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区绿色河道治理工程活动方案(滁河治理完善工程亮点多)

南网报讯(记者 吕宁丰 通讯员 张德泉)堤顶道路铺上新材料,河道保持弯曲模样,河堤迎水坡没有硬质化,排涝和灌溉流量科学安排……10月8日,记者在滁河近期治理完善工程六合段施工现场看到,滁河治理完善工程亮点多,生态、科技治河新工艺、新材料运用让人眼前一亮,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梁溪区绿色河道治理工程活动方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梁溪区绿色河道治理工程活动方案(滁河治理完善工程亮点多)

梁溪区绿色河道治理工程活动方案

南网报讯(记者 吕宁丰 通讯员 张德泉)堤顶道路铺上新材料,河道保持弯曲模样,河堤迎水坡没有硬质化,排涝和灌溉流量科学安排……10月8日,记者在滁河近期治理完善工程六合段施工现场看到,滁河治理完善工程亮点多,生态、科技治河新工艺、新材料运用让人眼前一亮。

工程竣工后,河道防洪能力从原来20年一遇提高到40年一遇。滁河龙袍街道东沟段蔡庄泵站堤防上,重型自卸车把黄土倾卸到堤防上,挖掘机、压路机正在进行作业,将河堤加高、加宽、加厚,标高超过11米,堤顶道路从4米变成8米。记者看到,工人正在路面上铺设一卷卷2米多宽的黑色网状塑料垫。滁河近期治理完善工程负责人杨宏丰说,这是一种新材料,学名叫“土工格栅”,铺装后再在上面摊铺沥青,其功能既增加道路透水性和弹性负荷,又延长寿命,重型车开过后不容易把路面压坏压塌。距离蔡庄泵站不远处下庄泵站,正值滁河低水位,大片树木、水生植物裸露在河滩上。

河道没有“裁弯取直”,保持弯弯曲曲的“原貌”。迎水坡没有硬质化,背水坡施工临近尾声,工人们正在铺设草皮。记者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配套建设排涝泵站安装了3台大功率水泵,排涝能力为每秒3个流量,泵房高大占地面积大。紧邻的灌溉泵站仅安装1台水泵,灌溉能力为每秒0.5个流量,泵房小占地面积少,两者抽水能力相差6倍。

杨宏丰介绍,选择这样配置是因为这里是圩区地势低洼,从40年水文资料数据对比显示,十年九涝,因此泵站建设以排涝为主,抗旱为辅,符合实际又可以节约建设资金。“目前进行的滁河完善工程,是一项拾遗补缺工程。”市水务局基建处副处长施丛丛表示,滁河流域历史上灾害频繁,为提高流域防洪能力,2012年至2015年实施了滁河近期防洪治理工程,但六合区境内还有32公里堤防未按标准加固,另有部分支流抵堤防防洪能力不足,近年来汛期多次发生险情。滁河防洪治理完善工程就是补齐防洪短板。项目总投资5.2亿元,全部工程2020年底完成后,防洪能力比现在提高一倍以上,确保沿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