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讲聊斋故事(聊斋志异之夜叉国)

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里有篇《夜叉国》,写的是一个姓徐的人流落到夜叉国后发生的故事。

蒲松龄讲聊斋故事(聊斋志异之夜叉国)(1)

《聊斋志异》

徐生因为海难流落到夜叉国,开始夜叉国的人想吃了他,他用自己高超的烹饪水平讨好了夜叉国人,他的乖巧和有眼色也赢得了夜叉人的信任, 还被分配了一个母夜叉做妻子。母夜叉给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得都像人,不像夜叉,所以说夜叉夫人还是很会生的。

有别的的母夜叉想横刀夺爱,他的妻子用武力宣示了主权。

他在这里过得虽然不错,但是一直想回到故国。 一次,刮北风,他带着大儿子来到海边看到自己原来的船只还在,刚好风向很对,父子二人上船回了国。

大儿子力大无穷,得到交州统领的赏识,打仗非常神勇,晋升很快。

他们家乡有人做生意,又流落到夜叉国,巧遇徐生的小儿子,并替小儿子带信给徐生父子。

大儿子历尽波折,最后接回母亲、弟弟和妹妹。

母夜叉回来以后,揪住徐生狠狠骂了一顿,众人跪地求饶她才罢休。

最后母夜叉跟儿女们一起建功立业,成为传奇人物。

故事写得很是波澜起伏,最有意思的是最后一段评论:

异史氏曰:“夜叉夫人,亦所罕闻,然细思之而不罕也:家家床头有个夜叉在。

“异史氏”是蒲松龄的自称,这句话的意思是:很少听说过夜叉夫人这样的人,但是细细想来也不罕见,因为家家床头都有个夜叉在。

看到这里不禁莞尔。莫非蒲松龄的妻子是夜叉夫人这样的人物?

那夜叉夫人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呢?

先说优点,夜叉夫人很贤惠,“每留肉饵徐,若琴瑟之好”,吃饭的时候把肉菜留给徐生,对徐生非常好两人,两人关系融洽,相处和谐。

她也会生养,一胎生了两儿一女,长得都像人不像夜叉,还都特别能干,儿子一文一武,女儿嫁给袁守备,经常随夫婿一起出征打仗。

夜叉夫人更加骁勇善战:

“母尝从之南征,每临巨敌,辄擐甲执锐,为子接应,见者莫不辟易。诏封男爵。豹代母疏辞,封夫人。”

如此贤惠,能绵延子嗣,又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人,为整个家族争了光,还有什么可嫌弃的?

当然夜叉夫人之所以是夜叉,就是因为她的长相可怕:“牙森列戟,目闪双灯”,一口大牙又浓又密像排列的剑戟一样,眼睛像闪烁的灯笼。这样的老婆,就问你怕不怕?

还有大概是不符合男人三妻四妾的愿望:一见别的母夜叉来纠缠勾引徐生,马上醋意大发:

“暴怒相搏,断其耳”,完全是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自此雌每守徐,动息不相离”。

当得上“夜叉醋王”的称号吧

还有,当她被大儿子接回家的时候,“见翁怒骂,恨其不谋”,家人拜见家主母,“无不战栗”,不给男人一点面子呀!

大概能想象得出徐生在夜叉夫人面前战战兢兢的样子了。

那蒲松龄所说的“家家床头都有个夜叉在”,是在吐槽他的老婆跟夜叉夫人一样,貌丑、吃醋、不给面子吗?

史书上说蒲松龄的夫人,是非常贤惠的。

据说蒲松龄的妻子刘氏是一位乡村秀才的女儿,蒲松龄外出给人当家庭教师的时候,他妻子在家里上养老,下育小,住在荒凉的农场老屋里面,纺线,织布,搓麻绳,夜里狼都可能跑到院子里,她就整夜不睡觉在那儿纺线,如果有一点好吃的,给蒲松龄留着,有时留的时间长了,自己舍不得吃,都坏了。蒲松龄屡试不第,对功名很执着,她的妻子却对功名看得很淡,还总是宽慰他。

蒲松龄讲聊斋故事(聊斋志异之夜叉国)(2)

蒲松龄

刘氏和蒲松龄一起生活了五十六年,生了三个儿子。她去世的时候,蒲松龄非常伤心。

蒲松龄还曾为妻子写了这样一首诗,诗云:

“少岁嫁衣无纨绔,暮年挑菜供盘飧。未能富贵身先老,惭愧不曾报汝恩。”蒲松龄在诗中感叹自己一生穷困潦倒,不仅未使妻子享受荣华富贵,反而连累妻子为自己生活操心受累,为此他深感惭愧。

夫妻缱绻情深,那蒲松龄为什么还发出“家家床头有个夜叉在”之感慨呢?

难道蒲松龄也跟那些渣男一样,不管怎样的天仙美女,只要娶回家,时间一长,在丈夫眼里,就都成了母夜叉了?难道我们印象中端正雅正、正襟危坐的蒲松龄先生竟是这样的一个隐形渣男形象?

要不,这是另一种秀恩爱的方式?别人家的妻子像母夜叉,貌丑、吃醋、不给面子;而自己的妻子贤惠,勤快,还善解人意,只有夜叉夫人的优点,而无夜叉的缺点,你羡慕不羡慕?

蒲松龄讲聊斋故事(聊斋志异之夜叉国)(3)

真没想到你是这样的蒲松龄!

图片来自网络

特此声明:本文系白话悦读原创,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