宠溺,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那种,就因为母亲唠叨了几句,就对母亲痛下狠手。

王某某,还有那个从小被母亲一人带大、同样受过高等教育的吴谢宇,都是在母亲的溺爱下长大的狼孩子。

因为从小沐浴阳光,没有经历过风雨,就认为享受阳光的权力,理所当然的属于自己。

理所当然永远被父母呵护,理所当然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一旦失去了这些“理所当然”的东西,不是伤害自己,就是去伤害别人。

就像杨锁,父母在时,他是村里面最幸福的孩子;没了父母,他就是饥寒交迫的流浪儿。

仔细想想,杨锁之死,其父母难逃其咎;王某某和吴谢宇走上不归路,也是父母的失责。

说到底,是父母盲目愚蠢的爱,给孩子们种下了悲剧的种子。溺爱,就是一个温柔的陷阱。

电影罪爱中的艾滋病是晚期吗(罪爱:23岁小伙因冻饿而亡)(5)

杨锁去世的地方

写在最后——

如何养育孩子,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可我看到《罪爱》,又读到杨锁的故事,还是情不自禁地感到了震惊。

一个23岁的正常男人,却生活不能自足,靠乞讨为生,这究竟是谁之过?

孩子一出生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孩子成才成器,有的孩子却一事无成甚至成为废物呢?

孩子长成什么样,靠家庭的熏陶、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而他们最初接受的教育,无疑是来自父母,所以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之说。

所以,孩子长成什么样,他们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父母的教育和影响非常重要。

还是用《罪爱》总策划陈姗姗先生的话,作为结束语吧——

孩子是家长的,也是国家的,孩子是家庭的,更是民族的。孩子的悲剧是父母种下的苦果,是家庭的悲哀,也是国家的不幸。

但愿所有为人父母者,在爱你的孩子时,多一份理智,多一份智慧。

电影罪爱中的艾滋病是晚期吗(罪爱:23岁小伙因冻饿而亡)(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