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新能源汽车离我还有多远(独家述评未来车)

真正的新能源汽车离我还有多远(独家述评未来车)(1)

图源:东方IC

宋宁华/文

最近,有车主驾驶小鹏汽车在高架桥上开启辅助驾驶功能,与道路前方检查车辆故障的人员发生碰撞,造成人员伤亡。交警部门已立案处理,小鹏汽车表示将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持续跟进后续结果,并协助客户处理后续相关事宜。

智能网联车,有“未来车”之称,目前已在上海部分场景测试和应用,但要大规模飞入寻常百姓家,仍面临很多瓶颈,法律是关键环节之一。在刚刚过去的临港三周年集中采访中,上海市人大相关负责人透露,正在紧锣密鼓听取各方意见,制定促进智能网联车发展的浦东法规。

人们常通俗地将智能网联车称为“无人车”,但在现实生活中,“无人车”的驾驶位上一般还是有人,而且驾驶员不能当“甩手掌柜”,手不能离开方向盘。在去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我乘上一辆自动驾驶车,到世博园区周边“兜风”。一番体验下来,感觉自动驾驶车不像外界传言开得那么猛,在马路上行驶总体比较平稳,可以安全避让车辆和人员,甚至一度让人忘记这不是一辆普通的汽车。

但“无人车”要真正步入“无人之境”,仍有不少沟沟坎坎。这一方面是目前技术还不能做到万无一失,让人难免心里有点没底;另一方面,自动驾驶一旦发生事故的责任认定,也有待法律进一步明确。

今年2月15日,《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对事故处理、责任认定与承担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交通违法行为或者交通事故的,由公安部门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进行认定和处理,并依法确定相应的责任。智能网联汽车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发生交通事故并造成损害,经认定属于智能网联汽车一方责任的,由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应用活动的单位依法先行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并可依法向相关责任方追偿。”

今年8月1日起实施的《深圳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也有类似规定,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因智能网联汽车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车辆驾驶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依照本条例相关规定赔偿后,可以依法向生产者、销售者请求赔偿。

《纽约时报》曾预言,自动驾驶汽车是本世纪最热门的科技试验。如今,这个产业的发展势头迅猛。临港新片区成立3年来,产业高速度高质量发展,其中制造业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智能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在研究制定的浦东法规,也是希望通过立法的方式,将创新成果用法律固化下来,更好地释放红利;同时,通过“开门立法”,听取各方意见,根据产业面临的瓶颈,逐一做出突破。据透露,其中针对自动驾驶的上路测试、商业试运营等规则都将做出制度安排,对交通事故处理也将做出责任设计等。

人们期待,这部浦东法规在现有条例基础上,向更高阶版制度创新推进,让更多智能网联车不但上得了路,还能在公共交通等方面应用全面落地开花,真正造福社会和百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