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恩爱父母的日常(真不是咬文嚼字)

来源:迷彩TATA微信公众号 作者:包天星、陈陟

上周本版“两情相悦”栏目刊发《我是你“亲爱的——家属”》一文后,“军嫂空间”里又多了一个新话题。

当“家属”的感觉是什么?有关“家属”的故事知多少?对“家属”有什么新解读?快来听听嫂子们说什么吧——

十五的月亮:

秀恩爱父母的日常(真不是咬文嚼字)(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为这篇文章,我专门查了下字典。“家属,是指家庭内户主本人以外的成员。”从字面理解,好像我们真成了附属品似的。不过,还是我家那位说得好:“家属就是你,你就是唯一的家属,还要什么别的解释?”有了这个解释,其余,不计其余。

Beauvoir:

秀恩爱父母的日常(真不是咬文嚼字)(2)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从没这么称呼过我,对外称我“爱人”,对内,我们则沿用了刚见面时的“秦老师”“姜排长”。即使他现在已经是副营长,而我带的第一批毕业班有人也已成家。细心的他能体察到我对这个词哪怕一丝的抵触,所以他嘴上不说,我心里默认。

老糊涂爱吃蟹黄包:

秀恩爱父母的日常(真不是咬文嚼字)(3)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婚16年,闭着眼睛都能数清他多少根睫毛,日子也过到没有了正经称谓。跟着他从一个营区搬到另一个营区,我咬牙硬扛没诉过一句苦。新班子搭好了,我也成了家属群的“头儿”,开门见山第一句:“咱们都是xx旅这个大家庭的家属,以后就一起同甘共苦!”艾玛,咋还押上韵了。

无 畏:

秀恩爱父母的日常(真不是咬文嚼字)(4)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倒并不排斥“家属”这个称呼,相反,它对我们意义特殊。记得那次,他突然出发去驻训,搞得我们婚礼又要延期,我一怒之下对他说了很多狠话,一个晚上都不再接他的电话。没想到,第二天清晨手机响了,一张微信是我这辈子听到最暖的情话:“你是我的嘉,我属于你,你是我板上钉钉的‘嘉属’。”现在,他正“钉”在我身边打呼噜呢。(P.S:嘉,是我名字的尾字。)

白 芷:

秀恩爱父母的日常(真不是咬文嚼字)(5)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一个古风爱好者,我们的二人世界,常常是我给他科普各种中国古文化。耳濡目染多年,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家属”这个词其实是文言词。我一脸蒙圈地听他解释:“‘家属’其实是倒装,正序应该是‘属家’,就是‘属于家’,家就是你和我合二为一。”平时木讷的兵哥啥时候也这么会撩人了?对此,朕心甚慰。

芊:

秀恩爱父母的日常(真不是咬文嚼字)(6)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广东人,“属”这个字频频让我想到字音相近的“俗”,所以从来不说。但是当我听到他尽力去学却仍十分蹩脚的“鲁式粤语”——“类,中唔中意举窝噶许”(你,愿不愿意做我家属)时,我知道,这一生“属”定他啦!

本命甜豆浆:

秀恩爱父母的日常(真不是咬文嚼字)(7)

△图片来源于网络

要说“家属”这个词带来的好处还是蛮多的。上次抱着女儿去他所在的山沟看他,火车上跟人聊起来,知道我们是军属,都很钦佩。一个小伙子还主动要把下铺换给我。女儿对着这位叔叔敬了个标准的军礼以示感谢,真给咱军人家庭长脸!

潇湘的雷达:

秀恩爱父母的日常(真不是咬文嚼字)(8)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是陆军,我是空军,这场“地空一体”的恋爱在第5个年头收获了婚姻的甜蜜。我俩的休假模式基本就是去各自的营区住上几十天,当当对方的家属。别把家属理解成附属,家人嘛,彼此当是彼此的归属。

(包天星、陈 陟整理)

秀恩爱父母的日常(真不是咬文嚼字)(9)

编审:丁增义 刘 璇

原题:愿军嫂空间

作者:包天星 陈 陟

网编:孙 鑫

jfjbshzk

投稿:jbjrjt@163.com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