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金丸和四逆散一起服治啥病,步玉如先用异功散合左金丸

#健康科普排位赛#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医案分享#

【名医简介】

步玉如 (1919~1994),男,汉族,北京人。中共党员。 著名中医学家。步玉如1940年毕业于北京国医学院医科,后从师京城名医孔伯华。1955年,调入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工作,任内科主任医师,并兼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委员,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常委兼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北京中医学院名誉教授等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余年,对温热病、杂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中医内科脾胃病。主编《孔伯华医集》,并在《中医杂志》上发表了“加减应用温胆汤的体会”、“百合汤应用体会”等论文。

左金丸和四逆散一起服治啥病,步玉如先用异功散合左金丸(1)

【案例】

步玉如先用异功散合左金丸、百合汤后加旋覆代赭、金铃子散并养阴治反酸

李某,女,66岁。

1965年10月8日初诊

主诉:

患胃病40余年。胃脘疼痛是二日一行。1965年7月份在日坛肿瘤医院查胃镜示:“萎缩性胃炎”。曾服药多种未见效验。

诊查:

六脉弦细,舌苔薄白。

辨证:

证属木土不和,气滞作痛。

治法:

拟健脾和胃,舒肝理气。

处方:

台党参,白术,茯苓皮,甘草,陈皮,焦六曲,炒鸡内金,荷梗,黄连(尾连),吴茱萸,百合,乌药,旋复花,生精石,冬瓜皮。

二诊:

11月10日。前方药连进20剂,烧心反酸近止,偶有发作亦属轻微,脘痛亦缓,纳物增多,仍有嗳气,口苦,自觉胃口发干而饮水不多。舌黄,脉弦细。拟原法佐以养阴清热。

处方:

太子参,白术,茯苓皮,甘草,陈皮,焦六曲,炒内金,荷梗,尾连,吴茱萸,延胡素,川楝子,旋复花,生赭石,冬瓜皮,枳壳,炒山栀,石斛,麦冬,天花粉。

上方药续服10余剂,反酸烧心止,胃疼除,嗳气缓,纳物较前增多但未复正常。嘱其上方药间断服用,以防复发。

本案引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评析】

治疗此症,步氏喜用朱丹溪的左金丸,但强调根据不同情况调整二药用量,不必拘泥于6:1的比例。现代研究表明,吞酸一症与胃酸高低无直接关系,亦即胃酸低者可有吞酸,胃酸高者亦可无吞酸,因此,步氏又强调治病求本,不可见酸制酸。此例患者即属萎缩性胃炎而见吞酸者(一般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显著降低),故在治疗上以异功散强脾胃助运化,左金丸、百合汤,旋复花、代赭石调理气机,通降胃气,治得其本,不制酸而酸自止矣。

【吞酸简介】

吐酸是指胃中酸水上泛,又称反酸。若随即咽下称为吞酸,若随即吐出称为吐酸,可单独出现,但常与胃痛兼见。《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认为本病症多属于热。《证治汇补・吞酸》曰:“大凡积滞中焦,久郁成热,则木从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热也;若客寒犯胃,顷刻成酸,本无郁热,因寒所化者,酸之寒也”,说明吐酸不仅有热而且亦有塞,并与胃有关。《寿世保元・吞酸》:“夫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又说明与肝气有关。本证有寒热之分,以热证多见,属热者,多由肝郁化热犯胃所致,因寒者,多因脾胃虚弱,肝气以强凌弱犯胃而成。但总以肝气犯胃、胃失和降为基本病机。

【作者寄语】

如仍有疑问、体会,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有收获,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 @古今医案研读 ,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名家医案及健康知识,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如需问诊,可点击主页快问中医,按步骤详细描述病情,并拍一张舌面照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