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著名的四大公子是谁(明代冯惟敏也说过的一句临朐土话)

明末著名的四大公子是谁(明代冯惟敏也说过的一句临朐土话)(1)

(八十五)明代冯惟敏也说过一句的临朐土话,叫“敢子”

作者 赵元珉

冯惟敏(1511—1580年)是山东临朐人,明代著名散曲家。他在《醉花阴·仰高亭自寿》中说一句话,“为什么懒参禅慵学道?敢子是老先生顿悟高。”其中的“敢子”是临朐土话,是“大概”“也许”意思。这句土话,临朐人一直在用,如“他十五岁考上大学,敢子是神童!”

但是,现在临朐人说的“敢子”这句土话,还有另外的两层意思。

①肯定、当然。如“那敢子地刚好”;“小孩儿发烧到了三十九度多,敢子不好受。”

②原来、已经。如“他不慌不忙地,车票敢子早在网上订好了。”“你敢子早评上了高级职称,不用再写论文了。”

那么,“敢子”这个土话词语在官话里是哪两个字呢?

明末著名的四大公子是谁(明代冯惟敏也说过的一句临朐土话)(2)

冯惟敏(1511-1580)

先从“敢”字下手吧。《说文》,“敢,进取也。”《广雅》,“敢,勇也。”《玉篇》,“敢,敢果也。”《汉字源流字典》解释,本义为手持猎叉击刺野猪,引申泛指有勇气,有胆量;在用作副词时,相当于一定、一准,又相当于正、正好。这些释义符合土话“敢子”所表达的词义,就是说“敢”字是对的。

那“敢子”的“子”呢?经查阅资料,和土话“敢子”的词义、发音相近的词语还有:

敢只,是大概、也许的意思。如元·高明《琵琶记·伯喈弹琴诉怨》,“怎的只见杀声在弦中见?敢只是螳螂来捕蝉。”

敢自,是当然的意思。如《官话指南·卷三》,“挨着洗澡房的西边儿,向阳儿的那一间闲屋子,叫他住怎么样。那敢自很好了。”

敢仔,是自然、当然的意思。如《红楼梦》第二九回,“凤姐听说,笑道:‘老祖宗也去?敢仔好!'”

像“敢子”“敢只”“敢自”“敢仔”这些词语,除了词义和发音相近外,还都两个特点,即它们都是方言,且在释义时都指向“敢则”这个词语。

明末著名的四大公子是谁(明代冯惟敏也说过的一句临朐土话)(3)

冯惟敏旧居

则。《说文》,“则,等画物也。”《汉字源流字典》解释,本义为按规范宰割鼎肉;用作副词,①表示肯定判断,相当于“就是”,如柳宗元《捕蛇者说》,“非死,则徙尔。”②又表示已然,相当于“即将”,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③又表示推测,相当于“或许”,如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④《汉语大字典》又解释为“对已然或发生的事强调,可译为‘都'‘已经'‘原来'”如明·魏禧《大铁椎传》,“客则鼾睡。”可见,这几个义项都与“敢则”释义相关。

再看看“敢则”。《汉语大词典》解释的义项有三:

① 莫非;大概。如明·桑绍良《独乐园》第二摺,“你敢则会降龙,能伏虎。”《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敢则《三礼汇通》这部书是他们家纂的!怎么越说越有礼呢?”

②必定。如清·孔尚任《桃花扇•抚兵》,“为什么击鼓敲门闹转加,敢则要劫库抢官衙。”《红楼梦·第六四回》,“敢则好,只是怕你婶子不依。”

③正是。如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一摺,“他那里是羞我,敢则是羞你哩!”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摺,“君圣明威伏了四海,敢则他这庙堂臣八辅三台。”

“敢则”的释义与土话“敢子”所表达的意思相比较,就只剩“原来、已经”这个义项还没有相对应的了。《汉语大词典》在解释“敢自”时说,“敢自”是“方言,犹原来”。如“屋里敢自还有一位客人呢,我才知道。”既然方言“敢自”的源词是“敢则”,那么,“敢则”也就有了“原来”这层意思了。

明末著名的四大公子是谁(明代冯惟敏也说过的一句临朐土话)(4)

临朐老龙湾

“则(zé)”字在临朐土话中的读[贼zéi]音,那么,“敢则”就发[gǎn zéi]音,可能是人们读起来有些拗口的原因吧,“敢则[gǎn zéi]”就发成了“敢子(gǎn zǐ)”的音了。凉湾野园认为,明代冯惟敏说的“敢子”这句临朐土话,包括“敢只”“敢自”“敢仔”这些词语,是由“敢则”的“则”字的读音异化而成为了方言。

一家之言 欢迎讨论


声明

本文是作者授权本号发布的原创作品

享有著作权

任何人不得抄袭、剽窃

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