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使用谦词 学会这些谦词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之于中国,从一部《礼记》、一个礼部,到一个由礼构成的城邦社会,恰如棋盘上的格局,是规矩,亦是气象。

怎样正确使用谦词 学会这些谦词(1)

古人大多比较谦虚,在日常交往中,经常要借助谦词、敬语来表示尊敬、礼貌、问候、祝颂等,这可以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修养与品位。

今天先聊谦词。所谓谦词,就是表示谦虚的言辞。记住以下这些典型的谦词,让个人修养duang duang提升吧~

一、“拙”字一族: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

  • 拙笔:称自己的文章和书画。如:拙笔一幅,敬请惠存。

  • 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 拙著(拙作):称自己的作品。

  • 拙荆: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二、“小” 字一族: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

  •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如:小弟有一不情之请。

  •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 小可:谦称自己(多用于早期白话)。如:小可不才。

  • 小人:古人指地位低的人,后来地位低的人也用于自称。如:小人不敢。

  • 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

  • 小店:称自己的店。

  • 小照:指自己的尺寸较小的照片。如:附小照一张。

三、“薄” 字一族:称自己的事物。

  • 薄技:微小的技能,谦称自己的技艺。如:薄技在身。愿献薄技。

  •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时的谦词。如: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 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如:些许薄礼,敬请笑纳。

  • 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如: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一次。

四、“贱” 字一族: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 贱姓:与“贵姓”相对,谦称自己的姓。如:(您)贵姓? 贱姓王。

  • 贱内: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多见于早期白话)。

  • 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五、“敝” 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 敝姓:称自己的姓。如:(您)贵姓? 敝姓王。

  • 敝人:对人称自己。

  • 敝处:谦称自己的家或停住的地方。

  • 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六、“鄙” 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 鄙人:谦称自己。

  • 鄙意:称自己的意见。

  • 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七:“愚” 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谦称。

  • 愚兄:对比自己年龄小的人谦称自己。

  • 愚见:谦称自己的意见。如:愚见浅陋抛砖引玉。

  • 愚以为:谦称自己认为。如:愚以为不可。

八、“忝” 字一族: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 忝列:有愧被引入或处在其中。如:忝列门墙(愧在师门)

  • 忝在:有愧处在其中。如:忝在相知之列。

  • 忝任:有愧地担任。如:忝任宰相之职。

九、“敢” 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 敢问:冒昧地询问,请问。如:敢问先生贵姓?

  • 敢情:请求。如:敢情先生替我写封信。

  • 敢烦:冒昧地麻烦你。如:敢烦小姐办件事。

十、“劳” 字一族:烦劳,请别人做事所说的客气话。

  • 劳驾:麻烦你。

  • 劳步:用于别人来访。如:您公事忙,请问不要劳步。

  • 劳烦:麻烦别人。如:劳烦尊驾。

  • 劳神:客套话,用于请人办事。如:劳神代为照顾一下。

十一、“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 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

  • 家母、家慈:称母亲。

  • 家兄:称兄长。

  • 家姐:称姐姐。

  • 家叔:称叔叔。

十二、“浅”字一族:较少

  • 浅见:浅显的见解。

十三、“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 舍弟:称弟弟。

  • 舍妹:称妹妹。

  • 舍侄:称侄子。

  • 舍亲:称亲戚。

十四、“老”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 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 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

  • 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

  • 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十五、“寒”字一族:较少

  • 寒舍:对人称自己的家。

十六、“不”字一族:

  • 不才:没有才能。

  • 不敢当:表示承担不起(对方的招待、夸奖等)。

  • 不敏:不聪明(表示自谦)。

  • 不佞:没有才能。

  • 不肖:品行不好(多用于子弟)。

十七、管”字一族:较少

  • 管见:浅陋的见识。

十七、其他谦词种种

  • 仰慕已久说“久仰”,长期未见说“久违”,

  • 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

  • 央人帮忙说“劳驾”,麻烦别人说“打扰”,

  • 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指点说“赐教”,

  • 托人办事说“拜托”,赞人见解说“高见”,

  • 看望别人说“拜访”,宾客来到说“光临”,

  • 向人询问说“请问”,请人协助说“费心”,

  • 请人解答说“请教”,求人方便说“借光”,

  • 请改文章说“斧正”,接受好意说“领情”,

  • 得人帮助说“谢谢”,祝人健康说“保重”,

  • 老人年龄说“高寿”,身体不适说“欠安”,

  • 请人接受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

  • 欢迎购买说“惠顾”,希望照顾说“关照”,

  • 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

  • 对方来信说“惠书”,自己住家说“寒舍”。

让我们从现在起,开始“克己复礼”提升个人修养吧。

---

传统文化那些事儿:微信排名第一的文化类自媒体公众号,每天和你趣聊文化历史、风俗习惯、中医养生等传统文化知识,偶尔也会喷点“重口味”内容,带你重新发现中国文化之美,欢迎关注!

chuantongwh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