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从什么时候开始用韩语(用50年全民去汉字)

韩国从什么时候开始用韩语(用50年全民去汉字)(1)

1988年,奥运会首次在韩国举办。韩国人举国欢腾,并以此为建国以来最大荣耀,30年后,一部名为《请回答1988》的韩剧,也饱含深情地回忆起这一民族盛事。

不过,彼时举办奥运会的地方,现在已然在韩国地图上寻不见了。这个地方,叫汉城。

汉城因汉江得名,汉江也是韩国主要的河流之一。为何汉城无迹可寻了?

因为在2005,韩国政府与民间,以决绝的态度,开展了一场“消灭汉城”的改名运动。城市改名为首尔,所有汉城字样,在一夜之间被抹去,仿佛汉城从来不存在于韩国历史上。

韩国人为何铁了心要给首都改名字?答案就在于这个字:汉。

韩国从什么时候开始用韩语(用50年全民去汉字)(2)

汉城要删“汉”

汉城首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是1394年。这一年,获得明朝皇帝册封的朝鲜国王李成桂迁都汉阳,并将首都改为汉城。汉城即以李氏朝鲜首都,屹立于韩国历史舞台上。

1948年起,韩国将汉城改称韩语固有词“서울”,即首都的意思,发音便是首尔。在当时,这可是朝鲜半岛唯一没有汉字名的城市。不过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文化圈,对这座城市的称谓仍是汉城。

可韩国人始终对此如鲠在喉,关于首都名称的修改,屡屡被提上政府的议程。终于在2005年1月,韩国政府正式照会全球,将首都名称彻底改为“首尔”。

韩国人之所以对汉城的名字“不爽”,其核心还是“汉”,换言之,这个名字,太中国了。

在为首都改名背后,还有韩国倾尽全力推行的去汉字化。只是,费了50年,韩国仍未能去除汉字影响,汉字仍是韩国人的必修课。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深层原因?

韩国从什么时候开始用韩语(用50年全民去汉字)(3)

汉字即韩字

历史上,韩国始终是中国的藩属国,在漫长的古代史中,韩国一直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使用汉字。

汉字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公元前后相继建立的 高丽、新罗、百济三国都先后使用汉字为书面交际工具。 韩国学者认为, 汉字大约是在公元前2世纪随着位于半 岛北部的卫满朝鲜的建立而传入的。到了明代,韩国的儒生,更是要上比中国儒生更传统的理学课程,韩国的笔记小说也全是以文言文书写。

不过,在1443年,韩国的世宗大王组织集贤殿学者郑麟趾、申 书舟、成三问等人创制本民族的表音文字,创制了《训民正音》——这便是我们如今所见的韩语。

不过,世宗大王创制韩语,并不是为了去除汉语,恰恰相反,他是为了推广汉语。

“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 欲言,而終不得伸其情者多矣,予爲此悯然,新制二十八 字,欲使人人易习,便於日用矣。 ”这段文字是《训民正音》 的序文, 它充分体现了世宗创制训民正音的主要目的在 于教化百姓,让百姓在习得文字之后,懂得忠孝廉耻,能 够申其情,守其律。

韩文创制的目的不是针对 熟知汉字的知识阶层, 而是为了给一般民众科普汉人文化。

韩国从什么时候开始用韩语(用50年全民去汉字)(4)

韩语只是“语”

训民正音在颁布后并没 有得到普及,汉字的使用并无减少。

因为集贤殿崔万里等学者认为,既然先进的文化要从中国学习,那不 如直接学习汉字,没有必要另创一种与汉字不同的文字。

这一韩语雏形,真正推广,是伴随着小说的登场。从中国传入的小说、演艺,也风靡韩国,但汉字建立了太高门槛,于是小说商人们,便想到了训民正音。

其实,训民正音就相当于汉字拼音,只能表音,不能表意。学习门槛自然低,但也有无法避免的劣势:对同音字的无法界定。

在甲午战争之后,朝鲜王室颁布了人名、外国的国家名、法律法规等使用训民正音,但附加汉文,标志着从汉字向正音的 过渡。

1945年以后,在日常交 流中,基本实行了废除汉字、专用韩文的政策,但在历史 文献和法律等文书中仍然多使用汉字。 时至今日,汉字 在韩国语词汇中仍占有很大的比重,在书写时用汉字直 接书写的情况也间或有之。 韩国人给孩子取名,为新的 学校、政府机构、商店命名,以及规范新的专业术语时, 仍习惯于使用汉字。

韩国从什么时候开始用韩语(用50年全民去汉字)(5)

使用了2000多年的文字,又怎是说斩断,就能斩断的?

韩语说到底,只是一种没有历史根基的“口头语言”,而难以成为一种有机的语言系统。

这也是它无法离开汉字的深层原因,根子上,它是作为汉语的附属语言存在的,就像韩国一样。

韩国从什么时候开始用韩语(用50年全民去汉字)(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