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沟里农村留守老人的晚年生活(我的大爷为老不尊)

文:沙漠之舟

图:来自网络

“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女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也有一些父母为老不尊,胡作非为,彻底寒了儿女的心。

我本家的大爷张旭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大爷家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九个孙子,四个孙女,可当他临终和下葬时却只有一儿一孙陪伴他,送他最后一程。

山沟沟里农村留守老人的晚年生活(我的大爷为老不尊)(1)

大爷年轻时长得皮肤白皙,方脸大眼,能说会道,风流倜傥,人见人夸。大爷自幼学唱花鼓戏,他的拿手戏是男扮女装,是出了名的“旦角儿”。

他和大娘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大娘是个老实巴交且非常温柔的农村女人。她和大爷结婚后生了三儿一女。大儿子逸轩,二儿子逸清,三儿子逸明,女儿逸华。

听老人们说大爷的演技那真是没人能比,他扮相好,唱腔圆润,舞水袖走台步轻盈自如,常常引来台下一片喝彩声。

特别是他在《陈三两爬堂》中扮演的陈三两,《三打苏凤英》中扮演的苏凤英那更是惟妙惟肖,达到了艺术的巅峰。俊美的扮相,耳熟能详的唱词和优美婉转的唱腔令人牢记于心。

随着大爷演技的提高,他的名望越来越大。他常年游走于江湖,很少回家,对家里的老人孩子不管不问。当然他的身边也从没缺过女人,有人说他是左搂右抱,挥霍无度。

大娘一个人领家过日子,一是无吃无穿,二是无钱无人帮衬,这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过得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直到文革期间,大力提倡排练新型剧目,大唱样板戏,花鼓戏才真正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时候,大爷才想到了回家。

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在大娘的操办下,各盖了一间房娶了媳妇生了两个孩子,女儿也嫁了人。儿子孙子对他的出现感到既意外又陌生。

山沟沟里农村留守老人的晚年生活(我的大爷为老不尊)(2)

由于父子长时间不见,儿子们对他十分冷淡。这下激恼了大爷,他对儿孙们非打即骂。

两个儿子看着委屈的妻子,憋屈的孩子,决心远走他乡,出外谋生。于是大儿子带着全家去了东北黑龙江,二儿子带领全家去了新疆。

家里只剩下大爷和三儿子一起生活,大爷时常打骂大娘,说她在家教子无方,养了一个又一个白眼狼。

三儿子初中还没毕业,由于文革的原因就辍学在家了。大爷只好操办着给三儿子盖了两间东屋,娶了媳妇。三儿媳妇过门后,看不惯大爷的专横霸道,经常与之发生口角,有时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三儿子看两个哥哥都对父亲避而远之,他也带着妻子儿子一起去了东北。

就在1981年夏季,大娘生病了,生命垂危。大爷分别给三个儿子写信拍电报,告知母亲病危,要求他们速回。

山沟沟里农村留守老人的晚年生活(我的大爷为老不尊)(3)

此时的大儿子家已有三女两子,二儿子家有五子一女,三儿子家有两子。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分别种了百余亩地,还饲养着大量的牲畜家禽,三儿子在学校教书。

大儿子作为家里的长子,接到电报就放下家里一切,带着媳妇和小儿子赶了回来。来到家看到母亲病得的确不轻,就忙着操办母亲的后事。又是买寿衣,又是买白布,预备酒席……

谁知母亲昏昏沉沉几日,见到了久别的儿子,突然又神志清醒,甚至还喊着饿了。大儿子逸轩喜出望外,叫媳妇做了面汤喂给母亲,母亲竟然竟然喝下了几勺。

母亲的病时轻时重,有时能吃能睡;有时又语言含糊,昏迷不醒。大儿子和媳妇虽然挂心着家里的一大摊子事,但老母亲这样子,无论如何不能说回去呀!并告诉二弟三弟等家里的电报再回。

山沟沟里农村留守老人的晚年生活(我的大爷为老不尊)(4)

这时大爷受不了啦!原本老两口吃饭,家里一下多了三口人,吃得他心疼。他把麦子磨成一破成的面吃,别人来看大娘拿来的鸡蛋,他一个一个标上数字,从罐里拾到坛里,再从坛里拾到罐里,唯恐孙子偷吃了一个,白糖锁进柜子里。灯油炭火,买菜招待客人他一分钱不出。他还在外人面前说,我每天好吃好喝地供着他们三口子。

儿子儿媳妇为了老娘忍气吞声地在家里坚持着。大爷竟然还写信给那两个儿子说:你大哥这次回来,就是想在家啃我,想借母亲的丧事赚钱,坑兄灭弟。大哥知道后,气得七窍生烟。

直到初秋时节,大娘才撒手西去。由于时间仓促,路途遥远,二儿子和三儿子两家都没有回来。大儿子办完母亲的后事,大爷把收的礼金全部装入腰包,连个车票钱都没给儿子。

大儿子一家三口只好借钱买了车票回到了东北。大儿子带着一肚子委屈回到了家中,才知道家里的几十亩土豆都烂在了地里,两窝母猪下了二十一个猪仔全部死完。他心火攻心,一病不起,还未到春节就去世了。

大儿子去世后第二年,儿媳妇只好带着丈夫的骨灰和儿女回到了老家。她深知大爷的为人,对她们娘几个不会有愧疚和关爱之心。宁愿住生产队时留下的牛屋,也不和大爷住在一起。大爷也从未关照过大儿媳妇她们孤儿寡母。

山沟沟里农村留守老人的晚年生活(我的大爷为老不尊)(5)

转眼四年过去了,大爷病倒了。他的女儿来看望他,给他洗衣做饭,但他老是害怕女儿在家里吃饭,或偷走了他的东西,防贼似的防着女儿,即使到了饭点,他也会撵着女儿回家。

他让人写信给二儿子和三儿子。二儿子逸清从新疆火速赶回了家中,大爷见到多年不见的二儿子哭了。不知他是真的辨认不清,还是有意为之,拉着二儿子的手,他一口一个地叫着三儿子的名字,这让二儿子心里很别扭。

在逸清哥陪伴大爷的最后一段日子里,大爷一直把二哥逸清,当作三儿子逸明叫着。有人说大爷他是故意的,谁来照顾他,他就有意伤谁的心。逸清天天跟大哥家的儿子吃饭,侄子也说爷爷是故意的。

大爷就是这样年轻时在外逍遥快活,对家庭对儿女不管不问;老了又是那么抠门固执,儿女们面对这样的父亲只能唉声叹气。

大爷死后,他的三个儿子,九个孙子,四个孙女,只有二儿子逸清和长孙小珠,女儿逸华给她送殡,场面十分凄凉。

山沟沟里农村留守老人的晚年生活(我的大爷为老不尊)(6)

人啊,不能光怪儿女不孝顺,当老人的也要对家庭对儿女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尊老爱幼,关爱老人,关爱儿女子孙,这样才能赢得儿女的关爱和孝顺!否则,老了无人搭理都是咎由自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