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汉三又回来了片段背景(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文/蒹葭碧风

小时候,看电影《闪闪的红星》,里面的一句台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至今仍记忆犹新。

如果撇开“敌我”、“好坏人”之说,那么这句台词,用在唐朝诗人刘禹锡头上,也很滑稽好玩。

胡汉三又回来了片段背景(我胡汉三又回来了)(1)

刘禹锡有个美称,叫“诗豪”,因为他的性格豪迈、潇洒。

他是少年得志,21岁时就高中进士,这在整个唐朝都是不多见的,可谓是凤毛麟角。这还不算,天上掉下了个大馅饼又砸中了他,他得到了时任大领导唐顺宗的青睐,33岁时进入国家中枢部门,主管财政工作。一个30出头的毛头小伙,就已经手握国家财政大权,可以说是少年得志、进步神速,前程似锦。

正当他要大显身手、大干一番事业时,这时天上掉下的不是馅饼,而是厄运。

原来是,唐顺宗启用了刘禹锡、柳宗元等一批年轻官员,发起了一场变法维新活动。结果,变法维新只推行了一百多天,就宣告失败了。唐顺宗被迫退位,换上了唐献宗当皇帝,刘禹锡他们这帮革新派也纷纷被贬官。这就是历史上被称为的“永贞革新”,也称“二王八司马改革”。

刘禹锡被贬到了当时的蛮荒之地——朗州,在朗州当司马,相当于到今天的湖南常德市任副市长。在这个任上,一呆就近十年。直到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十二月,才又回到长安,等待另行安排工作。

按常理来说,一般人若是经历这么一番挫折,再回到京师,一定会谨小慎微,谨言慎行,牢牢管住自己嘴和腿,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去的不去,免得再生事端。但是,刘禹锡不是一般人,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也不想夹着尾巴做人。

他首先就没有管住自己的腿。元和九年十二月才回到京师,转过年来,就是元和十年的初春,满打满算只在家老实了两个月,又出来了。初春的长安城,一片花海,繁花似锦,他老先生也加入了去玄都观看桃花的行列。看就看呗,可是,还是没有管住自己的嘴。他在赏花之后心生感慨,吟咏并写下了一首惹祸诗《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这张嘴,真是厉害,整首诗句句都是嘲讽。“紫陌红尘拂面来”,是讽刺京城里一些新贵们气焰熏天。“无人不道看花回”,是讽刺众人巴结权贵的谄媚姿态。“玄都观里桃千树”,是讽刺新贵们的趾高气扬。“尽是刘郎去后栽”,是讽刺新贵们了无根基,只不过是暴发户罢了!这些讽刺太有杀伤力了,不仅让新贵们脸红出汗,也让巴结新贵和提拔新贵的领导都跟着脸红出汗。

如此有战斗性、羞辱性的诗,怎么可能不“爆网”,一时洛阳纸贵,成为长安城的舆论爆点。

这下可得罪人了,又惹祸了,那些被嘲讽的新贵们,马上又借助手中的权势,又把刘禹锡打发到了比朗州还偏远地方。这一次,是把他派到了连州(今广东连州市)。此后,他有辗转去过夔州(今重庆奉节)、和州(今安徽和县),直到唐文宗大和元年(827)才再度回到长安。这时,距离他最初被贬出京,已经整整23年,距离他写那首讽刺诗,也已经过去了14年。为了一首诗,又付出了14年的代价,这样的代价真是太大了。

搁一般人,早就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了;或者摇身一变,变成了新贵们同壕战友。但是,刘禹锡不一样,使命在肩,初心不改。又是一年春天,他再回到长安,又大笔一挥,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绝句》:

胡汉三又回来了片段背景(我胡汉三又回来了)(2)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诗的大意,不用解释,浅显易懂。特别是最后一句:“前度刘郎今又来”,无论怎么着,都让我想起《闪闪的红星》那句台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请网友看后,不要上纲上线,只是玩笑而已,虽是玩笑,却让我记住了这个豪迈、潇洒的“诗豪”

胡汉三又回来了片段背景(我胡汉三又回来了)(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