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里的歇后语(金瓶梅的歇后语)

此文来自网络,几经转载,已不知原作者为何人(痴情老人附注)。

金瓶梅里的歇后语(金瓶梅的歇后语)(1)

158、婆婆口絮,媳妇耳顽。(75回)潘金莲虽然答应了让西门庆与如意儿一起睡,但仍唠叨不已,春梅这样说她。这是俚语。

159、鸡儿不撒尿--各自有去处。(75回)玉箫来问潘金莲,西门庆昨晚在哪里睡?刺中了潘金莲的心病,她这样回答后还说:“死了一个,还有一个顶窝儿的。”这是歇后语。

160、当家三年狗也嫌。(75回)西门庆体谅孟玉楼持家之难,这样说。这是俚语。

161、在这屋里放小鸭儿?就是孤老院里,也有个甲头。(75回)“放小鸭儿”指放养不管;“甲头”指头目。潘金莲与月娘大吵,月娘这样说她,意思是你不要以为没人管你,好歹我还是个头呢!这是俚语。

162、如今犯夜的倒拿住巡更的。(75回)月娘对大妗子诉苦:“我倒容了人,人倒不肯容我。”“犯夜的”就是犯禁夜行的人,指潘金莲;“巡更的”指月娘自己。这是俚语。

163、单管两头和番,曲心矫肚,人面兽心。(75回)月娘对大妗子吐露心声,说潘金莲就是这样的人。“两头和番”指两边搅和。这是俚语与谚语连用。

164、一鸡死,一鸡鸣,新来鸡儿打鸣忒好听。(76回)月娘对孟玉楼表白自己对潘金莲的怨气:“常言道‘一鸡死,一鸡鸣,新来鸡儿打鸣忒好听’。我死了,把她立起来,也不乱,也不嚷,才‘拔了萝卜地皮宽。’”据说“鸡”原为“姬”,指西汉的贾姬,典出《史记·郅都传》,郅都是个酷吏,“亡一姬复一姬进”,是郅都不肯救贾姬的原话。月娘的话中“拔了萝卜地皮宽”一句见121条,这是两个俚语连用,一长一短。

165、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受一口气,佛受一炉香。(76回)前者语出《西厢记》,后者也作“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炷)香。”孟玉楼劝潘金莲去向月娘陪个礼,说:“常言:'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你两个已是见过话,只顾使性儿到几时?人受一口气,佛受一炉香,你去与他赔个不是儿,天大事都了了。”两个都是谚语。

166、有势休要使尽,有话休要说尽。人人有面,树树有皮。(76回)孟玉楼劝潘金莲去向月娘陪了礼,事后却又在背后说月娘:“有势休要使尽,有话休要说尽。凡事看上顾下,留些儿防后才好。不管蜢虫、蚂蚱,一例都说着。对着她三位师父、郁大姐。人人有面,树树有皮,俺每脸上就没些血儿?”说明孟玉楼确实是个两面三刀的人。前是谚语,后是俚语。

167、贱里买来贱里卖,容易得来容易舍。(76回)潘金莲说西门庆心目中只有月娘没有她,并这样说自己。这是俚语。

168、三窝两块,大妇小妻,一个碗内两张匙,不是汤着就抹着。(76回)潘金莲对王婆说,像西门这样人家,“如何没些气儿?”不是这气就是那气。其中“三窝两块”是指有众多妻妾或众多儿女。这是俚语。

169、张公吃酒李公醉,桑树上脱枝柳树上报。(76回)王婆来替何九之弟何十说情脱罪,结果西门庆用一个和尚顶替,放了何十,作者用这两句感叹。前一句原出自唐·《朝野金载》,是代人受过之意;后一句疑是作者所加,含义相同,“报”是萌芽的意思,属吴地口音。这是俚语。

170、母狗不掉尾,公狗不上身。(76回)西门庆给月娘、潘金莲讲他衙门里审的奸情案,月娘如此说,显然矛头指向潘金莲。这是俚语。

171、兵马司倒了墙--贼走了?(76回)郑爱月调侃西门庆的话。兵马司专管抓贼囚贼,从字面上看是说墙倒了,贼脱逃了,实际上是郑爱月说西门庆贼“透”了。这是歇后语式的俚语。

172、蒋胖子吊在阴沟里——缺臭了你了。(77回)郑爱月调侃应伯爵的话,这与“唐胖子掉在醋缸里──把你撅酸了”(见106条)是同一类型的歇后语,前者“唐”谐音“糖”,“掉在醋缸里”由甜变酸。这里“蒋”谐音“姜”,“吊(掉)在阴沟里”由香变臭。

173、宫外有株松,宫内有口钟。钟的声儿,树的影儿,我怎么有个不知道的?(78回)潘金莲对玳安说的话,暗示玳安,賁四嫂的丑事她早就知道了。这是俚语。有学者说“宫外有株松,宫内有口钟”是作者影射明代嘉靖朝的奸臣严嵩与方士陶仲文,不知此说是否属实?

174、甚么话?檀木靶,有此事,真个的。(78回)潘金莲见玳安矢口否认賁四嫂的事,便对玳安这样说。这与“什么话?檀木靶,没了刀儿,只有刀鞘儿了”(见87条)是同一个歇后语的不同诠释,解释同上从略。全句意思是:什么话——就这话!有此事,真个的。

175、要好不能勾,要歹登时就。房倒压不杀人,舌头倒压人。听者有,不听者无。(78回)玳安对潘金莲慌忙解释,说潘金莲冤枉了賁四嫂。这是三个俚语连用,意思很直白。

176、你看七个窟窿倒有八个眼儿等着在这里。休要做打踊的献世包!‘关王卖豆腐--人硬货不硬。’驴粪球儿面前光,却不知里面受凄惶。(78回)出自潘金莲对潘姥姥说的一席话,两个俚语与两个歇后语连用。第一个俚语意为“有那么多人看着”。第二个俚语的“献世包”即“现世报”;“打踊的”则意义不明,猜测是“急着出来”的意思。后面两个歇后语很易理解。

177、千里长棚,没个不散的筵席。扬州虽好,不是久恋之家。(80回)西门庆死后,李桂卿、李桂姐姐妹俩对李娇儿说的话:“俺妈说,人已是死了,你我院中人,守不的这样贞节!自古千里长棚,没个不散的筵席,你还恁傻!常言道:‘扬州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不拘多少时,也少不的离他家门。”这是两个谚语连用。

178、因风吹火,用力不多。(80回)李娇儿要回妓院,便与月娘大吵大闹,作者用了这句成语,意为乘便行事,不费力。这属于谚语。

179、人面咫尺,心隔千里。(81回)即“知人知面不知心”。韩道国拐财远遁,来保也起恶意了。这是谚语。

180、正是割股的也不知,烯香的也不知。自古信人调,丢了瓢。(81回)来保标榜自己如何正派、如何帮助月娘,而别人却不相信,反而去信人家的话。“烯香”似为“烧香”之误;“信人调”意指相信别人调唆。这是两个俚语连用。

181、料莫天也不着饿水鸦儿吃草。(81回)来保妻惠祥语。“水鸦儿”即黄莺,“不着饿”即“饿不着”的倒装句,全句意思是估计老天不会让黄莺饿死的。这是俚语。

182、绿豆皮儿--请退了。(82回)潘金莲怀疑陈敬济与孟玉楼有首尾,对陈敬济这样说。此为谐音歇后语,原出自元曲《南吕·一枝花》,作者宋方壶。绿豆脱皮褪了青色,“青褪”谐音“请退”。

183、里言不出,外言不入。(83回)春梅教训秋菊的话。语出《礼记》:“男不言内,女不言外,里言不出,外言不入。”这是谚语。

184、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83回)西门大姐也对陈敬济产生怀疑,陈敬济这样辩解。这是谚语。

185、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85回)潘金莲与陈敬济乱伦怀孕,打了胎,传的大家都知道了,作者这样写。这是很常见的谚语。

186、金命水命,走投无命。(85回)月娘终于亲见潘陈丑事,将陈敬济一顿好骂,陈敬济落荒而逃。据命理观念,金命与水命十分相合,但如今也不济事了。这是谚语。

187、瓶儿罐儿有耳朵。男儿没性,寸铁无钢;女人无性,烂如麻糖。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85回)月娘终于亲见潘陈丑事,将潘金莲一顿数落:“瓶儿罐儿有耳朵,有要没紧和这小厮缠甚么!教奴才们背地排说的碜死了!常言道,男儿没性,寸铁无钢;女人无性,烂如麻糖。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第一句是俚语;后两个长句都是谚语。

188、龙斗虎伤,苦了小獐。(85回)潘、陈乱伦败露,陈敬济不敢进后边去,连累傅伙计他们都没人送饭了,真是龙虎相争,小者必死、大者必伤,还有小獐的活路么?这是谚语。

189、挨一日似三秋,过一宵如半夏。(85回)潘金莲与陈敬济断了联系,日子难过。这是作者对“一日三秋”成语的拓展。

190、天塌了还有撑天大汉哩。(85回)春梅这样安慰潘金莲,张竹坡批:“此大汉为谁?”的确,我们到现在也不明白春梅当时这撑天大汉指的是谁。这是俚语。

191、漏眼不藏丝。(85回)薛嫂完成了陈敬济委托的联系潘金莲的任务,回来拿出五钱银子与他瞧:“此是里面与我的,漏眼不藏丝。”“漏”谐音“露”,“丝”谐音“私”,指自己没有隐瞒、没有私心。这是谚语。

192、知道天怎么算计,就心高遮了太阳!(85回)潘金莲得知月娘欲卖去春梅,就恶毒诅咒孝哥。这是俚语。

193、好男不吃分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85回)春梅听说月娘卖她还不与她衣裳,就这样说。其中“分时饭”即“分家饭”,全句意思是自力更生,不会依靠任何人。这是谚语。

194、妻儿赵迎春,各自寻投奔。腌韭菜--已是入不的畦。(86回)陈敬济来薛嫂家看春梅,春梅埋怨陈敬济把她们主仆两人都弄的不上不下的,陈敬济对春梅说:“我的姐姐,你既出了他家门,我在他家也不久了。‘妻儿赵迎春,各自寻投奔’。你教薛妈妈替你寻个好人家去罢,我‘腌韭菜--已是入不的畦’了。”其中“赵迎春”疑为假托之名,无考。“畦”在山东话中与“席”谐音:韭菜割下了,不在畦上了;韭菜被腌了,不能入席了;陈敬济如今没有自己的位置了。这是俚语与歇后语连用。

195、我赶着增福神着棍打?(86回)月娘怪薛嫂敷衍卖春梅的事,薛嫂赶紧解释:我怎么会遇到增福神反去拿棍打呢?“增福神”是传说中掌管人间生死、贫富的神袛,封神榜上有名。这是俚语。

196、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一客不烦二主。(86回)为卖潘金莲,月娘叫人把王婆找来,对王婆说:“今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一客不烦二主,还起动你领她出去,或聘嫁,或打发,叫她吃自在饭去罢。”前一句是“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意思;后一句是不麻烦他人的意思。都是谚语。

197、蛇钻窟窿蛇知道,各人干的事儿,各人心里明。没个不散的筵席。出头椽儿先朽烂。苍蝇不钻没缝儿蛋。(86回)潘金莲见王婆来到,她的伶牙俐齿在王婆面前也不利索了。王婆道:“自古蛇钻窟窿蛇知道,各人干的事儿,各人心里明。金莲你休呆里撒奸,说长道短,我手里使不的巧语花言,帮闲钻懒。自古没个不散的筵席,出头椽儿先朽烂,人的名儿,树的影儿。苍蝇不钻没缝儿蛋,你休把养汉当饭,我如今要打发你上阳关。”这段长话中,第一个长句是歇后语;后三个短句都是谚语,前两后一,中间夹上“人的名儿,树的影儿”(见81条)是俚语;五句连用。如果再加上中间夹杂的四个成语及最后两句俚语,就创下了整部小说中歇后语、谚语、俚语空前绝后的连用记录,还真是这个老虔婆一篇绝妙的自白书。

198、打人休打脸,骂人休揭短!有势休要使尽了。赶人不可赶上。(86回)潘金莲自知不是王婆对手,便向月娘发飙,这样对月娘说。其中“赶人不可赶上”指不要欺人太甚。这是三句谚语连用。

199、人无远见,安身不牢。管情一箭就上垛。(87回)应伯爵见了春鸿,便这样游说他去投奔张二官,实际上是自己要巴结张二官。其中“管情”是“管保、保证”的意思。前是谚语,后是俚语。

200、三只脚蟾便没处寻,两只脚老婆愁寻不出来!(87回)周守备听从了春梅,欲买潘金莲回来,王婆咬死一百两银子不松口,老家人周忠发怒了,这样说。这是俚语。

201、先下米先吃饭。(87回)王婆见武松要买潘金莲,便这样说,意思是你要快些。谚语有“先下手为强”,这一句是俚语,意思相同。

202、兔儿沿山跑,还来归旧窝。(87回)月娘问王婆,谁娶潘金莲去了?王婆答:“兔儿沿山跑,还来归旧窝。嫁了他家小叔,还吃旧锅里粥去了。”这是俚语。

203、好处安身,苦处用钱。(88回)陈敬济祭祀潘金莲说的话。这是俚语。

204、都是龙华一会上人。(88回)行脚僧化缘,向月娘等人这样说,指大家都是有佛缘的人。龙华会指佛诞节,在农历四月初八。这是谚语。

205、生有地儿死有处。(88回)薛嫂告诉月娘,自古生有地儿死有处,是春梅出钱把潘金莲葬了。这是谚语。

206、一尺水十丈波。(88回)孙雪娥说薛嫂:“可又来!到底还是媒人嘴,一尺水十丈波的。”表示不真实、夸大其词。这是俚语。

207、正月十六贴门神--来迟了半个月。(89回)月娘叫薛嫂押祭礼到陈家来,一来祭祀亲家,二来送大姐回来。谁知陈敬济这样回答,还要打大姐。这是歇后语,“正月十六”通常为“正月十五”。

208、要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90回)来旺欲会孙雪娥,一丈青对来旺说:“你两个旧情不断,托俺每两口儿如此这般周全你。你休推睡里梦里,要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这是谚语。

209、饶你奸似鬼,吃我洗脚水。(91回)月娘受陈敬济威胁,不得已将丫环元宵儿交给他,作者按陈敬济口吻这样说。这是俚语,原出自《水浒》中母夜叉孙二娘的话。

210、疾风暴雨,不入寡妇之门。(91回)陶妈妈奉命来西门府说媒,家人来昭拦住她,这样说,意指寡妇门前不要多走动。这是俚语,原出自元杂剧《渔樵记》,乃朱买臣休妻时其妻崔氏说的话。

211、腊月里罗卜--动了心?世间海水知深浅,惟有人心难忖量。(91回)月娘见媒婆上门,便意识到:莫非是孟玉楼有了嫁入的念头?正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前是谐音歇后语,取“动”与“冻”谐音;后是谚语。

212、清自清,浑自浑。好的带累了歹的。(91回)陶妈妈对孟玉楼说:“清自清,浑自浑,好的带累了歹的。小媳妇并不捣谎,只依本分做媒。”前一句原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是谚语。后一句有误,应为“歹的带累了好的”,是俚语,原出自《三遂平妖传》,说一个冒牌尼姑带累了本宅奶奶的故事。

213、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乡中水。(92回)孟玉楼见陈敬济冒充她兄弟很生气,后来想毕竟同是西门府出来的,就见见吧。这是俚语。

214、横草不拈,竖草不动。(92回)冯金宝如此说西门大姐懒。这是俚语。

215、冰厚三尺,不是一日之寒。(92回)陈敬济罪孽深重,西门大姐一死,月娘便率领丫环仆妇前来问罪。这是相当流行的谚语,一般“厚”作“冻”。

216、咽喉深似海,日月快如梭,无底坑如何填得起?(93回)王杏庵两次接济陈敬济毫无效果,如此说。这是俚语,原出自《醒世恒言·错斩崔宁》中刘官人的老丈人说的话。

217、拐米倒做了仓官,说不的了。(94回)薛嫂劝孙雪娥的话,意指春梅现在身份不同了,没法说了。这是俚语。

218、自古嗔拳不打笑面。(96回)陈敬济被杨大郎打,亏得侯林儿救了他,这是侯林儿当时对杨大郎说的话。这是谚语。

219、六月连阴--想他好情儿。(97回)春梅帮助月娘解决了被吴典恩诬陷的案子,陈敬济知道后这样责怪春梅。“情”与“晴”谐音,这是歇后语。

220、黑头虫儿不可救,救之就要吃人肉。(99回)张胜杀陈敬济时说的话,当初是张胜找到落难的陈敬济的,所以他说陈敬济忘恩负义。据说“黑头虫”是一种专食父母肉身的恶虫,所以不可救。这是俚语。

(续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