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非遗增加项目(国家非遗网黄梅戏)

(作者:项结权)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的黄梅戏简介:

2006年第一批,黄梅戏简介: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  清末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黄梅戏非遗增加项目(国家非遗网黄梅戏)(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06年黄梅戏简介截图

2011年第三批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黄梅戏又名“黄梅调”,源自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融合,逐渐发展为一个戏曲剧种。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黄梅戏非遗增加项目(国家非遗网黄梅戏)(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11黄梅戏简介截图

两次申报介绍对比,关于起源的介绍明显不同:

2006年申报时写关于源流是“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

2011年申报时写的关于源流是“黄梅戏又名“黄梅调”,源自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

2006年写了源流明确是指“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而到了2011年则变成“源自湖北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2011年的介绍中“源自湖北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一带”这个词意思是泛指某处和与它相连的地方。也就是说,黄梅戏源自湖北黄梅及其周边地区的包含安徽、江西等地的采茶调,也就是说这个采茶调并不仅仅是黄梅县的了。这个介绍与2006年申遗的介绍进步了很多。也说明对黄梅戏起源的认知有了明显改变:黄梅戏起源并不仅仅是指湖北黄梅县的采茶调,而且也包含周边(安徽及江西)一带的采茶调。否定了黄梅戏仅起源于湖北黄梅县的错误说法。

某些地区无知的人认为非遗介绍就是起源“认定”,从上述两篇介绍可以看出,起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推移,信息时代的发展,各种历史资料逐步献。黄梅戏的起源也就逐步浮出水面。其实,黄梅戏申遗成功是国家对“黄梅戏”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并不是某些地区认为的“认定起源”。认为非遗介绍就是认定“起源”,只是某些地区的无知认知罢了。

黄梅戏非遗增加项目(国家非遗网黄梅戏)(3)

2017年12月02日湖北《黄冈日报》刊登文章《把黄梅戏“抢回”黄冈的拉力赛》中关于对黄梅戏申遗的认知

2018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专著《黄梅戏起源》一书,已经非常详细列出了黄梅戏起源、发展、壮大于安庆的各项证据及各项历史事实,源流十分清晰。如果某地有异议,可以列出黄梅戏流传安庆的详细历史证据。如果没有或者无法拿出各种历史证据,以后你再怎么口嗨,也只能证明你是耍无赖、玩碰瓷!

黄梅戏非遗增加项目(国家非遗网黄梅戏)(4)

《黄枚县地方病》一书封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