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择一位好老师,好老师是怎样炼成的

从董仲舒确立“独尊儒术”的传统以来,中国以后的发展历史再某种意义上可以算作是一部关于学习的历史。儒学在此之后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也因为如此,此后的中国,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庶民小儿,不管他识不识字,都认准了一个理儿:“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实际上算是“学而优则仕”的延申,学习也因此成为了古代阶级流通的一个渠道。


怎样选择一位好老师,好老师是怎样炼成的(1)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学者众,那教者也肯定不少,古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也发展出了不少的教育方法与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就是其中为人所熟知的一种。

通常意义上人们认为“因材施教”是从孔子那里来的,这说法没错,但最直接的出处应是清人郑观应所著《盛世危言》卷十三“女教”篇:“别类分门,因材施教。”小编但在查阅过程中,在可知范围内,出现相关词语最早的文献应是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浩然斋刻三子通义本的《庄子通义》,此书为明学者朱得之所著,其文曰:“圣人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者也……”其余皆是清代文献。


怎样选择一位好老师,好老师是怎样炼成的(2)


《中庸》有言:”“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意思就是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厚待它们。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就遭到淘汰。这算作是因材施教的思想的直接体现了。


怎样选择一位好老师,好老师是怎样炼成的(3)

但一般意义上来说,这个成语与《论语》有关,其典故出自《论语·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其蕴含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年龄等差异分别予以不同的教育方式,以便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怎样选择一位好老师,好老师是怎样炼成的(4)

孔子,名丘,字仲尼


另外,在《论语·雍也篇》里,也有类似的记述:“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张敬夫注曰:“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其材而笃焉。盖中人以下之质,骤而语之太高,非惟不能以人,且将妄意躐等,而有不切于身之弊,亦终于下而已矣。故就其所及而语之,是乃所以使之切问近思,而渐进于高远也。”


怎样选择一位好老师,好老师是怎样炼成的(5)


总之,“因材施教”确确实实是孔子的教育方法之一,这一点是有佐证的,《论语·先进篇》写道: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程颐在其中评论孔子的教学方法时也说道:“孔子教人,各因其才。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这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所以,当个老师不容易,当个好老师更不容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