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南京都市圈如何协同发展(合肥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

都市圈,是观察经济转型发展的最重要视角和窗口之一。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五大都市圈之一,合肥都市圈围绕基础设施、产业、生态等十大专题事项,不断加强合作共建——

加快构建一小时通勤圈,打造都市圈轨道网;

加快构建一体化产业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

加快构建一卡通服务网,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协作联动,等等。

“圈群”效应不断激发、“聚合”力量日益增长,全省发展核心增长极作用进一步彰显。

合肥南京都市圈如何协同发展(合肥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1)

聚力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互联互通的交通大格局,是合肥都市圈城市加强合作的重要支撑。过去一年,圈内各市各扬所长、同频共振,城市强化设施联通,着力构建“水陆空铁”衔接联动的立体交通网络,推动都市圈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开拓发展。

2020年12月22日,京港高铁合安段正式开通运营,从安庆到合肥方向有了直线高铁,不用拐弯绕道铜陵等地,最快73分钟可达;商合杭高铁和马鞍山郑蒲港铁路专用线建成通车,全省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5302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329公里,高铁里程跃居全国第一。

合肥南京都市圈如何协同发展(合肥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2)

合安高铁。马家贵 张栋 记者 宋炎骏 摄

“交通一体化,瞄准的是更高质量,合肥都市圈城市应首先从构建和完善城际快速交通入手,深度推进都市圈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安徽省时代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必定表示。

过去一年,围绕打造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全力构建。轨道交通方面,“统筹推动合肥都市圈轨道一体化规划建设”纳入我省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工作,商合杭和合安高铁通车运营,合肥与芜湖、桐城实现高铁互通,合新高铁、巢马城际铁路开工建设,合宁高铁、合武高铁、合新六城际铁路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合肥南京都市圈如何协同发展(合肥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3)

2020年6月28日,在合肥南站拍摄的商合杭高铁合肥至杭州段首发列车G9394次复兴号列车组。记者 张大岗 摄

畅通对外高铁大通道,共织一体化交通体系,合肥都市圈通勤化城际铁路网正在全力构建,同时,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呼啸而至。

加快推进高水平互联共通

轨道交通日益加速,都市圈高速公路也正在加密扩容。2020年,合肥都市圈优化高速公路布局,基本消除国省干线公路“瓶颈”路段。

高速公路方面,“一环八线”高等级公路网不断完善,由合肥出发的高速公路已覆盖都市圈内所有市、县,德上高速合枞段、岳武高速东延无岳段加快建设,合六叶高速改扩建、合六南通道等开工建设。

航空航运方面,都市圈优化提升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总体规划修编》《合肥港总体规划(2035年)》先后获批,推进新桥机场二期建设工程,芜宣机场完成校飞,加快蚌埠机场和一批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合肥南京都市圈如何协同发展(合肥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4)

新桥国际机场。

水运方面,引江济淮工程加快推进,合肥至芜湖“港航巴士”常态化运营服务持续推进。都市圈推进形成空铁、水铁、公铁的多式联运,打造江淮航运中心,提升圈内城市水运通江达海水平。

合肥南京都市圈如何协同发展(合肥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5)

引江济淮(合肥段)3座市政桥梁工程二标段新桥大道桥主桥顺利完成合龙。刘燕燕记者宋炎骏摄

目前,合肥都市圈正强化轨道交通规划研究,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动高水平互联共通,加快打造“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十四五”期间,合肥都市圈将聚合力量,建设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和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同时深化与长三角都市圈协调联动,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文字 |全媒体记者苏晓琼

图片 | 资料图

出品 |合肥日报“逍遥经”融媒体工作室

来源: 合肥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