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践行八礼 新主张小课堂什么是礼

小学生践行八礼 新主张小课堂什么是礼(1)

=

什么是礼?

礼,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

——《论语集注》宋朝•朱子

中国素来称为“礼仪之邦”,儒家创始人孔子更是教导我们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礼”,早已成为中华文明的本质内涵与标志。古人讲“夷夏之别”,其实也就是文明和野蛮之别,最终标准就是看是否“知礼”,人而无礼、禽兽也。

小学生践行八礼 新主张小课堂什么是礼(2)

=

古时候,宗法等级的程序制度,繁冗琐碎的行为尺度都是“礼”。

实际上,“礼”既是反映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的仪式、礼节,也是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国家之典制、社会交往之规范皆是礼,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记》)说的就是这样。

“礼”是规矩。懂礼的人遵守规矩,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不懂礼的人无视规矩,却在人际交往中四处碰壁。

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很有见识和才能。在“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两次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地位在名将廉颇之上。这使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蔺相如不过是凭一张嘴巴,说说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反而爬到我的头上。一定要侮辱他一番。”蔺相如听说后,尽量不跟廉颇会面,每次出门,避开廉颇,有时甚至装病不去上朝。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连忙叫车夫绕小路而行。

蔺相如手下的人对他这样卑躬让步的作法感到委屈,纷纷要求告辞还乡。蔺相如执意挽留,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众人都说:“当然廉将军不及秦王了。”蔺相如说:“对啦,天下的诸候个个都怕秦王,可是为了赵国,我敢在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怎么会见到廉将军倒反而害怕了呢?你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的缘故。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两败俱伤。我不计个人恩怨,处处让着廉将军,是从国家的利益着想啊。”听了这番话,大家都消了气,打消了告辞还乡的念头,反而更加尊敬蔺相如了。

后来,有人把蔺相如的话告诉了廉颇,廉颇大受感动,惭愧万分,觉得自己心胸竟然如此狭窄,实在对不起蔺相如,决心当面请罪。一天,他脱下战袍,赤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第,“扑”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对蔺相如说:“我是一鄙陋的粗人,见识浅薄,气量短小,没想到您对我竟这么宽容大量,我实在无脸见您,请您用力责打我吧!就是把我打死了,也心甘情愿。”蔺相如见到这情景,急忙扶起廉颇,两人紧抱在一起。从此两人消除了隔阂,加强了团结,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强大的秦国更加不敢轻易地侵犯赵国了。

规矩从来不应是死板的,既要随着时代变化与时俱进,也要针对具体情况灵活应变。今天我们倡导传统的礼乐文化,提倡重视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老规矩,并不是要我们墨守成规。你懂得以礼待人,才会得到礼遇。

这是一则著名的故事“负荆请罪”,蔺相如懂礼,没有发生冲突。廉颇懂礼,可以马上放下面子为自己的过错道歉,也马上得到了原谅。

人人都懂礼,生活中的一切便会变得更美好一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