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进贾府对贾母的态度(贾母在黛玉屋里一次炫耀)

01

纪晓岚在《阅微堂笔记》写道:乱麻必有头,事出必有因。

贾元春受宠失宠也是如此。

贾元春入宫多年,终于在秦可卿死后逆袭翻盘,最终成为贤德妃,给贾府带来了无上的荣耀。“榴花开处照宫闱”的写照暗示贾元春省亲之后,在宫内的生活极其幸福。

黛玉进贾府对贾母的态度(贾母在黛玉屋里一次炫耀)(1)

预言家秦可卿死前给王熙凤托梦,预告贾元春省亲,贾府会出现“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盛况;同时,发出警告,一切都是瞬间的繁华。

贾元春突然失宠,并早早过世,究竟遇到什么事情,让她的人生发生如此巨变呢?

贾元春入宫多年,封妃之前一直担任女史,行事谨慎周到;封妃之后知晓宫内之事,通晓宫内权谋之变,所以,她自己不会犯低级错误.

因此,贾元春失宠,问题一定出在外面。

02

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贾母在林黛玉房间里说的一个秘密,埋下了祸端。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运用自己所学,讲尽乡下奇闻轶事,让贾府众人大开眼界。

贾母自然不甘落后,请刘姥姥吃饭、品茶,游览大观园,将豪门贵族的奢华一一呈现。

黛玉进贾府对贾母的态度(贾母在黛玉屋里一次炫耀)(2)

尤其是在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借助换窗纱之事,透露了一个秘密,彰显了贾府富贵。

贾母巧借给林黛玉换窗纱之事,说出贾府里的珍藏——软烟罗。

贾母如数家珍说道:“……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如今上用的府纱也没有这样软厚轻密的了。”

王熙凤听说“软烟罗”如此珍贵,当众将穿在身上的大红棉纱袄子襟扯出来给大家观看。

王熙凤此举,实属违规。

“上用”即是指皇宫内使用。封建王朝,穿衣必须遵守礼仪规定。

皇家使用的衣物,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用,贾府里使用的丝绸,比皇宫使用的档次还高,这是违规。

《左传》记录周朝有谚语:“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珍藏软烟罗对于贾府来说是荣耀,暴露在皇宫内是犯上,按照礼法规矩,贾家有罪。

03

俗话说:做人要有度,做事要有度,过了就出问题。

贾府存放之物比皇家所用的还要奢侈,若是能控制在贾府内部应该无事,因为范围可控,虽然有过也不会被追责。

黛玉进贾府对贾母的态度(贾母在黛玉屋里一次炫耀)(3)

如果按照贾母所说,分给丫环们使用,送给刘姥姥当礼物,都是好事。

但是王熙凤的一次举动,导致出现“怀璧其罪”的后果。

贾母八旬生日刚过,贾琏找鸳鸯偷当贾母财物,为了促进此事,让王熙凤出面帮忙。

王熙凤推三阻四之际,借助梦境说出要给贾元春送一百匹锦之事。

王熙凤办事精明,送入宫内之锦,一定比“上用”的更好。

皇宫之内,礼法森严,后宫之内,暗流涌动。一百匹锦在宫内流动,能收买人心,更能招来祸事。

无事是福,有事是祸。贾元春作为贤德妃,素有贤德之名,做下有悖于贤德之事,虽然是王熙凤送锦所致,但责任要由她个人承担。

就这样,贾母在林黛玉屋里说出的一个秘密,阳差阳错被王熙凤付诸于行动,最终导致贾元春惹祸上身。

黛玉进贾府对贾母的态度(贾母在黛玉屋里一次炫耀)(4)

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茨威格说过一句经典名言:“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贾元春即使不因一百匹锦惹祸上身,也会因为是贾家大小姐的身份,最终因其它事情而获罪,因为这一切都是命中标好的“价格”,她无处可逃,无法可避,只能默默承受,并付出代价。

作者:小涵读书。一个有温度的人,有一支带温情的笔,熟读不同版本《红楼梦》,我不挖热点,不追八卦,只求每天写一个《红楼梦》的新故事,在不断探寻故事中,伴您共同感受文学之美。

写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关注、收藏、点赞、转发,在一瞬间就能给予我一生写作的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