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冲茶为什么要冲三杯(潮汕人都是怎么)

潮州工艺茶泡饮技艺,原创于凤凰单丛茶的故乡——广东省潮州市,最适宜用于凤凰单丛、岭南单丛等名优乌龙茶的冲泡,也适宜于冲泡陈年老茶,如陈年普洱、陈香茶、陈年单丛等黑茶类。

用潮州工夫茶泡饮法泡饮凤凰单丛等名优乌龙茶,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八个步骤。

备水治器

治器是指洁器、起火、扇炉、候水、淋杯等准备工作。大约起火后十几分钟,砂铁(玉书碨)中就会发出飕飕作响之声,当它的声音突然变小时,那就是“鱼眼水"烧成了,应立即将砂铁提起,淋洗茶壶(孟臣罐)和品茗杯(若琛瓯),其目的在于预热和洁净茶具;随即倒去茶壶和品若杯中开水待用。再将砂铫置炉上加热。

潮汕冲茶为什么要冲三杯(潮汕人都是怎么)(1)

干赏乌龙

赏茶,又称“叶嘉剛宾”,即鉴赏拟泡茶叶的外形、干色、干香等,茶叶审评中称此步骤为“千看外形"。北东苏东坡的《叶嘉传》,用拟人的手法歌领茶叶的品质与风格,因此茶叶得名“叶嘉”。

凤凰单丛茶一服外形紧结匀整、褐绿乌洞,闻之有甜香带自然花香;往往茶叶产地海拔越高,外形越紧结油润,条索越匀整,自然干香也越高说细长。

潮汕冲茶为什么要冲三杯(潮汕人都是怎么)(2)

纳茶入瓮

取出茶叶,把它倒在茶样盘或洁白的纸上分别粗细,把最粗的放在壶嘴一侧,再将细碎茶叶拨到壶把一侧,这样纳茶的工夫就完成了。这样做既可防止茶汤发苦,同时也可避免细末堵塞壶嘴;而分别粗细放置茶叶可以使出茶均匀,茶味发挥有序。纳茶量以纳至茶壶八九分满为准。当然也可以用盖碗代替潮州红陶壶或宜头紫砂壶作为孟豆罐,纳茶方法相似。

潮汕冲茶为什么要冲三杯(潮汕人都是怎么)(3)

候汤冲茶

泡茶用水分为三沸,以二沸水(“松涛水”或“连珠水”)最好。苏东坡煎茶诗云:“蟹眼已过鱼眼生”这是指用达到“鱼眼“沸腾度的水冲茶最好。明黄龙德《茶说》云:“汤者,茶之司命”,明屠隆《茶说》“始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涌如连珠,为二沸。奔涛溅沫,为三沸。”当水烧至二沸,就可以提铁冲茶了。

火炉与茶壶的放置距离以七步为好。提铫后走七步,揭开茶壶盖,将滚水“环壶口、缘壶边”冲人,切忌直冲壶心(如用盖瓯,则从一角冲人,再沿盖瓯边缘缓慢环绕注水)。提铁宜高,所谓“高冲低料”是也。冲水时,要一气呵成,不可断续,直至茶壶盛满并少量溢出为准。高冲时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使茶的香味容易浸出;“低斟”则是为了避免茶香散失。

潮汕冲茶为什么要冲三杯(潮汕人都是怎么)(4)

刮沫淋罐

当茶壶注满二沸水后,即用手提起壶盖,沿壶口轻轻刮去茶沫,然后盖好壶盖,再以滚水淋于壶上,冲去壶外茶沫,谓之淋罐。淋罐的作用一是使热气内外夹攻,逼使壶内茶香迅速挥发;二冲去壶外茶沫;三是让茶叶在壶中充分熟化(即“茶熟”),熟化时间以壶身表面的沸水蒸发至干为准。

潮汕冲茶为什么要冲三杯(潮汕人都是怎么)(5)

烫杯醒茶

第一壶茶汤用来冲洗品茗杯,俗称“烫杯”,潮州土语成“烧盅热罐”。“烫杯”时茶汤要求出汤迅速快捷,且要彻底出尽,以免茶叶内含成分浸出过多。烫杯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掌握在1分钟左右。

在汤杯的同时,茶壶内的茶叶正好在其中静置、温润已经“苏醒”过来,即可趁势向茶壶冲入二沸水,具体操作同上述“冲茶”。

潮汕冲茶为什么要冲三杯(潮汕人都是怎么)(6)

斟茶入瓯

醒茶之后斟茶,潮州人也称之为“洒茶”、出茶或者出汤。经数度工夫,最后冲泡工序就是出汤斟茶了。斟茶入杯前,要先将四只品茗杯紧挨着排列成“一字形”或者“四方形”,然后应将茶壶中的茶汤均匀地以“往返”或“轮回”式斟入品茗杯中,通常需反复斟2-3次才使品茗杯至八分满,俗称“关公巡城”。壶中茶汤倾毕,尚有余滴,要尽数一滴一滴依次巡回滴入各个品茗杯中,这叫“韩信点兵”。

潮汕冲茶为什么要冲三杯(潮汕人都是怎么)(7)

品茶论道

品潮州工夫茶时,先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品茗杯口沿,中指抵住杯底部,缓缓提起并将杯沿送至唇边,边嗅边饮,一般是三口见底。饮毕,再嗅杯底香。产自高山的凤凰单丛茶自然花蜜香气高锐持久,汤色橙黄明亮,滋味浓爽回甘,密韵浓郁,冲泡20余次,香味依然。品茶时,人们往往围坐成圆,以茶会友、以茶传情,品茶说道,其乐融融。

潮汕冲茶为什么要冲三杯(潮汕人都是怎么)(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