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

昨天,第五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迎来本届的大师班嘉宾——大导演徐克。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1)

每年请大咖电影人开大师班,一直是平遥影展的一个传统,前四年在这里开过大师班的有李沧东、杜琪峰、张艺谋,今年则轮到了“徐老爷”。

老爷的人气还是相当高的,大师班下午两点开始,刚过一点,会场外就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其中很多看上去都是年轻的学生。据说,这场大师班的票价被黄牛炒到了两百块一张,足以证明老爷的号召力。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2)

大师班在电影宫的“站台”露天剧场举行,坐得满满当当。艺绽君特别想吐槽一下这个时节平遥的气候,晚上和白天室内都巨冷,然而出太阳的下午,巨热,且暴晒。一个半小时的活动中,观众席全都彻底暴露在秋日烈焰下,大家就是在这样极端的天气中听完老爷的讲座,精神可嘉~~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3)

老爷黑衣配墨镜,配上银发,颇有一代宗师的风范。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4)

他讲的啥呢?

一般来说,大师班的主题都是围绕嘉宾自己的创作来谈,讲讲自己怎么入行的、几部代表作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如此这般,然而老爷就是特立独行,居然在自己的大师班选择开讲悬疑大师希区柯克,而且不是泛泛而谈,是以希区柯克的名作《电话谋杀案》为案例。所以整场大师班,更像是徐克以特聘老师的身份给影迷上了一堂专业的作品分析课,徐老爷变身徐老师,哈哈~~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5)

艺绽君私意揣测一下徐克这样做的理由;一是可能他觉得艺术是不需要解释的,他不太愿意在公众场合讲自己的创作构思;二可能他比较谦虚,不好意思讲自己过往的光辉岁月。所以艺绽君内心还小小感动了一把。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6)

从另一个角度讲,不谈自己的创作而是去分析另一位影史留名的大师,也非常难得。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讲自己的创作故事,张口就能来,观众听着也开心。而从专业的角度分析片子,对普通观众来说,可能有一丢丢不友好(如果没看过希区柯克作品就基本听不明白徐克在说啥),但是对影视从业者而言,绝对是真金白银的高级进修班,是在听一位杰出的电影人以理性的思路去讲另一位杰出的电影人,这中间会有很多让人受益的创作之“术”,听到就是赚到。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7)

徐老爷对这次大师班也是非常上心的,确定选题和主讲影片就花费了他一番心思,还带着他的笔记登台(上场前艺绽君还瞅到他又翻了一遍他的本子,应该是在准备)。更搞笑的是,他还为他的讲座准备了配图,都是《电话谋杀案》的截图。因为露天现场放不了大屏幕,还提前发布在影展官微上。徐老师讲课的过程中,让大家一边看手机上的配图,一边听他分析每张截图的镜头语言。

听完大师课,我的感慨是,大导不愧是大导,真的很厉害……

徐克的导演才华大家有目共睹,他画画和写作也都是一把好手,文笔在导演中也是相当出类拔萃的,没想到讲起电影史、分析作品也这么专业!艺绽君是希区柯克的忠实粉丝,《电话谋杀案》至少我也看了不下三遍,但昨天听徐克分析其中的很多技巧,都是我从来没有注意到的,仿佛从没看过这部电影呜呜……所以我相信徐克即便去做电影研究或者电影评论,肯定也会成为非常厉害的专家。

话不多说,送上徐克大师班的精华内容与大家共享~~

讲座环节:

影响到现在电影的导演很多,挑一个出来谈的话,最好是希区柯克,因为他作品很多。他在工作60年里拍了50多部电影,这些电影现在都可以看得到,因为它们都是市场化的商业电影,大家应该对他有一定的熟悉感。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8)

而且讲希区柯克很有趣。我觉得平遥电影展就是一个很年轻的影展,谈希区柯克可能轻松一点,因为他是一个比较喜欢开玩笑、捉弄人的导演,我觉得他的惊悚片不是惊悚片,是个喜剧。他一直在跟观众开玩笑,怎样去处理一个谋杀案,怎么去吓观众,他觉得这个跟游乐场里坐过山车的效果一样。

学电影必须要知道电影史。你不知道电影历史的话就不知道为什么一部电影拍出来是这个样子,当时的观众的反应怎样,对后世的影响有哪些。

《电话谋杀案》问世于1954年,希区柯克一开始也并不重视这部电影,因为它改编自舞台剧,场景单一,对白过多,拍成电影并不利于发挥,但影片最终却成为一部经典悬疑作品,这主要得归功于希区柯克对悬疑元素的驾驭和各种精妙的镜头语言、剪辑技巧。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9)

希区柯克的惊悚片跟我们所认识的惊悚片不一样,它的手法分出来第一是剧情,第二是悬疑,第三是张力,第四是高潮。他觉得惊悚不应该是惊吓,比如有一个剧情布局——他常用的是人们隐藏的秘密。我和贾导坐在这里,银幕背后有个炸弹,观众看到有人把炸弹放在这里,所以从炸弹出现到我们开始讲话的过程,观众就会很紧张:为什么没有发觉炸弹?如果炸弹爆了我们两个会变成什么样子?这就是悬疑。如果这个悬疑有30分钟,所谓延续悬疑的过程,就需要张力,这个张力就是危险的细节。比如可能有个清洁人员看到银幕背后有个东西,拿出来,觉得它是个垃圾,把它清理掉,这样就可以把我们的危机解开了,可是偏偏清洁工人没有拿走炸弹,我们俩还是有危险。这个细节里可以有很多安排让悬疑维持它所需要的时间。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10)

我把电影截图拿出来的原因,是想解释《电话谋杀案》里,除了话剧本身之外,还有多少是希区柯克自己的手法。

希区柯克很相信剪辑的原理,他用了很多剪辑方式讲故事。开场时第一张图就是丈夫跟妻子亲吻,很快不超过六个镜头后,出现另一个男人跟这个太太亲吻。这段戏一个对白都没有,但是他让你知道有婚外情,然后开始讲故事。这段是原剧本里没有的,肯定是希区柯克加的。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11)

第二张图有两个对照,女人跟她丈夫是很隔膜的状态,但她看到情夫时整个色彩和画面则是很浪漫的,这是个很强烈的对比。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12)

第三张图,有两个人的人影映在门上,接着就是丈夫开门进来。如果你看过这部电影就会发现,两个人影开始是在一起的,听到开门声后就分开了。这是希区柯克很用心去设计的画面,两个影子分开,丈夫开门进来,代表了一种欺骗。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13)

《电话谋杀案》是彩色电影,他对颜色的使用很注重。比如我们看到第四张图,三个人穿灰色衣服,只有一个人穿深蓝色衣服,这个人就是女主角的情夫。三个灰衣服的是老公、太太和探长,情夫的深蓝色衣服显得很突兀和尴尬,因为他插入了这个家庭,是很明显的颜色变调。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14)

后来情夫再出现的时候,第五张图,情夫和丈夫的衣服颜色就是一样的了,说明他不再是局外人。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15)

第六、七、八张头,镜头的角度(俯拍),用了很多次,这个角度有种危险或者陷阱的效果,比如说第六张图丈夫跟杀手说怎么去谋杀他太太,有点偷窥他们秘密的状态。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16)

第七张图是丈夫故意把茶杯放到桌子上,设这个阴谋去陷害他太太。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17)

第八张图是太太出来接电话,丈夫中了探长设计的圈套后开门,被包围了。这是警察做的圈套去套他。如果有学电影的学生,你们可以尝试用这个方法,看看有没有我说的效果。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18)

第九张图很有趣。希区柯克很喜欢拍特写,他觉得特写带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和神秘感,会让故事产生很多想象不到的效果。比说你拍打电话,不会强调电话转盘,可是他偏偏很强调转盘。当时的镜头没有办法拍那么近,所以必须把电话放得很大。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19)

看第十张图就知道那个电话有多大,他故意把电话放大,让镜头拍到圆圈的特写。而且那个手指我觉得它是个道具手指。他为了这一个镜头要花那么多时间,可能就是整部电影里面非常特别的镜头。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20)

第十一、十二张图,他很喜欢从一个很远的地方推到特写,不是推到演员脸上,而是推到一个特别的物品上,比如钥匙,让你感受到钥匙的重要性,他把整个画面的戏剧性凝聚在特写里。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21)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22)

第十三张图很有趣,因为从摄影角度我们是不喜欢这种构图的,两个人放在两边,中间空了一大片,我们常常会说这是“拔河镜头”。可是希区柯克用了很多次,因为他想通过镜头说明,这两个人有很强的对立面,这是他的用意。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23)

第十四张,希区柯克的前景、后景的关系永远是不协调的,造成了剧情的张力。你发现前面的人跟后面的人讲话,心里想的东西不一样,或者你发现前面的人给后面人造成了某种压力,有时候会是危机的感觉。这个手法现在很多人也用了,就是危机在后面,前景是受害者。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24)

第十五张,低角度。他把整个景提高了,机器在低角度拍。我们现在机器可以降得很低,可是那时的机器很大,降不了多低,低角度很难摆机器,所以他把整个景给升了大概一米的角度。低角度有什么特点呢?这个景的所有东西都压抑着人物,好像一种障碍一样给人一种心理压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效果,如果我们拍一个人去桌上拿本书,镜头一定要摇下来,但低角度就不用。比如这部电影里很重要的一场戏是凶手要杀太太的时候,他把太太压在桌面上,太太用手去抓剪刀,这个角度就刚刚好看到手、剪刀和凶手。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25)

《长津湖》有个类似场景,段奕宏被美军压在桌面上,他去拿叉子,我们的镜头就要摇来摇去做摇动。可是《电话谋杀案》里低角度就不用切镜头,也不用镜头摇动,一个镜头就可以把要讲的所有东西融在里面。

第十六张图,希区柯克最喜欢用的特写:脚、眼睛、手的特写,现在讲的是手的特写。手怎么动、怎么放,代表了人物的心理状态什么样,他喜欢用这个手法表达人的内心世界。

徐克成长过程揭秘(徐老爷变徐老师)(26)

提问环节:

问:是不是放松、无意的心态更能创作出佳作,就像《电话谋杀案》是希区柯克无心插柳的结果?

徐克:“无意”的境界是很难得的,有的导演事先不画分镜头,到了现场再去感受、确定拍法,比如贾樟柯;有的导演事先没剧本,现场才写,比如杜琪峰。问题是他要去找他没有的东西,我还真不知道这样去找是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自己在片场也会有感觉来了的时刻,有时候我跟摄影师说,现在就挺好的,结果摄影师说,我光都没打好,你就OK了?这可能是艺术创作和电影工业的矛盾。文字剧本和片场的差别是很大的,现场会出现各种你想象不到的可能性。所以我也赞成到现场去,让现场的氛围激发你的想法。

问:徐克导演好,我是看您的电影长大的,《青蛇》里王祖贤和张曼玉在水里拥抱的场面太美了,有一种淡淡的性感和诱惑。我想问您是怎么通过镜头将女性群像拍得这么有魅力?

徐克:我觉得动物跟人不一样,它们会有一种肌肤接触的习惯。那场戏之前有场戏是她们俩在屋顶身体有接触,像蛇一样滑来滑去,姐妹俩是蛇精,所以有动物的原型、原始的感觉。至于画面怎么塑造出来的,我很难说,好像你会感觉要这么做,我没有很具体的逻辑和方法讲清楚。

问:徐克导演您好!我记得多年前看您一个采访节目,当时您提到,您跟吴宇森拍一部戏,收工后你跟他坐在拖拉机的后斗里看着夕阳。您跟吴宇森说,咱们什么时候能变成特别牛的导演,而不用像现在一样坐在拖拉机里受一路颠簸。您现在回想起当时那一刻是什么感受?

徐克:那是在台南,我和吴宇森在路上碰到一辆车说可以载我们,我们就坐在后面。我挺喜欢那种感觉,挺浪漫的,很放得开。觉得我想做很多事情,有没有机会做,不知道,但如果我们坚持下去,机会总会来的。你在那个阶段经历的所有东西都是你将来有用的,因为等你到了相当的年纪,就没有机会去体验很放得开的心境。我觉得年轻导演,现在就是你们吸收营养和人生经验的时候,老天给你们优秀的环境让你去明白什么叫生命、什么叫成长、什么叫生活,所以你必须要珍惜。

来源:艺绽公众号 | 记者 袁云儿

流程编辑:U016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