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措施(安全生产之海因里希事故法则)

【欢迎关注,分享更多职场干货】

今天给大家分享安全生产十大法则的海因里希事故法则。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由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1941年从统计事故得出的重要结论: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然有29件轻度事故,以及300件潜在的隐患或者是轻微的违规操作,这就是是著名的300:29:1法则,国际上也称之为事故法则。

常见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措施(安全生产之海因里希事故法则)(1)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旨在说明任何事故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有一个很长的潜在的发展过程,而如果不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那么重大事故的发生也就不可避免。

常见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措施(安全生产之海因里希事故法则)(2)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的目的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通过统计让人们对于安全有了新的角度去考虑,任何重要事故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在这之前往往有不安全的因素在反复出现,或者事故未遂事件不断出现但没有被重视,最终导致重大的事故。该法则主要说明以下几个重点:

  1.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有无数个轻微量变的结果,防微杜渐是生产安全的首位。
  2. 不能完全依赖技术和制度,来代替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3. 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要善于发现问题,预防时间恶化,事前预防胜过事后补救。
  4. 管理的重点往往不是在重大事故本身,而是事故背后的轻微事件。

简单举个例子。一起知道事故由于货物木箱从叉车上倒下导致重大工伤事件,那么这个问题是什么导致的?只是偶尔事件吗?显然不是,叉车操作工是不是每次都有按照标准操作?是不是之前有过超高超速的运输行为但是没有出现过问题?是不是操作水平不过关,但是没有引起重视?可能在这个事故之前有过无数次潜在的风险或者违规操作,但是没有取得重视,最后导致这个事故的发生,而且哪怕现在没有发生, 如果不去预防,改善,在未来的某天还是会发生。

扁鹊见蔡桓公的启示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并不是1941年才有的,只是这个美国工程师提出来的一个统计结果,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防微杜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说法,都是再说明如果不从小问题去预防,去改正,未来一定会有大问题,大麻烦。

著名的扁鹊见蔡桓公就是说明这个问题:

蔡桓公问扁鹊他们三兄弟哪一个医术最高明?

扁鹊告知:他的大哥医术最高,二哥次之,他自己最差。

而举世闻名的却是扁鹊,他的两个哥哥并不为人所知,所以蔡桓公很奇怪,而扁鹊的答复却说明了这个问题:

大哥在病情发现之前,还不为人知的时候就把并看好了,所以人家觉得他不会看病;

二哥是在病情还很轻的时候就帮人治好了,所以人家觉得他只能治治小毛病;

扁鹊往往是在人家病情非常严重的时候才给人治疗,所以人们往往看到扁鹊治好了很多重大疑难杂症。

扁鹊想表达的是,大哥能在问题还没有出现征兆的时候就解决了,在预防阶段就处理好了,所以他本领最大;二哥能在问题还在很轻微的时候就解决了,在问题初期结果阶段解决虽然不然预防,但是也本来很大;而扁鹊是在问题已经恶化了才解决,所以最次。

最后

对于生产安全而言,把故障和事故消除在萌芽阶段才是最高级的设备管理(也就是管理者要做扁鹊的大哥),而不是追求去解决重大问题(扁鹊)。

不管是对于生产制造,或者是生活中其他的问题比如疾病等。都是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才是上上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