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培训会听后感(陶行知思想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实指导意义)

陶行知先生将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他以身作则,倡导并践行了爱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到教师影响着学生的命运,而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由此可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教育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班主任身兼多份职责,是教师、班级管理者,也是班级学风的建设者,对于整个班级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将分析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借用陶行知的理念思想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陶行知教育思想培训会听后感(陶行知思想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实指导意义)(1)

一、传统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作风独断专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好的班规。班规的制定尤其考验班主任情商和教育方法。在班规制定的过程中,大多数班主任都会犯一大忌——“专制独裁”。许多班主任为了在班级树立威严,确立绝对话语权,不让学生参与班规制定的讨论,完全是“我的班级我说了算”的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不能让班级的工作顺利开展,反而会适得其反,造成学生叛逆心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之间像上下级,缺乏相应的沟通与交流,误会与隔阂就很容易产生。班级发生问题时,教师与学生就很容易站在冲突的对立面。

2.管理方法过于单一

以惩戒为主的错误纠正方式单一且存在弊端。对于违反班规、犯错误的学生,班主任多采用训斥、罚抄、体罚、请家长等方式。这样的惩罚方式不仅不会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错误,还会让学生产生两种不同的心理:一是学生产生自我怀疑与自责心理,害怕班主任;二是内心开始记恨、抵触班主任。这样的惩戒方法,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意识到错误。

3.评价学生不够全面

教师对于一个学生的评价,会影响一个学生的未来发展,但在当前实际学生评价中,教师敷衍了事,并未对学生提出具有现实性的建议。比如,每学期期末,教师会给学生写期末寄语。期末寄语是教师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个人能力、才艺、学业成绩、学习态度进行综合判断后的评判,教师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评语对自身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或者教师对于学生的认识观察不够,教师对这项工作的态度不认真,给学生的寄语更是千篇一律。

陶行知教育思想培训会听后感(陶行知思想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实指导意义)(2)

二、陶行知思想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

将陶行知先生的思想运用到班级管理,可帮助班主任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使班级工作顺利开展。其中,意义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是明确班主任职责。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明确自身任务不是管理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二是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制度。陶行知先生认为要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这就告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制度制定上要坚持民主原则。班级管理要依靠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打造一支优秀的、具有很强责任意识的班委会,建立起学生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三是建设良好的班风。班风体现了一个班级的学习环境氛围和班级学生的精神面貌。班主任要践行陶行知先生“爱的教育”“学习做真人”的教育理念,建设良好的班级班风。

陶行知教育思想培训会听后感(陶行知思想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实指导意义)(3)

三、让“陶花”在班级管理中盛开

1.为人师表,塑造人格魅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知识的同时,对于自身的言谈举止也要格外注意。在学术上,教师应该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规范自身的行为、用语。比如,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注意言语的温和,要避免运用比较偏激的语言,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在与教师的长期相处中,会潜移默化地学习教师身上许多行为习惯。比如,我个人比较爱阅读《读者》《意林》等刊物,经常有学生过来问我可否借给他们看。教师要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向学生表现自己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教师,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

2.真情付出,关爱学生

(1)学会尊重学生

陶行知先生关爱、尊重学生,所有班主任也要尊重和认可自己的学生。比如,许多班主任都会遇到学生上课传小字条的情况,有些班主任一定要学生交出小字条,并大声读出字条内容,或者直接训斥学生。这样的举措不仅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还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班主任面对这样的问题时,首先应该让学生自我反省。其次,在不看字条的情况下归还字条,充分尊重学生个人隐私。最后,要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并愿意改正错误。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和教导同样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使其悔过。

(2)善于转化后进生

陶行知先生擅长用爱教育人,而爱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有考试就有排名,每次总有些学生的学习名次靠后,我们习惯把这些学生称为后进生。这会固化这些学生的自我认知,以为自己就是这么差劲。其实,班主任在对待后进生时,要给他们更多的关注与关爱。实际上,大多数学生都会在某一段时间出现成绩下滑或者成绩波动大的情况。对于这类学生,班主任要及时和这些学生谈话,找到他们成绩下滑的原因,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班主任要让班上的学生时刻感受到自己的关爱,让他们觉得自己值得信赖,愿意对自己敞开心扉。

陶行知教育思想培训会听后感(陶行知思想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实指导意义)(4)

(3)适当给予鼓励

班主任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鼓励与赞美。比如,对于班级中性格比较内敛、不自信的学生,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关怀他们。他们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或者进入瓶颈期时,急需爱的鼓励与认可,班主任要及时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不要灰心、懈怠,悉心为他们分析学业上存在的问题,给予他们有价值的建议。有些学生适合鞭策,鼓励赞扬他们会让他们产生骄傲的心理。班主任要细心观察自己的学生,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

3.未雨绸缪,预防学生冲突

在班级的日常交往中,学生之间产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如何有效预防学生之间的冲突,在冲突发生时如何进行协调,成了班主任的必修课。班主任为了预防班级冲突,要提前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召开“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如何避免冲突”“法律讲堂”等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让学生了解应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避免冲突,以及冲突发生后用不恰当的解决方式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以此来警示学生。

我们提倡要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希望借此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认知。陶行知先生的思想理论让班主任学会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管理班级。总而言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