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零聊红楼详解正邪之气)

大家好,我是零之笔记。咱们今天继续讲红楼梦第二回。

(老零聊红楼详解正邪之气)(1)

上回书说到冷子兴给贾雨村介绍贾府里的各色人物,最后说到贾宝玉。这贾宝玉天生自带异象,出生时嘴里就含了块玉,一看就不像正常人,呃,不像平凡人。所以全家上下都把他当成宝贝,指望着他继承家业,光宗耀祖。这孩子也没让人失望,自幼就胸怀大志。周岁那天让他抓周,满床的好东西他不捡,就奔着脂粉钗环使劲。他爹贾政一看,嚯,儿子有出息啊,于是给他定了性:将来酒色之徒耳!

(老零聊红楼详解正邪之气)(2)

不过老零这里有个疑问啊,听说男孩子抓周,一般摆的都是笔墨纸砚,弓刀印绶这些东西。女孩子抓周才摆脂粉针线呢。那这个贾府是分辨不出贾宝玉的性别吗?为什么要摆脂粉钗环给他抓?搁这儿钓鱼执法呢?咱不知道贾政是怎么想的,但他给贾宝玉下的评语,至少从表面上来看倒也不能说错。等宝玉长到八九岁的时候,稍通人事,这嘴上就没把门的了,说什么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见了女人就清爽,见了男人就觉得浊臭。

咱们只是看书的话,可能还觉得这小孩儿挺可爱的,童言无忌嘛。但现实中要是真有个小男孩儿说这样的话,你会怎么看待他?尤其是女同胞们想一想,什么感觉啊?妈呀!这小孩儿好变态!是不是?喜欢异性,还算说得过去。但对同性感到恶心,这比较少见吧?这已经不能叫怪诞了,可能精神上有什么大病。

(老零聊红楼详解正邪之气)(3)

所以,冷子兴前面慨叹说,贾家的子孙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最后落脚点就在贾宝玉这里。他是把贾宝玉当成个笑话来讲的,说他将来必是色鬼无疑了。却没想到贾雨村罕然厉色的制止他:“非也!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的来历,大约政老爷前辈也错以淫魔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者,不能知也。”哎呀,贾雨村这话说得,太有水平了。一句话把贾政和冷子兴全给骂了。合着别人都是文盲,啥也不懂,就你贾雨村读书识事、格物致知呗?这下知道贾雨村为什么因为恃才侮上而丢官儿了吧?就这么个破嘴,能在官场上混吗?

当然冷子兴确实没资格和他打嘴仗了,毕竟人家是前科进士嘛,人家清华北大的说你没文化,那你也只能听着。于是他就向贾雨村请教,您觉得贾宝玉是个什么人呢?贾雨村就口沫横飞天花乱坠地发表了一通长篇大论。老零小时候看到这儿差点儿弃书,这也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实在看不懂他说什么。现在读过几本书了,回头来看,贾雨村这段话看似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实际上它的中心思想还是非常明确的。下面咱们就来拜读一下。

先简单解释一下他说的话。贾雨村说,天下人分为三种,大仁者、大恶者、以及咱们这些普通人。大仁者身上有清明灵秀的天地之正气,世道好的时候,就出现这些大仁,他们来治理天下。大恶者身上是残忍乖癖的天地之邪气,世道不好的时候就出现大恶,他们来扰乱天下。

那大仁者都有谁呢?尧舜禹,这是部落时期的上古贤王。

(老零聊红楼详解正邪之气)(4)

汤文武,就是商汤王、周文王、周武王,这是明君。

(老零聊红楼详解正邪之气)(5)

周公与召(shao)公,这是辅佐文王武王的贤臣;孔孟,儒家思想奠基人;董是西汉董仲舒,也是儒学代表人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他提出的。

韩是唐朝的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不过这里把他列出来,倒不是因为他文学上的成就,而是因为在他那个时代,儒学式微,佛教兴盛。而韩愈一生致力于复兴儒学,与佛道作斗争,为此得罪了唐宪宗,差点掉脑袋。他对儒学的传承是有突出贡献的,所以把他和孔孟董放在一起。

周是北宋的周敦颐,咱们都学过他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是宋朝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理学,简单理解就是儒学的进化版,它以儒家思想为主,并与佛家与道家的思想进行结合,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理论体系,为皇权的合法性提供了重要依据,所以特别受统治者的喜爱,成为官方推崇的主旋律哲学。

程是指程颢程颐两兄弟,张是张载,他们都是北宋的理学家,与周敦颐合称“北宋五子”。五子里还有一个人是邵雍,不过贾雨村没提他。他说的最后一个朱是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后世尊称他为“朱子”。

(老零聊红楼详解正邪之气)(6)

我们可以给贾雨村认为的大仁者分个类,一类是帝王将相这些政治家,一类是哲学家、思想家,而且都是儒家学派的人物。乍一看,这些大仁者本身没什么可多说的,历史上的成功人士和道德典范嘛。但是,老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人里有谁,当然重要;但没有谁,更重要。请大家注意,贾雨村所列举的儒家学者里,没有心学派的代表人物,比如陆九渊、陈献章、王守仁等。难道像阳明先生这样公认的圣贤,都不配位列其中吗?

所以老零不由产生一个想法,贾雨村之所以把这些人列为大仁者,或者说是作者把它们列为所谓的“大仁者”,所看重的不仅是他们在治国上的功绩,更是他们在约束人心上起到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些人,他们都是规则的制定者。政治家靠他们的统治,靠手中的权力来治理国家,思想家则是靠他们的理论,他们创立的道德规范来约束百姓。这个事要分两面看,所谓礼乐制度,仁义道德,确实对维护社会稳定,鼓励人心向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另一面,它也极大压制了个人的天性与自由。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没有心学派的代表。因为,心学在某种层面上,它就是打破传统儒学樊笼的“叛逆”。

(老零聊红楼详解正邪之气)(7)

理学有个口号,咱们都听说过,叫“存天理,灭人欲”。他们主张压制个性,消灭人的私欲,用条条框框把人约束起来,最好普天下之人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全都是知书达理的顺民,永远不会干出格的事,这样管理起来多方便啊,是不是?

而心学则认为“心即理”、“致良知”,天理即人欲,它们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每个人心底都有良知的存在,要做的就是把这良知推广到一切所知所为中去。举个简单的例子,男女授受不亲,礼也,这是传统道德的看法。这个亲是指接触的意思。碰上个路人,肯定是不能随便亲的。但要是相知相爱的两个人,也不能亲吗?那老传统肯定认为是不行的了,只要没结婚,你就不能亲,除非特殊情况,比如溺水可以援之以手。你要问为什么,他会告诉你没有为什么,就是不行。

(老零聊红楼详解正邪之气)(8)

而心学就不一样了。它和你讲道理。人都是有良知的,有道德底线的。人应该凭着自己的良知来知道哪件事可以做,哪件事不能做。你可以拉自己女朋友的手,但你不能去当电车之狼,因为这违背你的良心。不让你拉女朋友的手,你想不通这是为什么,只是规则不允许你这样做,你只是被迫的接受。而不做电车之狼,你知道这是为什么,所以你主动的、自愿的不去做。这就是所谓知行合一。

在红楼梦第三十二回,有一小段情节是非常生动的例子。宝玉出门时,看见林黛玉在外边哭,就上前去慰问,情不自禁的抬起手替黛玉擦眼泪。黛玉吓得赶紧退后几步,骂他,你又要死了?作什么动手动脚的?你看,她对男女授受不亲这个度把握的还是挺到位的吧?但是紧接着,她看到宝玉急了,出了一脑门子汗,她又忍不住伸手去给宝玉擦汗。这时候,她可又想不起什么作死不作死的了。

(老零聊红楼详解正邪之气)(9)

但是,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前,真的会有多少读者认为,哎呀,这林黛玉也太不检点了,居然去给男人擦汗。会有人这么想吗?只会认为她真性情吧,认为这段情节非常的感人,非常的好看吧。那么,既然她给宝玉擦汗是真情流露,那就说明她前面的矜持是伪装的,是反天性的。事实上,红楼梦以及西厢记等许多文艺作品,之所以百年来为人们所喜爱,就是因为它们在展现、歌颂人们的真性情。

有点扯远了啊,咱们回到起初那个话题。之所以“大仁者”中没有心学派,可能就是因为心学更强调个体的自由,更注重天性释放与道德约束的统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心学是与后文所说的禀赋正邪之气的人更加契合。这一点我们之后再说。

最后再说明一下,老零刚才所说的关于理学与心学的东西都只是皮毛,是非常片面的。这些伟大的学说都是“费而隐”,既广大又精微,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理学并不都是虚伪,心学也不是全部正确,还是要辩证的来看。老零对于这些也只是一知半解,就不多说了,咱们还是回到红楼梦上来。

(老零聊红楼详解正邪之气)(10)

好,我们再看贾雨村说的大恶者都有谁。蚩尤、共工,这是上古时期的部族首领,在传说中是凶神,是发动战争祸乱天下的罪人。桀纣、始皇,这都是暴君的代表,不用多说。

接下来是王莽、曹操、桓温。王莽是西汉大司马,在汉平帝死后,他立了个两岁的傀儡皇帝,自己摄政,大权独揽,最终篡位建立了新朝。曹操,他自己虽然没当皇帝,但他为篡位打好了一切基础,最终由他的儿子曹丕篡位,且追尊他为皇帝。桓温是东晋大司马,他和曹操很像,也是活着的时候权倾天下,但没篡位,由儿子篡了位,并且也追认他为皇帝。笼统概括的话,这三个人都可以算是篡权者。

接下来是安禄山,不用说了,乱臣贼子。最后一个是秦桧,也不用说了,奸臣代言人。

可以看出,贾雨村认为的大仁者,既有政治家也有思想家。而大恶者就只有政治人物了。这非常合理。因为即便是乱臣贼子,他嘴上说的也得是儒家仁义礼智信那一套,不可能宣扬叛逆无罪残暴有理,对吧?当然历史上也有用反动理论蛊惑人民的啊,不过贾雨村没提这茬,咱也就不节外生枝了。

(老零聊红楼详解正邪之气)(11)

他所列的大恶者,基本都是为了一己私欲而祸乱天下的人,具体说,主要就是追求权力。你要不想当皇帝,就不会谋权篡位,对吧?再进一步,如果你没有对权力的渴望,那你可能就不会涉足政治,对吧?当然有的人他追求权力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是为了拯救苍生啊,那是另一回事。反正贾雨村他列举的都是这类人,咱没必要和他抬杠。我为什么要强调追逐权力这个事呢?咱们再往下看。

接下来贾雨村说,当今是太平昌隆之盛世,肯定是大仁者居多了,满世界都是大仁,所以他们身上的清明灵秀之正气,就淤了,溢出来了,散逸在五湖四海。而残忍乖僻之邪气,它没地方待,找不到人附身,因为没有大恶者嘛,它就只能猫在深沟大壑之中。偶尔泄露出一点来,与飘荡在空中的正气相遇,所谓正邪不两立嘛,它俩就打架,但是,谁也打不过谁,谁也不能把谁吞掉,结果就同归于尽了,或者说是混为一体了,形成了一种正邪混合的气。

这种气如果落到人身上,那这个人既做不了正人君子,也成不了大奸大恶,他们会特别的聪明,但也会特别的乖癖。这类人如果生在富贵之家,那就是情痴情种。如果生在清贫之家,就是逸士高人。即便出身卑微,是社会的底层,那也是奇优名倡。即使是戏子,是娼妓,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与人格,有独立的生命,不会甘于被人奴役和束缚。

(老零聊红楼详解正邪之气)(12)

刚才我们说,大恶者的恶,主要来自对权力的欲望,这种欲望是邪气,是最恶的恶,比所有其他的欲望都要恶。而混合了正邪两种气的人,他对权力的欲望就被中和了,或者说被消除了。他的欲望、他的执拗就体现在了别的方面,比如对自由的向往,对传统的叛逆,对艺术的痴迷等等。那么哪些人属于禀赋正邪之气的人呢?他们身上又有哪些特质,与红楼梦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话题我们下期详叙。请大家点个关注随个赞,咱们下期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