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忆经典语录(梨花风起正清明)

清明追忆经典语录(梨花风起正清明)(1)

梨花风起正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梨花风因为梨花盛开而得名,梨花谢后,便是暮春了。梨花风起,寒食近,清明到。

远古时期,人们为了生活需要,从自然界取火,火种一直留存,除了照明取暖,还能把食物做成熟食。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繁衍生息,与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每年春天,气候干燥,为了避免发生火灾,古人会熄灭原来的火种,并为此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历史上称之为"禁火"。

等到禁火结束,人们会重新钻燧取新火,当然也会有隆重的祭祀仪式,历史上称为改火,请新火。而禁火与改火之间的时期,便是寒食节了。这段时期,一日三餐代之以冷食,这一习俗,传承两千多年,是民间重要的节日。

清明追忆经典语录(梨花风起正清明)(2)

绵山

历史上的禁火节更名为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相传,晋文公重耳流亡时,介子推曾割肉让他充饥,帮助他度过最艰难的岁月。而当晋文公即位后,介子推不愿接受封赏,低调退出,选择在绵山隐居。

晋文公多次亲临绵山,想请介子推出山为官,每次都是无功而返。执着的晋文公,听从了大臣一个釜底抽薪的计策,放火烧绵山。众所周知,介子推是个孝子。为了母亲的安危,他一定会从山中走出来。不料,介子推生性耿直,至死也未露面。晋文公派人搜山的时候,在一棵树下,发现已经死去的母子二人。

晋文公悲痛万分,十分后悔。介子推去世的那一天,恰好是清明之前的一天,于是,晋文公便下令禁火,三餐以冷食取代,寒食节的习俗由此而来。

清明追忆经典语录(梨花风起正清明)(3)

由此看来,寒食是一个节日,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是为了纪念割股奉君、忠诚低调的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而清明是一个节气,和立春、惊蛰是一样的。清明节,是唯一从节气演变而来的节日,是自然节气与人文历史的融合,有着深刻的内涵,悠久的历史。

唐代的时候,寒食节和清明节合二为一,连续放假七天。当时,人们除了参加祭祀,还有很多娱乐活动,比如踏青,放风筝,荡秋千、拔河。一边是逝者的哀伤,一边是生者的希望,清明节的意义,就在于缅怀逝者,拥抱希望。

清明节,传承古老的习俗,延续人间的亲情。这一天,那些亲人之间才有的共同回忆,被重新唤起。尘封的记忆里,欢声笑语犹在耳边回响,曾经熟悉的笑脸,却永远定格在眼前的照片上,再也不会变老。

我不禁想起苏轼的诗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与妻子生死离别十年,人到中年的苏轼,再也不是当初年轻时的模样,两鬓白发,满脸灰尘,而他的发妻王弗,永远是二十七岁的青春容颜。

清明追忆经典语录(梨花风起正清明)(4)

梨花犹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才子纳兰思念去世的妻子,每天看着她的画像,希望她能从画中走下来。思念妻子的元稹,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名句。苏轼,因为思念至深,梦到发妻,写出千古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又是一年清明,春光明媚。草地上的孩子们,追逐打闹,开心地放风筝。外出踏青的行人,三五成群,有说有笑。偶尔还会看见挖野菜的老人,不辞辛苦。风拂柳,花含笑。大自然把最美的容颜给了春天,所有的人都沉醉在春光里,流连忘返。

偏远的郊外,匆忙的行人,忙着扫墓祭祖,给远去的亲人送去一份思念。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漫天飞舞的纸灰,让人的眼睛变得迷离。原来,伤心的人,很多时候都是悄无声息的。一个人悄悄地隐藏起来,偷偷地疗伤。

清明追忆经典语录(梨花风起正清明)(5)

祥林嫂在儿子死后,逢人便说,我真傻,真的。可是,她换来了什么呢?大家从开始的同情,到后来的避之不及。其实,人世间,不是所有人都能分享你的喜悦,分担你的伤心。喜怒哀乐,唯有自己慢慢去消解。

生命的终点,从来都不是死亡,而是遗忘。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当一个人的呼吸中止,作为生物体的人,没有了生命体征。然后,所有的人都来参加葬礼,送他最后一程。户口被注销的时候,社会上的痕迹也随之烟消云散。最后,所有人都忘了他的存在,忘了这个世界,他曾经来过,这时候,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死亡。

微雨杏花飞。今年春天,家门前的小杏树,奇迹般地又开满了杏花。在你去世后的第二年,那棵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杏树,再也没有发芽,另外一棵,也无精打采。可是,今年,又重新绽放生机,难道是你回来看看熟悉的家园,舍不下这里的一切?

清明追忆经典语录(梨花风起正清明)(6)

曾经,每个周末,你都会坐在客厅的椅子上,等着我们。你爱吃粽子,爱吃杏。每年,我都会买很多杏,白色的,黄色的,买一大堆。你的牙不好,不爱吃脆的苹果,我总会买很多绵软的苹果。

其实,虽然我是一个缺爱的孩子,却总想对身边的人好,好像只有这样,才会安心。也许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是缺乏安全感、不够自信的表现。但是,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的性格,怎么可能轻易改变呢?

妈妈二十年前离开我的时候,也是春天。从那时候开始,我就不知道,撒娇,是一种什么感觉?很多次,走到大街上,看到熟悉的背影,我都会情不自禁跟在人家身后,直到人家走远。

很多时候,看到五十多岁的妈妈,领着自己的女儿逛街,我都会驻足良久,沉默发呆。每年的母亲节,我都会买两件衣服,其实,这也是另一种补偿的方式。我也曾无数次猜想,如果妈妈还活着,穿上会是什么模样?

清明追忆经典语录(梨花风起正清明)(7)

可是,因为你,让我这个没有妈妈的孩子不再伤悲。回想起来,我的很多生活技能,都是你手把手教给我的。有一次,我给儿子缝新床垫,一边干活,一边抽泣,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我想起以前的时候,你教我,应该怎么做,不能那么做。那时候,我还嫌弃你啰嗦,可是如今,我希望你还在我身边啰嗦,继续唠叨我。

儿子小心翼翼地问,妈,你是不是想起奶奶了?我很好奇他为什么知道,他说,猜都能猜出来。是啊,他心里也不好受。生活了那么多年的家,以后再也没有了,不留一丝痕迹。

你会记得我不吃肥肉,专门为我包素馅的饺子。你会耐心地教我织毛衣、坎肩,还有毛裤,各种款式和花样,还让我记在一个本子上。你不止一次地说,你只是太忙,没有时间,其实聪明着呢。你一直都能容忍我睡懒觉,睡到自然醒,早饭悄悄地留在锅里。

清明追忆经典语录(梨花风起正清明)(8)

想起以前,每个周末,你都会站在二楼的窗口,目送我和儿子,一直冲我们摆手。十几年来,彼此之间的信任和默契,早已深入骨髓,无需多言。你和我,因为思念同一个人,所以互相怜惜,互相依靠。你是我的另一个妈妈,而我,也是你另外一个女儿。

可是,你也走了。你走后,只剩下孤单的我,思念着你们俩。以前,每一个角落,都有你们的印记,都能寻到往日的痕迹。可是,现在,什么也没有了。当亲人们一个个离开,你会难受得说不出一句话,只想着把自己封闭起来,找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很多时候,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坚强。有时候,一句话就能摧毁你的意志。有时候,泪水风干后,心还是那么脆弱。从去年十月份开始,我停更了五个月。收件箱里有无数个问候的短信。当我再次发文的时候,我看到一个留言,你终于又出现了,是去学习了吗?让我顿时泪目,感动不已。来自陌生人的问候,是我最大的动力。

清明追忆经典语录(梨花风起正清明)(9)

可是,我能说什么呢?因为心动过速,一直用药调理,所以没法继续更文。而让你伤心的,原来只是一些家务琐事,这些事情,对别人来说,也许根本不值一提。可是,却能真实地伤到你,伤你的心,痛彻心扉的感觉,永远难忘。

那些在别人看来是一些小误会的事情,深究起来,却是原则性的问题。作为家里的新主人,我从未去招惹过你,可你却几次三番挑衅。你大概忘了,这是我的家,也是我儿子的家啊。我从来也不惧怕鬼魂,不止是因为学医的缘故,不迷信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我知道,你所惧怕的鬼魂,也是别人日夜思念的亲人啊。

曹雪芹之所以能把《红楼梦》写得这么精彩,是因为很多都是他的亲身经历。贾芸去找舅舅借钱,结果被奚落一番,钱没借到,连饭也不让吃。也许现实生活里,为生活所迫的曹雪芹,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把心中的怨愤写入书中。你看,贾芸的舅舅,他的名字,谐音为不是人。

清明追忆经典语录(梨花风起正清明)(10)

得了白血病的幸子,临死前对光夫说,人死后要是真的可以轮回,她想变成勿忘我草,开在光夫家的院子里,每天都能看到他。或者,变成像汪一样的小狗,每天都能陪着光夫奔跑。

而我,也曾无数次在脑海中想象,与你重逢。想象中,与你重逢在熟悉的街道,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切还如昨天一样,你站在街对面,叫着我的名字,冲我摆手。看着你熟悉的笑脸,第一句话,一定要问你:这些年,你去哪里了?

想象中,周末的夜晚,我在家里做饭,你推门进来,突然出现在眼前。这时候,稀饭刚刚熬好,你最爱的莲藕排骨汤,正在锅里翻滚。你笑着说,再也不去外面吃饭了,还是家里的饭菜好吃。墙上的时钟,指向的时间,正好是七年前的周末。

清明追忆经典语录(梨花风起正清明)(11)

假如,一切可以重来,该有多好。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来。时钟即使拨到从前,时光也无法倒流。而你,再也不会出现。

又到清明时,那些不忍碰触的思念,再一次浮入脑海。民间重清明,人心自愁思。爱国诗人陆游,曾感叹,人情薄似轻纱,空有报国之心,却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只能在诗中叹息: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黄庭坚笔下的清明,让人触目惊心。他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人生的无奈,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桃李笑与荒冢愁,形成鲜明的对比。生与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悟透人生的黄庭坚,推崇介子推的高尚情操,甚至不惜为之失去生命。仕途失意的他,愤慨无奈。但他转念一想,当朝权贵,死后也会和自己一样,有一个共同的归宿,归于黄土,在时间的长河里淹没于荒草中。他的心里,多少又有些释然。黄庭坚的通透,也给我们一些启迪。

人会有来生吗?来生还能再见吗?谁也无法预知。光阴似箭,往事如烟。但是记忆里的人,却会永远活在你的心里,给你温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