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

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1)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1561年10月18日:八幡原之战:日本战国时代甲斐国大名武田信玄与越后国大名上杉谦信于信浓川中岛爆发的决战,结果武田家保住善光寺以南的领地。

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2)

八幡原之战中,武田军孤注一掷出动了2万大军。上杉军也有1万3000人。此战仍然是传统的日本战国作战,以近距离砍杀肉搏为胜负的关键。双方都伤亡数千人,打了个平手。

可以说,在这种传统作战中,武田军的实力是很强的。战国中任何一个大名,都没有把握可以战胜武田家。

奇怪的是,这么强悍的武田家为什么在长篠之战大败特败,尤其出现火枪队大破了武田骑兵队呢?

为什么几乎同一时代,日本人可以利用火枪击败骑兵军团,同样大量使用火器的大名,则被蒙古骑兵搞得很惨?

同八幡原之战不同,长篠之战胜利一方是织田和德川。

在江户时代,由德川幕府修改了历史,对己方胜利地进行了没花。

德川幕府的历史记载,武田家的大量骑兵被防马栏拦截,随后遭遇了火枪队的三段射击,由此惨败。

其实,真实的长篠之战不是这样。

只说几点:

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3)

第一,武田家的骑兵主要是骑马机动,下马作战。

日本战国时期的战马,都是非常矮小的日本马,以木曾马为主。木曾马是日本本土的马种,体型在日本国内属于高大的,是蒙古马的一种。

即便如此,木曾马仍然体型较小。这种战马虽然有着较好的耐力,可以在武田家多山的地盘行军,却缺乏速度和力量。木曾马不适合作为冲锋的战马,只适合运输后勤物资和机动运输部队。

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4)

当时武田通过和朝鲜以及大明的贸易,搞到了一些体型较为高大的战马,但数量非常有限。

所以,武田的骑兵主要是通过骑马高速行军,遭遇敌人以后立即下马进行传统的步兵肉搏作战。

类似于蒙古骑兵那样时刻在马上作战,包括骑射和砍杀,在武田军那里是很少出现的。

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5)

以木曾马的速度和力量,它不能提高足够的冲击力,难以冲乱敌人阵营。同时木曾马的力量比较小,导致骑兵必须轻装,无法穿着重铠,遇到敌人的攻击就非常危险。

骑兵擅自冲入手持大量长矛排成密集队形的敌人步兵中,形同送死。

所以从1571年三方原合战期间,武田家的骑兵也是骑马迅速迂回到敌人侧翼,选择防御薄弱方面果断下马进行肉搏。

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6)

这就解释了长篠之战中,武田骑兵的溃败。在遭遇防马栏等工事时,武田骑兵只能下马徒步作战,试图近距离肉搏。但他们被敌人的防马栏、挖壕沟堆土墙的土木工程甚至自然地潮湿泥土地拦截,落入火枪的猎杀距离,成为活靶子。

由于骑兵下马以后又被工事阻拦,行动速度很慢,被火枪一个个击倒也就没什么稀奇。

诚然,长篠之战也存在骑兵的冲锋,但没有超过几百人的规模,通常只有一二百人而已。

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7)

主要仍然还是步兵的厮杀。

相比起来,当时明军遭遇的蒙古骑兵就完全不同。

蒙古骑兵完全是骑兵作战,远距离在马上大量射箭,造成远距离杀伤,打乱明军步兵阵营。

一旦明军在敌人弓箭覆盖下出现阵营混乱,蒙古骑兵立即集中主力,选择一两个突破口猛烈冲击。

这种骑兵冲锋是很厉害的,即便步兵被对方马匹撞倒,也是非死即伤。

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8)

同时蒙古骑兵始终会保持一部分重骑兵,穿着比较坚固的铠甲用于冲锋先锋。

明军的弓箭难以对付重铠,这才大量使用霰弹类的火铳来对付。

但火铳的射程只有几十米,让明军步兵非常被动。

如果明军同样使用火绳枪,由于精度差,就必须使用齐射方式进行拦截。

然而面对蒙古骑兵的高速冲击,火绳枪如果不采用三段射方式,只能射击一到二次,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相反,长篠之战由于武田骑兵下马作战,移动速度较慢,才成为火枪的好靶子。

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9)

第二,武田家的骑兵并不多。

以往德川幕府吹嘘自己战胜了武田家3万大军,其中至少1到2万是骑兵,都被火枪打散。

事实上,武田总兵力不过1万5000人,骑兵仅有十分之一1500人。

这点数量没什么了不起,敌人织田和德川联军就有近4万人,骑兵比例甚至高于武田军,有接近5000规模。即便是在骑兵方面,武田军也是占下风的。

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10)

为什么武田家的骑兵只有一千多人?

这主要是武田的地盘,都不是战马的产地。而骑兵并不是只要一匹战马即可,还需要数匹负责运输的马匹提供后勤支援。即便武田家只有1500骑兵,也需要一共装备四五千匹马。

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11)

对于武田家来说,这是难以承受的。

而且根据日本战国传统,武器装备和马匹需要武士自己承担。

以武士的经济实力来说,只有上层高级武士才能平时在家养战马,普通武士和底层武士是绝对养不起的。

说来说去,武田家如果只有1500名骑兵,那么就要面对织田联军的3000支火枪,被重创也是正常。

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12)

第三,防马栏是野战防御工事,起到的作用比较有限。

我们看日本战国电影,比如《影子武士》,发现防马栏只是一道栅栏。

大家也许觉得很奇怪,骑兵就算不能骑马突破一道栅栏,下马后应该可以较为轻松地翻越,怎么会大量被击毙在这里呢?

因为历史的事实不是这样。

织田联军此次虽然占据了兵力和战力的绝对优势,仍然巧妙地先进行防御。

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13)

织田信长认为,武田军虽然战斗力很强,士气旺盛,但兵力较少,而且此次几乎倾巢而出。

只要先通过防御消耗武田军的实力,挫其锐气,他们是难以持续作战的,必败无疑。

所以联军不仅仅修建了防马栏,还包括壕沟、土墙、斜坡等等野战工事。

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14)

武田军进攻之前,正巧当地连续下大雨,战场上泥泞不堪,无论骑兵和步兵都无法快速移动,对于进攻一方极为不利。

即便突破了烂泥地,武田军还面对着一整套敌人的野战工事,突破非常困难,还会受到火枪的不断射击。

总之,这绝非一道栅栏而已。

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15)

第四,此战火枪发挥的作用有限。

长篠之战中,织田联军仍然是依靠传统的近战肉搏,击溃了武田军。

经过日本历史学家考证,织田联军的火绳枪数量,3万多人装备最高不过3000支,主要装备织田信长的部队。但这个数字是最高,织田信长也可能只有1000多支火绳枪。

有意思的是,武田军也很重视火绳枪,装备了1500支。武田军将领甘利信康,就是负责率领铁炮队的主将。

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16)

在长篠之战结束之前,火绳枪仍然被各军当作是一种弓箭的替代品,用于装备训练较差得足轻。毕竟培养一个弓箭手需要2年时间,难以大量编组。

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17)

即便是武田军极为重视火绳枪的部队,武器配备也不过是这样:骑马3、铁炮5、持鑓5、长刀5、长柄10、弓2、旗3。也就是说,火绳枪是5,弓箭是2。

此战织田联军主要以火枪对试图跨越防御工事的敌人进行削弱,但其关键作用的仍然是近战肉搏。

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18)

大部分武田军都是死于近战肉搏,尤其是关键的最后决战:武田胜赖决定亲率本阵加入战局,企图重振开始瓦解的武田军挽回局面,德川军跳出防马栅迎击武田军。德川军的石川数正、榊原康政、本多忠胜、大须贺康高、平岩亲吉、鸟居元忠等将,突入武田胜赖本队,与前锋望月信雅和后卫武田信光进行白刃战。

激列死斗中,德川家的家臣死伤多人,家康近侍本多重次单骑突入武田军中,右眼被刺瞎,负伤七处,也斩杀数名武田军,但德川军各队在武田军本阵白刃战场活跃奋战,斩杀武田军多人,望月信永的首级即被鸟居元忠队所讨取。

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19)

织田军在重整以后也开始反击。武田军由本阵开始崩溃后,信长见机不可失,派出母衣众诸队,下令全军总攻击,织田军也开始冲出防马栏。鸢巢山-长篠德川军的酒井忠次发兵合击武田军。中央战线混战中的武田信廉、武田信丰、一条信龙队见形势不利,在压迫下开始主动脱离战线。穴山信君与武田信光更是不顾武田胜赖直驱后方,武田军阵线全面瓦解。

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20)

第五,三段射并不存在。

日本学者考证,此战并没有使用过三段射。

所谓三段射,就是火枪兵分为三列,一列射击时另外两列装弹,随后不断交替射击,以保持火力的持续。这主要是因为火绳枪每次只能打一发,装弹速度太慢。

此战织田联军并没有使用三段射,而是采用了弹药手。

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21)

一些学者认为,当时根本就没有三段射的战术,也难以凑齐那么多训练有素的火枪手。所谓的三段射,其实是一个枪手射击的时候,他的弹药手正在为另一支火绳枪装弹,然后将枪交给射手。而射击的始终是射手,弹药手只负责装弹,这样可以提高一倍的射速。

即便如此,火绳枪每分钟最多可以发射2到3发子弹,提高一倍也不过是4到6发,射程又只有100到200米,还是不足以正面对抗骑兵。

武田胜赖和长筱之战(为什么武田家骑兵在长篠之战大败)(22)

其实,此战武田家失败是必然。

3万多对1万5000,织田联军实力占绝对优势,而且又是战斗力强悍,装备精良的精兵。

这种情况下,兵力还不到敌人一半的武田家竟然主动进攻,反而织田联军进行防御。

在当时野战条件下,修筑大量防马栏,装备大量火枪的织田联军,实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此次胜利,完全是单纯的实力碾压的结果。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