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菊花的功效与作用禁忌(菊花可以当茶喝)

菊花主产于浙江、安徽等地。由于花色不同分为白菊花、黄菊花、野菊花。因为产地不同又分为: 杭菊(浙江)、滁菊与亳菊(安徽)、怀菊(河南)、祁菊(河北)、川菊(四川) 。

药用菊花主要有:黄菊花、白菊花、野菊花。

性味归经:味辛、苦、甘,性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肺热,清肝,平肝。

应用:

1、用于风热表证及风热犯肺之卫分证。因为菊花具有外散风邪,内清肺热的作用。因此多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或温热犯肺。如《温病条辨》桑菊饮。

2、用于肝热或肝虚目疾。因为菊花具有清肝明目略兼养阴益肝的作用,所以能够治疗肝经实热或风热上攻所致的肝热目赤,肝热两目红肿、涩痛、流泪等证以及肝阴不足经血亏虚之视物昏暗。如《和剂局方》菊花散,主治肝热目赤肿,目暗羞明或痒或痛;如《医级》杞菊地黄丸,主治肝肾不足之目疾。

3、用于肝阳上亢或肝热上攻之眩晕、头痛等证。因为菊花能平肝阳、清肝火,故能治疗因肝阳上抗或肝火上炎引起的头昏、头疼、眩晕等证。如《重订通俗伤寒论》羚角钩藤汤。

此外,菊花还能清热解毒。可用于痈肿疔毒(内服与外敷均宜)。

另外,菊花的花色不同,功效也不相同。产自浙江杭州的黄菊花品质较好,故有杭菊之称。黄菊花的功效偏于散风热。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疼、目赤等证;白菊花以安徽滁州的为佳,所以称之为滁菊。滁菊的功效偏于平肝阳,常用于治疗肝阳上抗所致的头晕、目眩等证;野菊花的功效偏于解毒,常用于治疗疔疮中毒,野菊花叶可外敷治疗疔疮。

菊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菊花含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及腺嘌呤、胆碱、菊苷、绿原酸、氨基酸、维生素E等成分。有抑菌、抗病毒、镇静、解热、消炎、缩短凝血时间、降低转氨酶、抗辐射、解铅毒、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血压、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同时加速胆固醇的分解代谢等作用。

菊花能够“利血脉”,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临床还常用菊花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高血脂等证。

注意:菊花有清热作用。因此,风寒束表、素有内寒者慎用。

各种菊花的功效与作用禁忌(菊花可以当茶喝)(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