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将成为国际大城市(重庆凭什么成为西部唯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重庆将成为国际大城市(重庆凭什么成为西部唯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1)

渝北区紫薇路,如今已是重庆又一个潮流聚集地。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

国庆假期,在重庆渝北区的紫薇路,一家日式风格餐厅内,坐满了时尚的年轻人。店堂不大,但窗明几净,无论是总体的格局设计还是细节的点缀,都营造出一种清新素雅、远离浮华的舒服氛围。白天,在这里喝着美味饮品晒晒太阳,看人来人往;晚上,点一杯鸡尾酒慢品,释放全天的疲惫……

店主曾女士是个恬淡温柔的人,她总是面带亲切笑容,热情地迎接每一位来访的客人。

半年前,曾女士还只是紫薇路的顾客,彼时,她还在附近的文创园里经营着一家摩洛哥风格的餐厅。“紫薇路的步行道很宽敞,道路是南北朝向,到处都是参天大树,就算是40度的天气走起来也很舒服,所以我很喜欢这条街,也有了要在这里做生意的念头。”曾女士说。

重庆将成为国际大城市(重庆凭什么成为西部唯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

小巧精致的nomi餐厅。

今年7月份,曾女士实现了自己的心愿——成为紫薇路的一名店主。小巧精致的nomi餐厅变成了这条街的“主角”之一,虽然开店不久,却已成很多游客必打卡的店铺。

曾女士介绍,她开的nomi店和旁边glass&plate、truman、cas cas三家风格独特的店,都是在今年7月份陆续入驻紫薇街的,“这些店的老板多数都有留学背景,回到家乡后也想把国外的美食美酒与重庆市民分享。”

重庆将成为国际大城市(重庆凭什么成为西部唯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3)

truman餐厅外坐着正在看书学习的年轻人。

其中,glass&plate是中国精酿啤酒界的著名厂牌北平机器合作商,长年提供24款左右北平机器的口碑精酿;truman更像是一家酒吧,走进店铺,你第一眼就会被吊满玻璃瓶的屋顶装修吸引;看一看东南亚菜cas cas的店铺,你就仿佛走进了清迈街头……从店铺设计到菜品提供,每一家店都有各自的风格,铺陈在一条街上却又十分和谐融洽。

重庆将成为国际大城市(重庆凭什么成为西部唯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4)

紫薇路上专做东南亚菜的cas cas店铺。

在紫薇路,除了多家优雅文艺的时尚餐厅,还有“渔八八”、李滑滑火锅、“李快刀”卤菜等颇具重庆味道的店铺。此外,零星分布的小卖部、杂货店、设计师买手店、蔬果摊、农贸市场等各具特色的小店,将都市时尚与老城烟火串联起来,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目睹如今,让人很难想象在2019年以前,紫薇路还是“汽修一条街”,一度无人问津到几乎丧失社区服务能力:外街靠近马路主干道,透水砖松动到宁愿绕路也没人走;内街的人行道停满车辆。

就是这样一条即将被时代淘汰的老旧街区,在2019年,依托渝北区商业体系建设首批项目示范创建点,完成它作为一条20年老街区的华丽变身。

重庆提前谋划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紫薇路的蜕变,其实已有国家政策作为依托。

2021年7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名单出炉,重庆和上海、北京、广州、天津从20多座城市中脱颖而出,跻身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根据官方文件,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更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

封面新闻记者梳理发现,重庆进入国家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名单之前,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重庆对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出市级层面顶层设计。2019年12月23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公开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对重庆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出安排。

《实施意见》披露,重庆要加快建设国际购物名城、国际美食名城、国际会展名城、国际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名城,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根据《实施意见》,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22年,总消费年均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1万亿元,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第二步:到2025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3万亿元,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

《实施意见》还指出,重庆在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将实施“十大工程”。具体包括:国际消费集聚区打造工程、国际消费品牌集聚工程、“渝货精品”培育工程、特色服务消费提升工程、国际消费融合创新工程、国际会展提升工程、国际消费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国际消费环境优化工程、国际交流合作深化工程、国际消费营销推广工程。

其次,早在2020年初,重庆就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主管副市长为常务副组长的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工作,审议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重大事项,协调解决相关重大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西部地区目前唯一一个国家培养育建设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花落重庆,既得益于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又得益于重庆市政府的高瞻前瞩与高质量谋划、高水平推进。

以释放夜间经济活力为切入点

如何在贴上国字号“标签”后具有国际范,在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重庆大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姚树洁教授看来,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完全可以以夜间经济为切入点。

重庆将成为国际大城市(重庆凭什么成为西部唯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5)

夜幕下的洪崖洞。

“夜间经济在重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60%的消费发生在晚上,重庆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榜首。”姚树洁表示,重庆手握多张夜景“王牌”,如洪崖洞、南滨路、解放碑等,可以把打卡点“串珠成链”,构建起全方位夜游场景,让“不夜重庆”的IP持续上新升级,并在场景和时间上延伸消费链条。

重庆将成为国际大城市(重庆凭什么成为西部唯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6)

解放碑商圈里的好吃街,人潮涌动。

据统计,重庆城市的消费60%发生在夜间,大商场晚6点到晚10点的销售额占全天的60%左右,夜间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去年,重庆已出台《关于加快夜间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增长的意见》,从加强夜间经济规划布局、建设多元化夜间消费场所、培育丰富夜生活业态、打造夜间消费品牌等多方面着手,推动夜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重庆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夜市街区、开展夜市文化节活动、完善夜市配套设施等举措,加快夜市改造提升,打造了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夜间经济核心区,构建起融合食、游、购、娱、体、展、演为一体的夜生活形态。”姚树洁建议,重庆夜经济发展切忌盲目跟风模仿,应紧抓地域化的特色元素做文章,因地制宜凸显夜间魅力,着力夜间消费集聚区建设。要根据巴渝人文历史,衍生IP或者人物进行策划,创造出受游客喜爱的夜游活动产品,满足人们夜晚出游的需求。

以构筑时尚消费新地标为方向

构筑时尚消费新地标也是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重庆一方面推进观音桥、杨家坪、三峡广场等传统商圈提档升级,另一方面加快大坪、嘉州、金州、保税港等新兴商圈扩容升级,打造场景化、智能化、国际化的高品质步行街和城市核心商圈。

作为重庆老牌商圈之一的九龙坡区杨家坪商圈,近几年,伴随着商圈提档升级的步伐,华润万象城、九龙滨江等一批商业项目纷纷入驻。

其中,华润万象城内聚集了30多个国际一线品牌、近100个时尚品牌和80多家特色餐饮品,成为潮玩、潮享、潮购的打卡地。

“目前,万象城内已经引进国际高端知名品牌全国首店、西南首店、重庆首店81家,这些品牌与丰富的儿童娱乐、家居体验品牌共同形成了近乎完美的业态分布比例,引领着城市时尚消费潮流。”重庆华润万象城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店2020年销售额34亿元,同比增长13%,全年客流量1705万人次。

“九龙坡规划了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九龙新商圈,涵盖杨家坪、石桥铺和石杨路三大传统商业集聚区,拥有城市商业综合体13个,是重庆市的最大商圈。”九龙坡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目前,重庆全市已建成12个百亿元级商圈、23条市级特色商业街、17条中华美食街,解放碑步行街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今年上半年,重庆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9.9%,高于全国平均增速6.9个百分点。

根据第一太平戴维斯近日发布的《重庆2021年第三季度房地产市场回顾及未来展望》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持续进驻重庆商圈,其中不乏多个品牌首次来渝,助力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

零售品牌方面,有法国高端珠宝及腕表品牌Van Cleef & Arpels,有来自韩国的高端潮流眼镜品牌Gentle Monster,也有美国设计师品牌Marc Jacobs。餐饮品牌方面,则有来自上海的精品咖啡Manner。

此外,部分已入住奢侈品牌的拓展也在加速。第一太平戴维斯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重庆零售物业市场新增供应约13.5万平方米,全市零售物业市场总存量已达704.8万平方米(含百货)。

按照规划,到2025年,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1.55万亿元以上,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

以文旅融合体发展为新载体

重庆将成为国际大城市(重庆凭什么成为西部唯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7)

改造一新的十八梯延续了800年重庆母城记忆。

国庆前夕,渝中区十八梯传统风貌区、戴家巷、复星国际中心等一批新场景、新地标、新业态齐齐开业亮相。母城渝中,正在通过商旅文体融合发展的方式,为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道路上注入新的新活力。

与之相呼应的,江北区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深入挖掘和保护,并将传统文化植入城市建设、商贸消费、社区生活,加速推进历史文化与城市建设、商贸旅游、现代艺术等融合发展。

重庆将成为国际大城市(重庆凭什么成为西部唯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8)

位于江北寸滩的“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具体来说,江北区实施了“文化珍珠链”战略,对保定门、明玉珍睿陵等一批文化景观进行文脉活化串联,并打造了重庆气象博物馆、洋炮局1862文创园、莺花渡、“九街有个单位”等一大批大型商旅文体项目。

事实上,不光是渝中和江北,重庆正在举全市之力通过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推动消费融合创新、促进消费升级。

据了解,重庆建立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库,扎实推进100个市级重点商旅文体项目建设,促进商业与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发展。

今年,重庆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贯穿全年的“爱尚重庆”消费季系列消费促进活动,运动川渝、美食工业、逛展寻宝、非遗大集、消费品专题赛等100场重点活动和上千场各类消费促进活动相继开展,有力点燃全市消费市场,释放消费活力,促进经济增长。

专家: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可以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重庆将成为国际大城市(重庆凭什么成为西部唯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9)

“从消费的影响因素来看,最重要的是创造产品和服务,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吸引本地、周边、国际的消费者来到重庆消费。尤其在吸引国际的消费者人群方面,要提炼重庆的山水地貌、城市人文风情及传统文化,以及产业投资政策的营商环境等,通过塑造重庆城市的未来品牌形象,激发消费者的向往需求。”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廖成林表示,重庆要加快把独特的交通优势转化为消费优势,把领先的智慧产业优势转化为智慧商业、智慧商圈、智慧城市、智慧消费等优势。

重庆市文旅委相关专家表示,重庆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和移民文化于一体,是世界著名的山水之城、魔幻之都、美食之都、温泉之都。下一步,重庆要创新文旅消费供给,研究国际消费习惯,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建设国际消费环境标杆城市。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莫远明认为,重庆要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中突出集聚和示范功用,发挥标志性商圈的引领作用,增强两江四岸核心区、夜间经济的引擎作用。

同时,放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重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还能带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辐射效应能刺激周边卫星城市的产业升级甚至再造。

“重庆、成都各有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两座城市的领事馆、商务代表处加起来超过30个,是除上海、广州外,外事机构最密集的区域,再加上国际友好城市、中欧班列、陆海国际新通道等平台,完全可以丰富重庆、成都两地的全球推广渠道。”受访专家们乐观地表示。

回到曾女士的nomi店,她的生意正和紫薇路其他商家一起成长。

截至目前,紫薇路商业体量的月均客流量达到6万人次。因为聚集了众多高品质、多业态、风格化的网红店,紫薇路被称为重庆的“小曼谷”、“小清迈”、“小巴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前去探索、消费。

毫无疑问,紫薇路已经成为高品质社区生活的一张名片,也是重庆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一个见证与诠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