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团花剪纸复杂(剪纸史话对牛团花)

贴窗花是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新春佳节,中国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牛年团花剪纸复杂(剪纸史话对牛团花)(1)

不同剪纸的寓意是不一样的,大概分为七类,分别是纳吉、祝福、怯邪、除恶、劝勉、警戒、趣味。那你知道剪纸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

传说西汉武帝时期,他的宠妃李夫人去世,方士李少翁为了让汉武帝重见李夫人,就让汉武帝坐在帷帐中看他施“方术”。果然,一会儿,李少翁明灯高悬的帷帐中就出现了李夫人的倩影,时坐时行,武帝非常悲切。李少翁的“方术”,很可能是用皮革或其他平面材料雕刻成李夫人的像,同现在演皮影戏相似。这段写在《汉书》里的故事被认为是中国剪纸最早的起源。如果你不知道李夫人是谁,那么你一定听过一首诗:“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李夫人就是这首诗的谱曲者——汉代著名音乐家李延年的妹妹。

牛年团花剪纸复杂(剪纸史话对牛团花)(2)

我国最早的剪纸实物,是新疆出土的北朝时期剪纸。由于团花呈圆形、四面均齐,它的布局格式在剪纸中尤其具有优越性,同一个单位图案经过不同的折叠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而发现的北朝剪纸即为团花格式,如“对鸟团花”、“对猴团花”、“八角形团花”、“忍冬纹团花”、“菊花纹团花”。我们可以推测团花格式即是剪纸中最为古老的格式。

牛年团花剪纸复杂(剪纸史话对牛团花)(3)

看到这些距今约1500年的团花,即便是现在我们仍能感觉到图案中音乐般的律动,得到视觉上的愉悦。新春将至,大家都在祈盼“牛”转乾坤,我们就以对牛团花为例,讲一讲团花剪纸必备的三大要点。

一、疏密有致

一幅完整的图案由诸多元素组成,且要恰到好处地安排在同一个画面中。即便是有几年剪纸经历的人依然会出现费了好长时间把画面制作的非常丰富,但远看仍然一片模糊,没有主次,没有重点,这就是因为没有做到疏密有致。剪纸中的疏与密,第一,可以用色彩来体现,比如下图第二层纹样,牛是蓝色,周边则以白色为主;第二,用线条的粗细体现,最外层的花边粗,第二层花纹细,第三次蓝色更粗,但是为了不至于太过拙朴加上小小的五角花。

牛年团花剪纸复杂(剪纸史话对牛团花)(4)

牛年团花剪纸复杂(剪纸史话对牛团花)(5)

二、有曲有直

图案中线条的曲直决定了作品的柔美或刚硬,而一幅好的作品一定是刚柔并济的,只是哪种风格占比更多而已。下图作品大概是一半一半,最外层锯齿形为直,第二层牛纹为曲,第三层直,第四层曲,第五层红色增多为缓和疏密内置曲线,最内层几何纹又为直。听起来貌似简单的曲直,这里的含义实则太过丰富,代表的是对剪纸构图无穷演变的认识、对图案的精准掌握,只有沉浸在思考和创作中时才能体会到对“美”的极致追求和创意。

牛年团花剪纸复杂(剪纸史话对牛团花)(6)

牛年团花剪纸复杂(剪纸史话对牛团花)(7)

三、动静结合

剪纸本是平面的,静止的,若要谈动与静貌似有点抽象,我们可以先从对称说起。剪纸中对称的运用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非对称单独纹样复制对折,另一种是通过对折形成对称纹样(貌似有点拗口,细细想来也不难理解)。下图中第一层的牛是不对称的,但是通过复制对折让它们两两相对、卯足力气,隔着屏幕就能领略到其中的力量与动感,更有故事性也更像主角;第二层的牛本身是可以通过对称得到的图案,一只只排列整齐,像观众。可以理解为第一层为动,第二层为静,在动与静的结合中体现团花的故事性。

牛年团花剪纸复杂(剪纸史话对牛团花)(8)

牛年团花剪纸复杂(剪纸史话对牛团花)(9)

团花,作为中国剪纸最古老的形式,它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创作者,而参透其美的本质的人并不多,以上三点只能说是基础而不是全部,它还有哪些美的规律,值得每一位创作者用心探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