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能源车全球市场 国产新能源汽车

当地时间3月1日,特斯拉投资者大会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宣布将在墨西哥建立一座工厂,将用于生产下一代电动车。有人估算,未来一辆Model 3的价格或将降至15万元。

对尚难盈利的国产新能源汽车来说,这可真不是个好消息。况且,今年延续多年的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正式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收紧。

事情还有另外一面。北京时间3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综合研判,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生产和销售将实现稳定增长。

一只是现实的“狼”,一个是未来的态势。国产新能源汽车,能开多远?

一路“狂飙”

国产新能源车全球市场 国产新能源汽车(1)

平时爱逛商场的涌金君发现,这几年,一些大型商场一楼的“黄金地段”,被各家新能源车企牢牢占据。

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任何产业都会经历萌芽兴起、快速扩张、成熟、趋于饱和的发展阶段。显然,当前国产新能源汽车处于快速扩张阶段。

这条赛道上群雄逐鹿,既有比亚迪、吉利、埃安、长安这些传统车企,也“挤”着理想、蔚来、小鹏、零跑等造车新势力。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渗透率)达到25.6%,提前三年完成2025年目标。也就是说,在大街上平均每4辆车中,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

国产新能源汽车一路“狂飙”,让不少车企在2022年收获颇丰。

比如,理想全年营收和交付量双双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营收452.9亿元,同比增长67.7%;全年交付133,246辆,同比增长47.2%;蔚来全年总营收达492.7亿元,同比增长36.6%;比亚迪更是超越一汽大众,成为国内年度“销冠”。

国产新能源车全球市场 国产新能源汽车(2)

进入2023年,各大车企新一轮的竞速已经展开。3月1日,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了今年2月的“成绩单”,头部造车新势力表现亮眼。其中,理想汽车再度领跑,2月交付量为16620辆,同比增长97.5%;蔚来交付新车12157台,同比增长98.3%;哪吒汽车交付10073台,同比增长41.5%。

对于今年的“小目标”,各车企也有不小的预期。

吉利汽车方面表示,今年力争要实现新能源产品的三个翻番增长: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翻番增长,超过60万辆,以及雷神混动和极氪销量分别同步实现翻番增长。蔚来的目标是超过雷克萨斯燃油车销量,也就是全年销量在20万辆左右,目标增幅约为63.2%。

不管是业绩还是今年的预期,国产新能源车依然热度高涨。

“狼”来了?

2023年会是一个分水岭吗?不无隐忧。

一是增速有放缓趋势。

从去年10月份开始,国产新能源汽车销量仍保持高速增长,但增势明显有所收缩。这一趋势延续至今,从最新出炉的2月销量数据中也可见一斑,较之去年动辄100%多甚至更高的增速,今年的势头不那么猛了。

往往,高速增长下,问题显得不那么突出。一旦增速放缓,潮退了,裸泳者就很难独善其身了。

国产新能源车全球市场 国产新能源汽车(3)

二是竞争格局越来越激烈。

近两年,国产新能源汽车不但面临着“强敌”特斯拉的频频降价,还有传统车企迅速转型带来竞争加剧。此外,新能源汽车原材料成本上升、研发销售投入增加等多重因素下,新势力企业们正在迎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比如特斯拉自去年10月起的降价,就是一记重击。降价效果立竿见影。中国乘联会数据显示,特斯拉今年1月国内销量创历史新高,达6.6万辆,同比上涨10.3%,环比增长18.3%。

国产新能源车全球市场 国产新能源汽车(4)

同一块蛋糕,有人吃得多,就必然有人少吃。

除此之外,更深层次的隐忧则在于国产新能源汽车本身盈利能力弱。

诞生至今,中国新能源车企均面临一个颇为尴尬的事实:仍处在卖车亏钱的阶段。

相比已盈利并有能力合理降低利润来抢占更多市场的特斯拉,“蔚小理”们(蔚来、小鹏、理想)普遍面临难以“自降身价”的窘境。

比如,尽管在去年全年营收和交付量均创下历史新高,但理想汽车全年净亏损约20.3亿元,相比2021年亏损扩大超6倍,而研发费用、营销费用同比大增,意味着2022年理想汽车增收不增利。

国产新能源车全球市场 国产新能源汽车(5)

蔚来汽车的亏损也在进一步扩大,2022年全年净亏损达144.37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259.4%。高额亏损之下,蔚来依旧保持着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全年总研发支出108.4亿元,同比增长136.0%,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20%。

产业的培育需要时间,可是竞争加速的背景下,留给后来的新势力们的时间窗口越来越短。如何优化成本,尽快走向盈利,考验着新势力们的内功。甚至可以说,跨过盈利关,才有可能获得进入决赛局的“入场券”。

毕竟,“烧钱”的逻辑,未必能得出赚钱的结果。

国产新能源车全球市场 国产新能源汽车(6)

曾是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威马汽车就是一个例子。作为昨日资本市场的“宠儿”,威马历年融资总额达约350亿元,超过“蔚小理”。但过去三年里,公司始终处于亏损状态,三年累计亏损达174亿元,且亏损逐年加剧。如今,威马资金紧缺、销量低迷、工厂几乎停摆,正面临“至暗时刻”。

“2023年到2025年这三年是极为残酷的淘汰赛。”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在竞争高度激烈的新能源赛道“狂飙”近十年后,对于“蔚小理”们来说,今年或将是从“梦想”进入“现实”的一年,也是它们能否扭亏为盈的关键之年。

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