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的四个处世原则(这两种聪明人本事再大)

文章作者:琢磨君

曾国藩有句经典名言叫:“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傲字致败”,意思是说:纵观古往今来天底下的有才之人,他们最终都是因为骄傲自满而招致失败的。越是聪明人,越是容易妄自尊大,最后“满招损”、“满则倾”,大祸临头。

西楚霸王项羽是因为骄傲自负的性格,最终快速败亡;国士无双的战神韩信,也是因为居功自傲而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武圣关羽还是因为骄狂自大,大意失荆州,最终兵败被杀。所以说,有才干的人容易成事,也容易坏事。

越是有能力的人,越容易骄傲自负,不够谦虚、冷静、低调,继而在做人做事上面出现偏差。所以《易经》告诫大家要“亢龙有悔”,切莫因为骄傲而招致失败,后悔莫及。以下这两种聪明人,本事再大,也是难成大器。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聪明人的四个处世原则(这两种聪明人本事再大)(1)

01、一味追求完美的人

笨人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也不敢奢求,做人做事更加务实。但是聪明人能力强,知道越多,欲望越膨胀,还喜欢一味追求完美,希望借此来实现人生价值,使得自己站在人生巅峰。

但聪明人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容易被眼前的虚幻蒙蔽双眼,对于“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大自然真理熟视无睹。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日中则偏,任何一个事物发展到了极限,都会朝相反方向发展。

而且,一个人爬得越高,追求得越完美,最后摔倒也疼,遭受的祸患也越大。正如主持人白岩松所说:“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完美!毁掉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求完美和达到极致!”

聪明人的四个处世原则(这两种聪明人本事再大)(2)

正是因为追求完美的相反面就是极度不完美,所以我们对于那些看起来完美无缺的人,要格外小心,因为他们完美的表象下面往往隐藏着见不得人的巨大祸患。正如电视剧少帅中张作霖的一句经典台词:“人得有点毛病,有毛病的人才可交,没毛病的人说明不是真情,没有真情的人怎么能交?”

企业家任正非用人才的一条标准也是“不用完美的人”,他的解释是:“完美的人,就是没有用的人。我们在公司从来不用完人,一看这个人总是追求完美,就知道他没有希望。这个人有缺点,缺点很多,好好观察一下,看在哪方面能够重用他一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人都会有优点和缺点,若是只有优点,或只是缺点,都是不祥之兆。一个人有优点也有缺点,才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值得信赖。

聪明人的四个处世原则(这两种聪明人本事再大)(3)

做人,要像曾国藩那些“求缺惜福”,就如他在家书中所写:“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

花还没有全开的时候是最好的,月还没有全圆的时候是最好的。花一全开就离落花很近了,月亮一旦开始全圆离慢慢地变成残月就很近了。缺陷是完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人,要有缺点,才更加完美!

网上一则视频:一条毒蛇不下心被锯子割伤了,于是他大发雷霆,用嘴巴去咬锯子,结果嘴巴也被划伤了;毒蛇不死心,用整个身子去缠绕锯子,结果自己被割成了几段,奄奄一息。所以说,一味追求完美的人,喜欢钻牛角尖,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只会自食恶果,本事越大,祸患越大。

聪明人的四个处世原则(这两种聪明人本事再大)(4)

02、做事不专心致志的人

聪明人,过于自信,经常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可以三心二意,喜欢同时处理多个问题。因为他们坐这山,望那山,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精力分散,什么事情都想做好,但最后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我们把精力花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如果我们分散过多精力去干多件事,则无法思想和智慧聚焦,解决问题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最终一事无成。

就如鬼谷子所说:“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思不达则事难以成”,一个人心思分散,则注意力不够集中,志向不够坚定,最后难以做出事情。

聪明人的四个处世原则(这两种聪明人本事再大)(5)

曾国藩更是举了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来说明做事要专注,他说:下功夫做事情就好比是挖井取水,我们与其同时挖几个井,但挖不到泉水,还不如只是守着一口井往下挖,则一定可以全力挖到泉水。所以曾国藩读书有个习惯: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才能终有所成。如果心中没有专一的目标,见异思迁,眼花缭乱,最后必将是一事无成,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正如曾国藩名言所讲:“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聪明人的四个处世原则(这两种聪明人本事再大)(6)

生活中,有些人喜欢三心二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事没有恒心和毅力。他们今天干干这个,明天干干那个,换了很多工作,跳槽很多单位,最后什么也没有学精,只是略知一二,浪费了大好光阴,难成大器。

这种的人就像“下山的猴子”一样,看见玉米,掰玉米;看见桃子,丢了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丢了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兔子,扔下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小猴子只好两手空空地回家去。

古语说:“易反易覆小人心”,做人做事没有恒心,老是变来变去,看似是随机应变,实则是见异思迁,唯利是图,属于小人行为,最终的结果也不会好。

聪明人的四个处世原则(这两种聪明人本事再大)(7)

比如说,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待人不够专一,最先是丁原部将,后杀丁原而归附董卓,后又杀董卓,和司徒王允同流合污。吕布后来又被董卓旧部李傕等击败,先后依附袁绍、张杨、刘备。

吕布虽然能力很强,但是善变,还老是背叛领导,所以张飞骂他是“三姓家奴”。最终吕布被曹操打败,被俘获后遭到缢杀,然后枭首。

所以说,善变的人,往往最终没有什么好结果。正如曾国藩在日记中所总结:“天道恶贰”,老天会惩罚那些三心二意的人。

聪明人的四个处世原则(这两种聪明人本事再大)(8)

结语:

真正聪明的人,是大智若愚,谦卑低调,懂得内敛锋芒,在不争不费中去潜谋,最终收获胜利。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越是聪明的人,越容易骄傲自负,最终反而造成德行和福气都浅薄。

这两种聪明人——一味追求完美的人、做事不专心致志的人,本事再大,也难成大器。而且越是聪明人,越容易犯下这两个致命的错误——追求完美、三心二意。大家不妨自我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这样的聪明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

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国学文章,欢迎关注账号,并在下方点赞、评论、转发。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