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测是看总分还是每一项(高校体测早该动真格)

“从2019年起,应届毕业生体测不合格将无法毕业”近日,安徽某高校的规定甫一出台,便引发舆论场中“两边倒”的声音:一些人认为必须支持,另一些则质疑实在太狠,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大学体测是看总分还是每一项?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学体测是看总分还是每一项(高校体测早该动真格)

大学体测是看总分还是每一项

“从2019年起,应届毕业生体测不合格将无法毕业”。近日,安徽某高校的规定甫一出台,便引发舆论场中“两边倒”的声音:一些人认为必须支持,另一些则质疑实在太狠。

其实,该校的做法并不新鲜。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印发文件,规定高校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无法获得毕业证。清华大学等也有规定,学生要通过游泳测试才能毕业。只是,虽然上面三令五申,也早有高校开了先例,多数学校却总“狠”不起来,各种“软抵抗”层出不穷:不仅执行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请人代测或测试不达标也是能放即放。此次高校“动真格”的做法再次引发热议,恰恰说明此前大家对大学生体质的问题重视度不够。

这一做法貌似心狠,细想却是用心良苦。不少中国大学生的体质早已很成问题,军训晕倒等屡见不鲜。“天之骄子”为何如此“弱不禁风”?眼下,大学校园“宅文化”盛行,躺一整天、叫外卖度日的大有人在,更谈不上自觉锻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许多本该朝气蓬勃的青年人,变成了羸弱的“豆芽菜”。把体测变成“指挥棒”,倒逼大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习惯,方可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放之长远,体测成为必修课的目的在于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如果只是引发学生们“不能毕业”的担心,而非让其认识体育价值的重要性,那么体测的意义便明显被低估了。强健学生体魄,明显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体测成为毕业的必要条件最多算是警示。高校除了要重视考试这“临门一脚”,还应从多方面引导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这方面,有一些高校走在了前列:中山大学给每个学生校园卡附加500元专款,仅限自己在校内体育场馆消费;武汉大学通过一款APP对本科生环跑进行核算;北京建筑大学要求大一大二学生每学期长跑锻炼打卡30次……

哲人有言“生命在于运动”,让大学生真正重视运动、加强锻炼,体育入试是良好的开端。而想让运动真正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则还需要更多探索。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