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资写作的素材(每日积累教资写作素材)

关于教资写作的素材(每日积累教资写作素材)(1)

何为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设置问题情境。

启发性原则(heuristicprinciple)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孔子的启发性教学思想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了与当今素质教育原则相对应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上取得很大的成果——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而“启发”、“举一反三”,最早源于孔子的经典性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这段话揭示了启发式教学原理的四层意思:

一是学生自己要主动思考;

二是教学要用启发式;

三是要适时启发,学生思考后但不得其意、欲言不能时启发之;

四是启发的结果是能举一反三。

名人名言

1、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

2、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3、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 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 即创造学习的诱因。——赞科夫

4、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张载

5、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 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斯宾塞

6、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斯宾塞

案例

【1】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以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捕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捕鱼的方法。

【2】“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3】梁启超推崇启发式教育,趣味性教育,崇尚自由的学风,注重保护孩子的自由意志。这与我们当下倡导的“寓教于乐”不谋而合。梁启超接受学生跟他抬杠,喜欢学生找他辩论,在辩论中探讨。不管是学生还是自己的孩子,他都鼓励他们选择擅长的方向学习,让他们远离劣等欲望的潜质,不要活成提线木偶。

【4】教育就像喂鸡一样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

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

怎么才能让公鸡吃米呢?他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己就开始吃起米来。

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台下一时间掌声雷动,为陶先生形象的演讲开场白叫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