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知识科普一下(防疫消毒切勿轻信)

“一灯在手,全家受益”“20秒快速杀菌”“纳米细雾,横扫千‘菌’”……据媒体报道,紫外线消毒灯、手持便携紫外线消毒棒、蓝光喷雾消毒枪等各种“神仙”消毒小工具,如今不仅在“小红书”上被热捧,各平台商家也纷纷蹭疫情流量“种草”不过,这些“神器”效果究竟如何,用户们众说纷纭,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防疫知识科普一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防疫知识科普一下(防疫消毒切勿轻信)

防疫知识科普一下

“一灯在手,全家受益”“20秒快速杀菌”“纳米细雾,横扫千‘菌’”……据媒体报道,紫外线消毒灯、手持便携紫外线消毒棒、蓝光喷雾消毒枪等各种“神仙”消毒小工具,如今不仅在“小红书”上被热捧,各平台商家也纷纷蹭疫情流量“种草”。不过,这些“神器”效果究竟如何,用户们众说纷纭。

商家瞄准消费者需求推出产品,当然无可厚非,但需要辨别与警惕的是,有的商家在推广产品时可能夸大了功效,或是利用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制造焦虑恶意诱导购买行为。再比如紫外线消毒灯,根据国家卫健委微信公众号“健康中国”此前发布的文章,虽然这种消毒灯能杀灭大多数细菌和病毒,但对使用面积、距离等有诸多严格要求,普通消费者购买回家如使用不慎会对眼睛、皮肤等产生副作用,购买者下单前还须多加考虑。

一款消毒产品,有没有必要购买、具不具备所宣传的功效,都不能听从商家的一面之词。一方面,与其在半信半疑之中跟风购买,消费者不如更多地参考权威机构、专业人士的指引和建议,作出理性判断。例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年发布过《公众预防性消毒指引》,提出家庭以日常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并对如何消毒提供了详细指导。另一方面,权威机构、专业人士、媒体等也要通过各类信息平台加强科普,帮助人们提高对商业宣传的辨别能力,提升个人防护、健康行为和正确消毒的意识。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若商家存在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也要有所行动,依法予以查处。近来,一些不良商家对个别药品“坐地起价”,已经受到监管部门关注,对于其他借疫情赚取不法不义之财的行为,也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神器”未必那么神,商家“种草”勿轻信。无论何时,科学与理性始终不可或缺,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守护家人。

作者:纪玉

来源: 新民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