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是一种感悟(有一种疲倦叫心累)

心累是一种感悟(有一种疲倦叫心累)(1)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葛优躺”的图片在网络上火了起来,聊天的时候,大家都喜欢配图,然后配上两个字——“心累”。

这无疑是一种调侃的口吻,可恰恰代表着当下颓废主义和年轻人对自己现状的自嘲。

总是感觉很累,很疲倦,这仿佛是一个时代人的共同感受,工地搬砖的人感觉很累;城市街头跑业务的人感觉很累;开出租的感觉很累,跑快递的感觉很累;这些人为了生活奔波,是看得见的奔波劳碌。

有些人的累就完全不同,跟体力无关,甚至跟脑力也无关,不是殚精竭虑的股票分析师,也不是钩心斗角的办公室领导,即使没什么压力的工作,甚至每天无所事事,打打游戏聊聊天,可还是感觉到一种深深的疲惫感,这种疲惫是怎么回事呢?

心理学把这种疲惫叫作心理性疲劳,也就是俗称的心累。

心累是一种感悟(有一种疲倦叫心累)(2)

有一种疲倦,叫心累。为什么会感觉到心累?

以前的人们一直以为心累是压力导致的,实际上压力只是引起心累的外因,就好比洪水来了,堤坝决口了,洪水迟早会来,堤坝如果自己没有漏洞,那就永远坚如磐石,如果堤坝本身千疮百孔,没有洪水也一样脆弱。

很多担任重要职务的人每天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可这个人丝毫没有一点疲惫的状态,每天神采奕奕,精神百倍,相反,很多无所事事的人反而总是神情倦怠,精神恍惚,时时刻刻喊累。

外因并不是导致心累的根本,自己才是心累的主因。

心累是一种感悟(有一种疲倦叫心累)(3)

01

厌是倦的开始

心累最典型的感受就是厌倦,“厌”是最主要的原因,一旦对什么东西失去了兴趣,产生厌恶的情绪,如果每天还要被迫去处理和应对,那出现疲倦感就不足为奇。

疲惫实际上是心里抵触的一种化学反应,自己喜欢做的事,会有一种“嗨”的感觉,那是大脑分泌一种多巴胺,在奖励你,打麻将一坐就几个小时,打游戏还可以通宵达旦,一旦打上就感觉不到累,就是这种多巴胺在起作用。

可做不喜欢做的事,大脑没有奖励机制,白干活没收入,自然懒得做。

在这个世界上,失去了热爱,疲倦就会接踵而至。

工作不再是自己奋斗的事业,只不过是谋生而已,生活处处让人失望透顶,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这样的人生怎么还会有激情,剩下的只有深深的疲倦。

心累是一种感悟(有一种疲倦叫心累)(4)

02

心理内耗是疲倦的主因

心理疲惫源于心理内耗。一个内心有着坚定不移信念的人拥有无穷的力量。内心思想的冲突还有自我意识的矛盾必然引发心理内耗,消耗一个人的能量,让他陷入自我斗争的漩涡里。

一边想要积极的奋斗,一边却又消极生活;一边踌躇满志,一边悲观绝望;一会儿触及了敏感的自尊心,一会儿又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向上攀登感觉没意义,原地踏步又担心别人瞧不起。

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时时刻刻都在矛盾和冲突中反复无常,人就在自我消耗中疲惫不堪。

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甚至厌恶自己,这就是所有心理内耗最典型的体现。

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爱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停止心理内耗,重获能量。

心累是一种感悟(有一种疲倦叫心累)(5)

03

讨厌过去,恐惧未来,厌倦当下

心累的人实际上是对生活失望透顶。有些人心累是因为伤心的往事,他们的心受了很深的伤,无论如何不能从过去中走出来。过往的经历在他们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这个阴影就如同被施了诅咒一般,让人如同行尸走肉般筋疲力尽,如果不从阴影中走出来,就永远没法获得能量。

还有的人对未来感觉不到希望,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缺乏朝气,反而成了“心累”的主力军,就因为很多大城市的房价让生存成本剧烈飙升。

未来的梦想、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房价面前越来越虚无缥缈,对未来的绝望也就让年轻人的身心如同泄了气的皮球般干瘪颓丧,没有希望的未来还奋斗个什么劲儿。

对过去和未来的执着蒙蔽了人们的双眼,反而错过了最应该关注的当下。

心累是一种感悟(有一种疲倦叫心累)(6)

过去的早已过去,未来的还没到来,为什么要牢牢抓住已经过去的痛苦?为什么那么早就对未来心灰意冷?

不要因为失去了月夜就错过了繁星,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当下,现在就是将来的过去,现在就是过去的将来。

放下对过去、未来的执着,就是放下心头的包袱,认认真真、轻轻松松地过好每一天,你就同时拥有了美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从“心累”的状态中走出来,人们需要寻找自己无可摧毁的童真。

孩子们的世界,从来没有疲惫二字,睁开眼睛就疯玩,闭上眼睛就睡觉,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心,对一切都是无边的热爱。

摔倒了爬起来就忘了疼,过去的事从不在心中留痕,将来的世界一定是丰富多彩的,因为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美好等着我去体验。

从自己的童年中寻找力量,从不可摧毁的童真中寻找生活的激情,告别“心累”,拥抱新生。

心累是一种感悟(有一种疲倦叫心累)(7)

(图片来源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