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为什么没有称为唐宋八大家(范仲淹文武双全)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直为人所称赞。作为北宋名臣,一代名儒,范仲淹的成就绝对是不低的,尤其是在文学和军事方面更是有突出的表现。

《岳阳楼记》更是范仲淹在散文方面的代表作,这篇文章将写景,议论,抒情融于一体,语言清丽,立意高远,范仲淹通过这一篇文章既将自己的人生处事写得淋漓尽致,又在告诫好友不要沉溺悲伤。

就是这样一个范仲淹,在文学和军事上都有着杰出的贡献,但是他却没有被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评选唐宋八大家所凭借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范仲淹为什么没有称为唐宋八大家(范仲淹文武双全)(1)

一、范仲淹的成就

范仲淹一生三起三落,每一次落下都是范仲淹声望再上一层楼的时机。每每起一回,都是范仲淹地位再升一阶的时候。他从一个寒门子弟摇身一变,变为读书人的标杆。那么他都有哪些成就呢?

1.政治成就

范仲淹在出任苏州后,发现苏州经常下大雨,江湖泛滥,洪灾频繁且大水不退。这也导致了很多百姓不得不放弃他的田地,经常食不果饥,苦不堪言。范仲淹在了解了水性和地理环境后,提出了这样一个方针。

他将积水倒灌至太湖,然后由太湖流入海里的治水方案,他的这一次学习计划,不仅得到了当时人们的赞扬,也为后世做出了表率。后世治水一经沿用他的方式,从而整治水患。

范仲淹为什么没有称为唐宋八大家(范仲淹文武双全)(2)

范仲淹在后来被调往西北的前线作战,还担任了边防主帅。他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地理知识,整理出了一套方案,也就是“积极防御”的守边方略,即西北军队以守为攻的军事策略。

同时他还大量运用人才,提拔军事将领,一大批优秀人才纷纷涌出。他所训练的一批精干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依旧发挥着强劲的作用。范仲淹的军事思想也使得西北最终得以解放,西北边疆得以和平。

2.文学成就

范仲淹一生历程达40多年,在这四十多年里他涉猎甚广,几乎诗歌词赋都有涉及,且在这些领域都有极佳的表现。他的诗歌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风格明显,他的诗歌也是从唐调转为宋调的标志。

范仲淹为什么没有称为唐宋八大家(范仲淹文武双全)(3)

相对于他的诗歌,他的词则流传于世的并不多,仅仅只有5篇。但是这5篇词每一篇都是脍炙人口的,更是为宋词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直接登上了当时北宋词坛之巅。

他的散文自不用多说,陈述时政的同时逻辑缜密,还能给予读者很强的说服力,这是历代散文大家中不常见的。尤其是他那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成为千万文人的标杆。

范仲淹这样的影响力,仅仅凭借一篇《岳阳楼记》便写红了岳阳楼,使他成为千万旅客想要一探范公当年所登之地的地方。《岳阳楼记》扬名天下,那么为什么范仲淹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位呢?

范仲淹为什么没有称为唐宋八大家(范仲淹文武双全)(4)

二、唐宋八大家

范仲淹在军事文学的成就基本不低于唐宋八大家的任何一个人,更是在各类散文文章上的成就,也是极为显赫的。那为什么我们熟知的唐宋帮大家却没有范仲淹的位置呢?

1.名单

唐宋八大家,分别是宋朝的“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以及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这8个人并称唐宋八大家,他们所掀起的一波古文运动的倡导,给后世文坛造成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这8个人无一不是在文坛上响当当的人物,范仲淹或许比欧阳修要早一些成名,但是若论起影响力,二者是不相上下的。那么为什么范仲淹就没有被选进唐宋八大家呢?

范仲淹为什么没有称为唐宋八大家(范仲淹文武双全)(5)

2.由来

关于这个唐宋八大家的由来,最早是由明初朱右所创建的说法。不过在当时朱右是将这8个人的文章,编成了一本《六先生文集》,他把三苏归为一人,所以是六先生。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编的《文编》中,更是只取唐宋八大家的文章,而不取其他人的作品。他这一做法也让唐宋八大家有了初步的定型,为唐宋八大家这个名称的流传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不久之后,明代一位名叫茅坤根的人,因为十分佩服唐顺之,根据前面二人的选用手法,选用了这8个人的文章,编订了一本名叫《唐宋八大家文钞》,这也让唐宋八大家的名称最终固定了下来。

范仲淹为什么没有称为唐宋八大家(范仲淹文武双全)(6)

除此之外除了8大家的说法,欧阳修、曾巩、苏轼、王安石四个人,也被后世称为宋代四大家,或是宋代古文四大家。那么筛选着唐宋八大家的凭据是什么呢,让我们继续来看一看范仲淹落选的真正原因吧。

三、评选的依据

能够被评选为唐宋八大家的人,在各个领域自然是成就不低的,但是光是在政治军事文学的领域有成就还不行,评选唐宋八大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倡导古文运动,为后世文坛做出了一定基础的人。

1.古文运动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文学发展本身的内在需求,促使了原本盛行于六朝的骈文不再适用于当下社会。那时候的骈文辞藻华丽,那就追求声律和对偶的形式,十分受当时文人喜爱。

范仲淹为什么没有称为唐宋八大家(范仲淹文武双全)(7)

但是过于华丽的词藻,反而难以疏解自己现实生活中的苦闷。虽然在后期骈文确实出过很多好篇章,但是大部分骈文已经成为限制文人发展的一种枷锁,在这个情况下就需要一场古文运动。

而倡导古文运动,则需要打着复兴古文的旗杆,从事文学革新,从而推动整个文学文坛的发展进步。这些古文运动都是为了反对内容空虚,形式僵化的骈文,这就是当时的古文运动。

2.倡导古文运动

由韩愈和柳宗元所领导的古文运动时代背景,大概是在唐代安史之乱时期,这个时候的社会处于宦官弄权状态,国势衰落。就在这个时候,韩愈和柳宗元兴起了一波复兴古文的运动,也就是最早的古文运动。

范仲淹为什么没有称为唐宋八大家(范仲淹文武双全)(8)

他们二人提倡反对骈文,提倡儒学和古文。这是一场针对于文峰文学体裁的一场文化变革,你可以把它当做是欧洲的文艺复兴,他们二者在形式上是相同的,都是在进行文化的变革。

当然韩愈和柳宗元所领导的这一场古文运动无疑是成功的,在文学上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他们规定,将那些宵小和不懂文学的人写的文章去除在外,这也使得唐代的文学得以进步。

他们希望作者的涵养要高深一些,不能照搬照套古人的辞藻,要用自己的思想来写出一篇好文章。他们反对那些有文采,但是内容十分荒谬的内容,同时要求写文的人要有端正的态度,这样才能出篇好文章。

范仲淹为什么没有称为唐宋八大家(范仲淹文武双全)(9)

3.古文运动的革新

虽然古文运动之风,仍在影响着晚唐,但是晚唐文学开始逐渐衰落下去,出现了一些讲究雕章琢句的不良之风。在这个基础上,北宋时期,以欧阳修为代表的一众文人,掀起了第2波古文革新运动。

他们保留了原来韩愈与柳宗元所倡导的“文道合一”,一方面又在反对那些雕章琢句的不良风气。在他们的努力下,共同清扫了那些对线词藻,生涩难懂的文风,使得散文可以走上平易自然的道路。

在后世的古文运动中,无不是受到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或是启发,在他们的基础上倡导自己的古文运动。唐宋时期这些古文运动可以说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是散文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范仲淹为什么没有称为唐宋八大家(范仲淹文武双全)(10)

这一次的古文运动可以说是成功扭转了,当时流行于社会统治着整个文坛的文学形式,继承了先秦以来的散文自由创作的特点和发扬它,唐宋时期的古文运动,可以说是开创了散文写作的又一个新局面。

宋代时期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所领导的古文运动,可以说是给了骈文第2次打击。让此一蹶不起,再也不复当年的辉煌,骈文在文学界的影响也就日趋衰落下去了。

总结

通过上面的解释,相信大家都能了解到,为什么范仲淹不能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了。纵使范仲淹当时算是欧阳修的前辈,陈宁的时机也早于欧阳修,但是他没有参与这场古文运动。

范仲淹为什么没有称为唐宋八大家(范仲淹文武双全)(11)

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可以说是持续了相当一段长的时间,若是范仲淹当时也参与其中,说不定现在的唐宋八大家就要改名了。但是事情都没有如果,范仲淹没有参加古文运动。

那么在编写关于古文运动的明代几位文人,自然也就不会把范仲淹的作品收纳进唐宋八大家文选中。所以不论范仲淹的成就有多高,他没有参与古文运动就不会被朱右所选中,这就是凭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