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退出富士康的后果(苹果的机器人工厂大败亏输)

遥记得几年前,以苹果为代表的各大手机生产巨头纷纷试水机器人生产线,力图用机器人取代中国富士康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生产手机,从而降低用工成本增加对于企业带来的压力,然而最近的一则消息让人有些错愕,这就是苹果的机器人战略似乎碰到了瓶颈,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富士康的“张全蛋”们就是比机器人强呢?

苹果退出富士康的后果(苹果的机器人工厂大败亏输)(1)

一、苹果的机器人工厂遇到了难题

近日,根据澎湃新闻以及量子位等媒体的报道,《The Information》的一篇报道披露了苹果近 8 年来是如何尝试在中国建立全自动化工厂的。直到今天,苹果仍然面临着找不到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制造 Mac、iPhone 和 iPad 方法的困境。

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近年来正在掀起一系列产业革命,2012 年,苹果的 CEO 蒂姆 · 库克和其他苹果高管到中国旅行,他们发现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提出了一条可用于生产 iPad 的试验性全自动生产线。库克和其他苹果高管看到 iPad 的零件在传送带上并借助叫作 Foxbot 的机械臂对零件进行切割,化学处理,抛光和部分组装。

郭台铭当时表示,他们所提出的这条生产线只需要很少量的技术工人操作。尽管存在带来工作岗位大量流失的隐忧,但他坚信在 2014 年富士康工厂将使用 100 万个机器人,在代工 iPhone 等产品时实现高度自动化。然而郭台铭的梦想并没有成真,直到 2019 年,理想中的「黑灯工厂」依然没有到来,富士康的工厂只配置了 10 万台机器人。

苹果退出富士康的后果(苹果的机器人工厂大败亏输)(2)

在2019年报里,富士康精密工具产能较上年增长 15%,直接人数降低 26%,人均产值增长 48%,机器代替人的进展肉眼可见。然而在其他更多的工作中,机器人似乎就没有那么好看了,苹果这样精密的电子设备,对涂胶水的精度要求非常高,误差必须控制在1毫米以内。而拧螺丝也必须把握好力度,判断是不是已经拧紧了。

新研发的机器人并不是十分擅长这两件事情。苹果的螺丝很小,机器无法感受到拧螺丝的力度;而涂胶水这件工作,一位该团队的前员工说“训练有素的中国工人比机器工人更擅长涂胶”。就像苹果对于 iPhone、iPad 或 Mac 的诸多特性毫不妥协一样,它也不会满足于一条产品质量无法达标的生产线。

所以,苹果想让机器人来替代工人工作的想法看来是暂时要搁浅了。

苹果退出富士康的后果(苹果的机器人工厂大败亏输)(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