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钧2005北京工体演唱会(爱地晒碟郑钧温暖呐喊)

郑钧2005北京工体演唱会(爱地晒碟郑钧温暖呐喊)(1)

郑钧的《温暖呐喊·2005北京工体演唱会》,也是郑钧迄今为止唯一的演唱会实体唱片,2017年,郑钧还上线了《乐人·Live郑钧‘私奔’全国巡演北京站》,可惜只有数字没有实体。

其实,在唱片业的黄金时代,演唱会作品可以说是当时音乐产业的天花板,而演唱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品,其实有三部分构成。一个当然就是现场,包括音响和舞美等等,另一个是视频记录,介质包括VHS、VCD、DVD、LD和蓝光等各种介质,再一个就是现场专辑。

后两个其实是音乐后期听觉和视频部分技术的体现。像九十年代香港歌手的演唱会,几乎都有卡拉OK版本,这就是当时香港制作公司在技术上优势,那种能在现场把人声和伴奏剥离得干净的技术,即使是同期的台湾音乐工业,也是没有的。

当然演唱会还有一个高难度的事情,就是清版权。很多歌手因为签约过几家唱片公司,版权散落在各家,再加上好不容易开演唱会,也要翻唱一些自己喜欢的歌过过瘾,就又要涉及到别的版权。而版权授权,就算是拿到了现场可以演唱的授权,并不代表可以在出版物上发行,比如陈奕迅《Eason’s Life》的某些作品,就没被唱片收录。所以,发现场唱片从唱片公司的角度来讲,确实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我印象中,在2010年之前看内地歌手的演唱会,确实感觉和海外是有很大差距的,表现在内地歌手的演唱会音视频,有时候更是惨不忍睹,即使像老崔这样的技术控,早年演唱会的现场收音,还是有很明显的技术缺陷的。

而在2010年之后,以李健、许巍为代表的内地歌手演唱会,其从舞台到音响的技术,真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比他们刚出道时那会儿的现场,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郑钧这场《温暖呐喊·2005北京工体演唱会》,在当时也算是国内的顶配了,但现在听来,其实问题还是很多的。收音层面,高音基本没有,只剩中低音频,层次和细节都不够鲜明,没有大场馆演唱会的那种通透感和穿透力,整体感听起来比较闷和黯。

再加上“鸿艺音像”的制作发行,在包装设计上……懂的自然懂。倒是这次的演唱会,其实从主题到那个主视觉,还是挺好的。老郑的帅,真是全方面的。

这场演出从唱片的角度,其实没啥特别的名场面,因为比起录音室作品来讲,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突破。我个人的意见,夏炎是个优秀的吉他手,但夏炎更适合录音而不太适合现场。而像摇滚演唱会的现场,主角不应该只是主唱,同样需要吉他手经常上演一些“对手戏”,像李延亮那样有着超强Flow的吉他手,其实更适合作为现场主音吉他。

在这场演出中,郑钧翻唱了《我不在乎》和《Come As You Are》,后者对九十年代中后期郑钧的音乐,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比如他后来改编的《甜蜜蜜》和《船歌》,多少都受到了Nirvana的影响。

《温暖呐喊·2005北京工体演唱会》的选曲主体构成,来自于郑钧的前三张创作专辑和一张翻唱专辑,那时候的他,还没出《私奔》;那时候他的身边,已经没了朱洪茂;而这场演唱会的现场总导演,是唱过《水缸里的月亮》的倮倮……

郑钧2005北京工体演唱会(爱地晒碟郑钧温暖呐喊)(2)

郑钧2005北京工体演唱会(爱地晒碟郑钧温暖呐喊)(3)

郑钧2005北京工体演唱会(爱地晒碟郑钧温暖呐喊)(4)

郑钧2005北京工体演唱会(爱地晒碟郑钧温暖呐喊)(5)

郑钧2005北京工体演唱会(爱地晒碟郑钧温暖呐喊)(6)

收录于合集 #郑钧

4个

下一篇没去过拉萨的郑钧早就回到了拉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