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音乐播放器性价比推荐(耳边评测超万元)

散人按:

数字播放器发展至今,在音频文件便捷管理、流媒体平台资源获取的现实需求下,与智能操作系统的结合已成为重要趋势。相对于烧友们熟知的安卓系统方案而言,享声所推出的AMC平台搭载Windows系统,更有效解决了多个实际应用的问题。今年面世的AMC D2,则延续了AMC平台的设计理念。

-其上手存在一定的门槛,但在经过一段准备后,Windows系统使用上的便利性随之展现;

-声音干净、规整,保留了音频文件中丰富的信息量,没有明显的风格倾向;

-相比于PC直出或PC 享声PA1噪声消除器的方案,AMC D2声音优势明显,这在搭配高端解码耳放和耳机时更易于感知。

hifi音乐播放器性价比推荐(耳边评测超万元)(1)

【引子:Why Windows?】

对于玩台式设备、音响系统的发烧友来说,数字播放器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设备了。早些年或许大家还会为了数播与CD机、黑胶机等设备孰优孰劣的问题而争论不休,但在Hi-Res、DSD、MQA等高清音乐日渐普及、资源日益丰富的当下,数播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了。

在数播设备普及的过程中,组建系统的烧友们也面临着两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一来,本地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多、体积越来越大,动辄以TB论的音频文件很难方便地进行管理;二来,流媒体平台的强势崛起令其成为大家绕不开的音乐资源获取渠道,但普通的数播或网播并不一定对流媒体平台支持到位。

解决这两个问题,最核心的办法,就是给数播设备安上智能操作系统了。

说起HiFi行业和智能操作系统之间的联系,或许不少烧友会联想起当前十分流行的安卓系统。但基于ARM架构的安卓系统并不是台式数播的理想选择:常用的SATA、USB 3.0、千兆网口等接口的缺席,使其很难满足台式HiFi复杂使用场景的需要;对于几十TB大容量的本地音乐扫描、分类,安卓的文件管理体验也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安卓系统官方没有原生支持动态采样率的通道,而安卓平台上的很多APP还不支持高清原生输出,或者存在SRC问题,这限制了安卓生态在台式HiFi领域的应用。

数字播放器这一品类诞生的时间并不长,但在这个领域,却有不少老牌台机大厂投入研发。不过,此前我看到不少数播设备采用的是定制安卓系统,或者自身搭载纯音系统、辅以手机远程控制的方案。这种方案不仅绕不开系统本身的问题,开放性也被限制,终究只能算权宜之计。

在国内厂商中,比较早作出新的尝试的是享声。和主流的方案不同,享声并没有使用安卓,而是选择了基于X86架构的Windows系统。

2020年,享声发布了自主研发的AMC(All-Round Media Center)平台。那时候,我和大多数烧友一样,对AMC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同期发布的MR2和D1这两款极具特色的机器身上。随着对它们的了解更为深入,我发现AMC平台的开发理念同样值得深究。

AMC解决的是体验和功能的问题,一方面,X86架构计算性能和扩展性都很强,且Windows系统支持ASIO、支持WASAPI独占,驱动软件非常完备,完全满足数播/网播的刚需;另一方面,国内外主流的流媒体平台在Windows端的版本也是声音表现最成熟的。本质上AMC平台原理和传统数播或网播并无二致,但在工作性能和软件生态方面却有着现成的优势。

但搭载Windows系统,并不代表着AMC系列的器材等同于我们很熟悉的PC-HiFi。由于AMC系列器材专门定制了BIOS以及硬件功能,甚至根据Intel芯片设计电路来进行二次定制优化,且只保留影音类APP的使用功能,故而我们所接触到的AMC器材,和我们日常使用的或者拿来专门玩HiFi用的电脑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尽管它们的操作系统都是Windows。

诞生已有两年的AMC平台,是否已经达到了大家原本对它的期待?继D1之后,享声在今年早些时候也推出了AMC序列第二款台式设备——D2,再度引发老烧友们的热烈讨论。借着体验AMC D2的机会,我也开始思考数播器材可能的发展方向。

hifi音乐播放器性价比推荐(耳边评测超万元)(2)

【体验:“复杂”之后是“简单”】

AMC D2的整机造型非常简约,一个四四方方的铝合金外壳简单大方,同时也对机身散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前面板仅有电源开关按钮,后方则集合了电源接口、开关、HDMI音视频接口、2个RJ45网络接口,以及5个USB插口。

USB插口中有一个为输出纯净信号的“Clean Audio Out”接口,其输出信号经过内置的独立去噪声系统处理,通过USB线连接到解码器上,其他的四个则为普通USB 3.0接口;网络接口也有一个类似的“Clean Net Out”,用网线连接网络解码器。由于AMC D2并没有搭载声卡,这两个接口,便是AMC D2主要的音频输出接口了。

AMC D2的配件不多,为了让发烧友更直观地使用这台机器,享声为AMC D2添加了一块需要额外选购的触摸屏,当然,对于玩Windows系统玩得比较得心应手的烧友来说,在手机端用微软官方远程桌面APP操作AMC D2、用流媒体APP客户端当遥控器控制播放,这些都是可供挖掘的深度玩法。如果像我一样追求熟悉的操作模式,那连上屏幕、另加个鼠标就可以了。

hifi音乐播放器性价比推荐(耳边评测超万元)(3)

hifi音乐播放器性价比推荐(耳边评测超万元)(4)

和AMC D1一样,D2搭载了深度定制的Windows 10操作系统,从驱动、NT内核到系统组件均完成了一轮优化精简。AMC D2系统出厂时已经预装了foobar2000、QQ音乐、Roon、Qobuz等音乐播放软件,对于用习惯了Windows系统的人来说,在搭配屏幕使用的情况下,用AMC D2执行音乐资源管理、音乐播放等操作,应该是比较轻松的。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享声在AMC平台上给系统做了一个幅度超大的减法,限制了绝大多数非影音类APP的功能,别说运行游戏,就连一些常用的办公相关软件也可能没办法在AMC平台上正常使用。所以,如果有朋友想在D2系统上玩一把《LOL》之类的游戏测试一下性能的话,可能还是难以实现了。

但在享受音乐文件管理及流媒体资源获取便利性之前,我们还需要多做一件事:搭配USB解码器使用时,要在解码器官方渠道找到其专属的ASIO驱动文件,下载并安装在AMC D2系统中;完成之后,在音乐APP的设置里选择采用ASIO输出。只有这样,AMC D2才能以USB 2.0高清模式以及DSD模式工作。

无论如何,在略显忙乱的初期准备过后,AMC D2终于可以向我们展现其便捷的一面了。

hifi音乐播放器性价比推荐(耳边评测超万元)(5)

【声音:“高度提纯”】

作为后来者的AMC D2,很大程度上继承了D1的关键技术,诸如硬件上的200W级ultra-low噪声大电流线性电源、无风扇及全屏蔽设计、去噪声方案,软件上的纯音定制系统,等等。这些都无需赘述。

有组建音频系统经验的烧友都知道,一套系统中“越靠近耳朵”的部分对于声音的影响越容易被我们“一耳朵感知”;反过来,位置最远的音源设备对声音影响相对更不容易被耳朵分辨出来。

和一般的HiFi器材评价其声音表现的方法不同,理论上讲,一台纯USB输出的数播设备在硬件架构中并没有DAC芯片、放大电路等直接处理音频信号的部分,故而我们很难给其声音表现简单地下一个判断。这次我通过同为Windows系统的电脑与AMC D2进行对比,来感受这部机器的真正魅力。

与AMC D2、电脑对接的是BURSON Conductor 3X GT解码耳放一体机,搭配的耳机为森海塞尔HD800S,此外我也选用拜雅T1二代、ZMF Atrium等等旗舰级大耳机作为参照。Conductor 3X GT这台机器素质扎实、出色,且着重强调声音质感;相对应的,它对音源器材的优劣属性也反馈得相当清楚。我希望用这样的一台机器,来“放大”音源设备之间的差异。

hifi音乐播放器性价比推荐(耳边评测超万元)(6)

如果一定要给AMC D2的声音作一番描述的话,我会用干净、规整、致密这三个词来形容——

首先,AMC D2的声音十分洁净,且由此显露出大气、沉稳的态势,带给听众一种迷人的安宁。在一首曲目同一主题章节片段进行时,无论快与慢、激昂与舒缓,音乐的行进过程都是顺滑、流畅的,我能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乐手或歌手身上,而不会被其他本不应该出现的波动所干扰。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安宁指的是音频呈现时的安定感,而非由于动态范围较小或者瞬态响应不快所致的风平浪静;相反,在干净的声音背景中,我更加能感受到动态与瞬态的有力表现。

我用一首24bit/192kHz的Cesar Franck《d小调交响曲》来进行测试。在AMC D2 Conductor 3X GT HD800S组合的演绎下,乐曲的顺滑、深沉让人仿佛置身音乐厅内,全情投入到对乐曲的欣赏当中。

其次,AMC D2十分强调声音的秩序。在演绎一些配器比较复杂的音乐,比如交响乐、哥特金属时,这套组合所呈现出来的声音元素放在整体上看是形态扎实、强弱次第有序的,乐器与乐器、人声与伴奏之间的关系交代得一清二楚;单独把每一个元素拎出来,又可以准确地分辨出每种乐器独一无二的音色、歌手特性鲜明的嗓音来,可谓相当协调。

这种协调的感觉,在使用Conductor 3X GT HD800S与AMC D2进行搭配演绎古典音乐时,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比如演绎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时,贯穿全曲的紧张气氛中一直保持着一种调度有方的冷静。特别是当曲子演奏到加入被扭曲的《马赛曲》的片段时,不同声部之间激烈的碰撞将战争的残酷反映得淋漓尽致,这极其复杂的演奏场面在这套设备演绎之下没有半分紊乱,声音层次感的营造可谓相当出色。

再次,AMC D2对于音频文件信息量的还原程度非常高,在和高端解码耳放、大耳机搭配时,能够保证其强大解析力有发挥的余地。过往我们常常把解析力作为前后端播放器材的测试指标,忽视音源的作用,而AMC D2可以说是把音源在这方面的重要性展露无遗。

需要指出的是,AMC D2经过特殊优化的系统对于流媒体资源也能赋予相当高的音频质量。不仅是Roon这样广获肯定的成熟平台,即便是饱受国内烧友诟病的QQ音乐,平台上的音乐资源经由AMC D2输出时,也并不明显逊色于同一首音乐的本地资源。

我尤为喜欢AMC D2 Conductor 3X GT声音所展现出来的绵密信息量和饱满度。以Adam Lambert的《Whataya Want From Me》为例,各频段不失偏颇的饱满度、人声独特的线条感,以及华丽摇滚所追求的绚丽和力量并存的质感,都得到这套组合不遗余力的诠释,让人大呼过瘾。

对于在音乐会或者演唱会现场欣赏过音乐,或者是有音乐基础、接触过录音棚的烧友来说,AMC D2的表现或许会令人感到亲切。这部机器自身不具备冷声或暖声、有染色或白开水的风格倾向,其作用非常纯粹,就是把音频数据高效地传递给解码端。

hifi音乐播放器性价比推荐(耳边评测超万元)(7)

【对比:是Windows,但不是PC-HiFi】

相信对于不少玩PC-HiFi的朋友来说,拿一台售价达到五位数的机器,尤其是一台搭载了Windows系统的设备来充当数字音乐的音源,这样的发烧方式虽然可以理解,但这究竟比常见的PC好在哪里也很令人感兴趣。我本人也经常和PC-HiFi打交道,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我选用PC直连、PC外接享声PA1线性版噪声消除器、AMC D2连接解码这三种方式,进行一个横向的对比:

hifi音乐播放器性价比推荐(耳边评测超万元)(8)

PC直连

这套搭配实际上代表了众多PC-HiFi烧友的典型玩法。Conductor 3X GT和一众旗舰大耳机的搭配所展现出来的强悍素质毋庸置疑,但声音给人感觉是比较毛躁的,并不算十分耐听。从声音形态上看,这种毛躁感最显著的问题在于音乐元素的呈现不够细腻、结像的边缘并不光滑,听感上略有刺激性,打个比方,就像冬天带了静电的毛衣一样,随时可能在某个位置让人觉得尖锐。

PC PA1

对比PC直接连接解码的情况,可以发现在加入PA1之后,系统输出的声音拥有更为清澈的纯净度,背景的躁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回落、平复,整体呈现出了不错的安定感。另外,声音的动态范围略有扩大,瞬态响应也更显利落。可以说,PA1给系统带来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AMC D2

换用AMC D2直接和Conductor 3X GT连接,声音的样貌又是另一番情况。依旧以服装打比方,AMC D2声音如同一件熨烫妥帖的衬衫,平整而顺滑,听起来十分舒畅。由AMC D2所带来的声音除了动态、瞬态有提升之外,对于乐曲信息量还原程度的提升同样是不容忽视的。

把PC PA1和AMC D2的效果进行对比,我认为前者已经能够达到比较接近AMC D2的水准。但在高端解码耳放和耳机的作用下,AMC D2比PC PA1多出来的优势就会被放大。

hifi音乐播放器性价比推荐(耳边评测超万元)(9)

当然,我还是必须承认,不同音源之间的对比差异是不如更换耳放、耳机器材时那般易于感知的,并且当搭配的器材水平不够高时,我们会更难感受到其中的差异。所以,说到底,AMC D2所适合的应该是预算十分充足、所拥有的系统各部分均为中高端配置的发烧友。在一整套好器材的协作下,AMC D2才能充分发挥价值。

与上一代AMC D1相比较,从设计思路上看,D1会更接近Windows数播这一器材形态的极限性——电源、主板完全以HiFi的标准进行设计,最高支持内置4块20T的固态硬盘;而D2更显实用性,只是进行了定制优化,并未搭载HiFi主板,另外CPU的处理能力更强一点。我觉得对Windows数播感兴趣的烧友倒不用太执着于两者设计上的差异,根据自己对功能的需求来进行选择就可以了。

hifi音乐播放器性价比推荐(耳边评测超万元)(10)

【迷思:数播&智能系统的方向】

长期以来,HiFi圈对于智能操作系统的存在经常抱有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认为任何与智能系统扯上关系的音频系统都不是“纯正的HiFi”,巴不得所有的播放设备都是简单的纯音系统。犹记得早几年安卓系统便携播放器面世时,我身边的朋友们大多对其表示质疑。但是在如今的便携使用场景中,开放式安卓系统所带来的使用操作以及资源获取等方面的便利性却是纯音系统完全难以比拟的;而一众播放器厂商也早已拥有了全局绕过SRC、避免干扰的技术手段。对于主要玩便携器材的发烧友而言,一台安卓播放器已经不会被视为“HiFi安卓平板”。

同理,对于主玩台机、音响系统的发烧友来说,搭载Windows系统的数播设备,是否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为PC-HiFi系统呢?我个人认为,我们不应该过度强调AMC D2“Windows系统”的属性,而更应该看到它作为HiFi数播的软硬件极致性,挖掘它的玩法可能性。

享声AMC平台器材,现在还不能算大众化。联想到去年不断看到有烧友将MR2视作“可移动的PC-HiFi”的观点,我觉得或许当同类器材能走进更多烧友的视野时,整个圈子对它的理解会更全面。享声官方也曾透露AMC平台未来将会推出一体机形态的器材,无需安装USB驱动,预配置好影音APP,开箱就能用。这种无门槛傻瓜式的设计,或许能让大家更直观地认识它。

hifi音乐播放器性价比推荐(耳边评测超万元)(11)

AMC D2现在的处境,其实和当年的安卓播放器是有一些相似的:在一个空白的领域,它们担任着先驱者的角色,却未必能快速地获得大多数烧友的理解与认同。

然而所有顺应时代需求而诞生的产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所在。在数字音乐、流媒体资源广泛流行的今天,想要组建系统的烧友,更应该关注音源器材的实用性,关注设备形态演化的趋势,以此选择一套满足自己眼下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提供更多可能性的器材。像享声AMC D2这样的Windows数播,或将能够在大家日益复杂的听音需求下,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以上。

耳边烧友团閑雲散人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