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小故事董明珠(50岁蹬三轮卖汤圆成河南首富)

他被誉为“速冻食品大王”,他还曾问鼎“河南首富”;

他发明了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第一只速冻粽子,并带领公司成为中国速冻行业第一股;

50岁时,省会市级医院副院长的他下海创业,成为“中国速冻食品第一人”;

74岁时,上市公司董事长的他跨界二次创业,将地热发电的梦想变为现实;

而“三全凌汤圆,味美香甜甜”,这句洋溢着温暖和甜蜜的广告语,也几乎伴随着两代人的成长。

创业小故事董明珠(50岁蹬三轮卖汤圆成河南首富)(1)

他就是三全食品创始人、万江集团董事长陈泽民。

陈泽民,出生于1943年1月。

从小开始,陈泽民就表现出跟同龄人不一样的“成熟”,家境还算可以的他,却总会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

他捡烟头、废品卖钱,给村民理过发、做过泥瓦工、装卸工,到处打小工,而这些让他培养了很好的业务沟通能力,并学到了不少技能。

而且他从小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天赋。从矿石收音机到真空管收音机,再到后来的半导体收音机和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他都能组装和维修。

高中时,他甚至利用理发推子的使用原理,帮农民制作了一台收割机模型。

1965年,陈泽民从医学院毕业,主动要求到四川工作。在工作中也搞了不少发明创造,还被评选为“科技标兵”。

1979年,陈泽民调回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工作。当时单位里有一台价值几十万元但是被水淹后报废的大型X光机,陈泽民硬是利用几个星期的业余时间把它拆开修理好了。

他甚至还仿照日本产的洗衣机,仿制了当时郑州第一台土造洗衣机。

1984年,陈泽民被调到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当副院长。

创业小故事董明珠(50岁蹬三轮卖汤圆成河南首富)(2)

此时的他家庭幸福,事业蓬勃。但随着两个孩子逐渐长大,生活费、吃住用等压力越来越大,不甘的陈泽民决定做个副业来贴补家用。

1989年,陈泽民和妻子借了1.5万元创建了“三全冷饮部”,主要制作售卖软质冰淇淋,后来不断更新新品种,生意一度火爆。

但是,冷饮行业在每年的冬天都会进入淡季。不得已,闲暇之余的陈泽民夫妇会做一些汤圆、米花糖等特色食品维持生意。

1990年冬天,在哈尔滨出差的陈泽民看到当地人把包好的饺子放在屋外冻上。他就琢磨:饺子能冻,那汤圆也就能冻,并且冷冻还可以解决长时间保鲜的难题。

于是,经过三个月的不断尝试,陈泽民终于发明出了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

谁会想到就是这个小小的汤圆,以后会为陈泽民带来了数以亿计的财富,更为中国开创了数百亿元的速冻食品市场。

创业小故事董明珠(50岁蹬三轮卖汤圆成河南首富)(3)

速冻汤圆是生产出来了,可市场怎么办呢?

前期,年近50的陈泽民只能利用下班之余,蹬着三轮车拉着燃气灶和锅碗瓢盆,到市内的副食品商店,现场煮给人家品尝。

刚开始,很多商场的负责人并不看好这个“速冻汤圆”,作为副院长的陈泽民,从来都是别人求他办事,如今却反过来求商家留几箱试试,甚至定金都不要的。

哪知,“速冻汤圆”新颖储存方式、便捷的包装、独特的口感一下子就在市场上火爆了起来,第二天,经理们就希望陈泽民长期大量供货。

看到速冻汤圆热销,郑州但凡是个食品加工厂,都上马速冻汤圆生产线,大大小小几十家。

经过一年多的市场开拓,陈泽民认识到速冻食品将成长为一个庞大的产业,于是他在1992年5月辞职下海专心卖汤圆,并开始组建“三全食品厂”。

创业小故事董明珠(50岁蹬三轮卖汤圆成河南首富)(4)

都说五十知天命,天命之年的陈泽民“赌”对了!

如今的三全已从当年几个人的小作坊,变成拥有全国8个生产基地、60多个销售分公司、2万多人、市值近100亿的上市企业。

当时,一套进口的速冻机需要1000多万元,国产的也得100多万元,陈泽民就自己买材料,自己设计制造,硬是建起了当时国内第一条速冻汤圆生产线,正式走上工业化生产的轨道。

1992年下半年,三全生产线已经步入正轨,于是陈泽民就把生产管理交给家人,一个人开着一辆4000元买来的二手旧面包车,拉着冰箱、锅碗瓢盆、燃气灶,到全国各地现煮现尝地跑推销。

陈泽民就用这样的“笨”方法,“三全凌汤圆”在全国各地的市场迅速打开。1993年起,三全的日产量达到了30吨。

从1995年起,三全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并且越来越快。

1995年陈泽民在中央电视台发布我国第一个速冻食品电视广告,“三全凌汤圆 味美香甜甜”广告语享誉全国;

1997年在中央电视台发布我国第一个速冻粽子电视广告,“老子、儿子、孙子,都爱吃三全凌粽子”;

2004年,企业销售额为14亿元,列中国私营企业纳税百强第61位;

2005年陈泽民在行业中率先选用影视明星为公司形象代言人,蒋雯丽的代言获得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创业小故事董明珠(50岁蹬三轮卖汤圆成河南首富)(5)

2008年2月,三全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速冻食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

创业小故事董明珠(50岁蹬三轮卖汤圆成河南首富)(6)

2013年,股神巴菲特收购亨氏,并将旗下龙凤速冻业务出售。曾经羡慕龙凤品牌价值的三全,以2亿元价格,全资收购了龙凤。至此,三全坐稳了中国速冻食品行业头把交椅,市场份额也提升到超过30%。

同年,陈泽民也首次登上了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并以 62.2亿元的财富问鼎“河南首富”。

三全食品2018财报显示,2018年其营业收入为55.49亿元,同比增长5.59%;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增长53.76%;总资产为48.56亿元,同比增长11.32%。

经过27年的发展,如今的三全食品已经成为国内速冻食品的领军企业,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0%。

从2009年至2019年连续10年,三全业绩都远超思念、湾仔码头,并连续6年稳坐速冻米面行业第一的宝座。

创业小故事董明珠(50岁蹬三轮卖汤圆成河南首富)(7)

如今,陈泽民家族的身价已达到了35亿元。他发明了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第一只速冻粽子,并带领公司成为中国速冻行业第一股,更是为中国开辟了数百亿元的速冻食品市场,使得陈泽民获得了中国“速冻食品”大王的称号。

做速冻食品成功了,但陈泽民没有停止在创业路上的攀登。

7月16日,格力电器与河南万江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在珠海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联手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在中深层地热能综合开发利用领域进行联合,为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提供新动能。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和河南万江集团董事长陈泽民出席签约仪式。

一个搞食品的去搞地热,一个做小汤圆、玩“小球”的去玩地球,这次跨界创业引起包括家人在内的诸多质疑。

“在三全食品董事长位置退下以后,我就把公司交给年轻人去管理,自己专门从事研究怎么利用地热来取代煤、取代石油。”,陈泽民曾说道。

2016年3月,74岁的陈泽民决定进军地热发电领域,跨界二次创业。

谈到再创业的初衷,陈泽民讲他从小就对温差发电、海潮发电感兴趣, “虽然我今年70多了,还是希望可以为社会和后代多做点事情。”

陈泽民认为,地热发电可以缓解雾霾和某些地区的缺电问题。即使前期研发金费高昂,短期商业回报少,但技术上的探索结晶却可以造福人类。

被称为“中国速冻食品第一人”的陈泽民,在七旬之际再度创业,欲“向雾霾宣战”。

为了研究地热发电,他在古稀之年走遍世界各地。他还飞了几十万公里远赴海外考察,甚至还爬上了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当他看见石头缝里冒蒸汽时兴奋的在高原上跑来跑去。

创业小故事董明珠(50岁蹬三轮卖汤圆成河南首富)(8)

2016年11月,陈泽民的第一个地热项目落地云南,从立项、勘探、打井到完成,仅仅用了8个月时间。

2017年7月5日,在总结全世界的成功技术和国内失败经验的基础上,瑞丽电站终于发电成功。

这是继40年前开发的西藏羊八井地热发电站后,中国地热发电产业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某种意义上,陈泽民的地美特是中国地热发电一个新的里程碑。

回顾两次创业,陈泽民深有感触,做企业没有诀窍,只有创新谋变,才能开拓未来;专注专业,工匠精神,再加上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所以说,只有那些专注、专心,有着冒险精神,有着坚持不懈的毅力,有着能教育后人品格的人,才能站在时代的前沿。

参考资料:

经销商微刊《励志人生陈泽民:50岁创立三全,74岁二次创业!》、

朱邦凌《50岁蹬三轮卖汤圆成河南首富!74岁再创业,联手董明珠做地热》、

火爆网《三全食品老总陈泽民,50岁开始的创业故事》、

手机中国网《三全集团董事长陈泽民:创客路上的攀登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